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继续跟大家做一个《论语》的分享。
今天学习的这句话是:
13.5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杨伯峻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孔子说:“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以政治任务,却办不通;叫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地去谈判酬酢;纵是读得多,有什么用处呢?”
刘毓庆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这一章讲学以致用的问题。
“《诗》三百”指的是《诗经》。在春秋时候,《诗经》是文化人必须学习的文献,因为它是礼乐文明的一个载体,其中反映政治兴衰的变化,对于施政者有“观民风,知得失,自考正”的意义。又因为体现着礼乐文明的文化精神,故对百姓起着教化的作用。同时春秋时代在许多外交场合,使臣们有些意图不愿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赋诗”的方式来表达。这样双方都必须对《诗》特别熟悉才能应对自如,否则便会出丑。因此孔子在这里特别提到了背诵《诗》的意义。第一,要用于政治事务。这就要明白《诗》观民风、化民俗的意义。第二,要用于外交应对。这就要明白《诗》的多重兴喻意义。如果只是背得滚瓜烂熟而在政治事务中“不达”——不能通晓其理,在外交场合不能“专对”——针对性的应对。背得再熟,又有何用?
显然孔子说这话,是针对那些不动脑筋、不能学以致用的学生而发的。目的是告给学生,学的目的不在诵,而在用,如何把知识变成智慧,变成处理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只凭“诵《诗》三百”,就想找份好工作,难!
南怀瑾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孔子说,学识的修养基本,要先读诗。培养一个政治人才,必须先使他有充分学识,成为通才,样样都会。在古代知识范围,比现在简单。读诗读得好,学识渊博,不一定做事做得好。所以读诗以后,要授之以政,给予经验了。
如果所学与行政配合不起来,不能得心应手,不能通情达理,那就要外放出去,使于四方,各处去多经验、多历练。这就和后来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一样,经验不够,就使于四方,到处去增加人生的经历,然后再回来考察他,如果处理事情还是不能专精、深入,那么再培养、训练也没有用。所以孔子说,书读好了的人,从政经验不够,就派他到外面多经历人情世故。回来还不能深入,就不是从政的大才,书读得再多也没有用。
钱穆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先生说:“诵习了三百首诗,授他以政事,不能通达。派他出使四方,不能单独作主应对。那虽多学些别的,亦有何用啊!”
朱熹朱夫子在对这句话的解释中,引用了程子的话:
程子曰:“穷经将以致用也。世之诵诗者,果能从政而专对乎?”
贤棼法师对程子这句话的理解是:极力钻研经典那是要准备学以致用的。世上的那些能够熟读《诗经》的人,真的能够在担任使节时独自随机应答吗?
善知识相关言教:
1、做功课的目的是修心,然后要“学以致用”,面对境界也是一种修行。如果把两种状态对立起来,说明还只是停留在外在形式上,没有把佛法领纳到身心上去。
2、学佛是为了成佛、利众生。要多跟学佛的师友互动,慢慢就能把理论落实到身心上。要在境界面前,才能够检验自己学得怎么样:遇事起什么心、动什么念,有没有行为担当,有没有慈悲智慧。
3、用修行的心去做慈善,就是修行。佛法的道理要透由身语的造作来体会和检验,不能把做事与修行对立起来。做慈善的时候,也要去面对自己内心的问题,去实践所闻思的佛法、体会三宝功德,净化贪嗔痴,修慈悲、修智慧。走大乘道,做佛法事业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真正利益众生。
4、关键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做,不在于别人怎么样,种种外境的变化都是来帮助我们检验、清净、坚实发心的。不管外境如何,一旦自己决定了就不改变,才叫真正的发心,稍微遇到一点辛苦、困难或委屈就动摇的,叫什么发心呢?别人的烦恼,并不能成为自己不发心的理由。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加入《论语》学习群
请添加微信:liusong2012
欢迎下载收藏、分享论语学习资料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7cg58Y6EeToVFKfivbV7w
提取码:puti
JOIN US
论语学习小打卡
扫描小程序或长按图片识别
即可进入小打卡
如有任何疑问及建议,请发邮件至:
tanhuamonastery@126.com
往期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