大家好!今天继续跟大家做一个《论语》的分享。
今天学习的这句话是:
13.7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杨伯峻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孔子说:“鲁国的政治和卫国的政治,像兄弟一般[地相差不远]。”
刘毓庆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这一章感叹鲁国政治之衰。当时孔子自卫返鲁后,看到鲁国的情况,与自己在卫国时看到的情况,兄弟般相似,故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元胡炳文《论语通》引苏氏说:“是岁鲁哀公七年,卫出公五年也,卫之政,父不父,子不子,鲁之政,君不君,臣不臣。卒之,哀公孙于邾而死于越,出公奔宋而亦死于越,其不相远如此。”此说可从,这感慨表示着礼乐复兴的大势已去,各个国家都走向了相同的衰亡轨道,无法挽回。作为自己父母之邦的鲁国,原本“周礼在鲁”,尚有一点火种可烧,而现在也全完了。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孔子的无奈和悲伤。
南怀瑾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这是孔子对当时历史文化的一个批判。他生长在鲁国,也继承了鲁国的文化,鲁国文化要保存周朝文化和周公流风遗政的精神。后来孔子多半在卫国,在卫国住得比较久。由卫国回来以后,才正式从事著作,删《诗》《书》,定《礼》《乐》。他认为卫国的文化、政治,基本上还是不错的,还能始终保存着周代封建当初的“兄弟之邦”的精神。孔子这句话是感叹,也是赞美。总之,言下之意,颇多感慨!
钱穆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先生说:“鲁卫两国的政事,真像是兄弟呀!”
朱熹朱夫子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本兄弟之国,而是时衰乱,政亦相似,故孔子叹之。
贤棼FS对朱夫子段话的理解是:本来就是像兄弟一样的国家,而且此时都衰败混乱了,政治上也相似,所以孔夫子发出这样的感叹。
善知识相关言教:
1、自己和他人,其实是分不开的,不仅是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还包括更广泛的人群。当我们体察到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就会知道,利他就是利己。发心利他,不要去执著外在的结果、他人的理解认可等。一切从心而发,业报如影随形。心有正见,安乐自在。
2、眼界更高,格局更大。譬如与同事有意见分歧,就把自己放到领导的位置想一想;兄弟姐妹之间有矛盾,就站在父母的角度想一想。看到问题,不要觉得这跟自己无关,要有责任心。
3、“兄弟睦,孝在中”,用自己的这份孝心、诚心去维系亲情。“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在兄弟姊妹的相处中,尤应注意这两条。
4、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宿业的纠葛,也有各自习气烦恼的原因,非是轻易可以改变,互相指责更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作为子女、兄弟,应当尽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用自己的心和行为来改善家庭整体状况。
5、国家的兴衰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很多方面有关系,不是这么简单的。可以了解一下稻盛和夫、乔布斯等企业家的故事。大乘佛法的精神是自度度人,个人的修行与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是一体的,佛法能为社会提供独特的精神价值、思想智慧。
6、人都有“俱生我执”,这是无数生来不断坚固执着的结果,所以才需要修行去破除它。一切世间的政治、文化、经济制度,都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但要真正通达这个目标,离开了对人性的关注、对心灵的净化,绝无可能。因为感知幸福的,是人的心。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加入《论语》学习群
请添加微信:liusong2012
欢迎下载收藏、分享论语学习资料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7cg58Y6EeToVFKfivbV7w
提取码:puti
JOIN US
论语学习小打卡
扫描小程序或长按图片识别
即可进入小打卡
如有任何疑问及建议,请发邮件至:
tanhuamonastery@126.com
往期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