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分享|子路篇13.8

旅行   2024-11-08 22:30   北京  

文本读诵:能虹
 

大家好!今天继续跟大家做一个《论语》的分享。

今天学习的这句话是:

13.8 子谓卫公子荆,“善居室,始有,曰:『苟合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茍美矣。』”

杨伯峻先生对这话的解释是:

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说:“他善于居家过日子,刚有一点,便说道:『差不多够了。』增加了一点,又说道:『差不多完备了。』多有一点,便说道:『差不多富丽堂皇了。』

刘毓庆先生对这话的解释是:

这一章讲卫公子荆有君子之德。

卫公子荆是卫献公的儿子,字南楚。吴季札称“卫多君子”,他便是其中之一公子荆尽管是贵族,但生活很简朴,孔子称道他。“善居室”指他善于理家过日子。刚有点钱,便觉得差不多够花了;稍宽裕了一点,便觉得差不多该有的都有了;钱多了,便觉得够完美的了。苟,差不多;合,足够。

显然卫公子荆是一位不求奢华的知足君子。“始有”,表示他刚有点钱,还不甚足;“少有”,表示他手头稍有宽松;“富有”,表示他已富足,这是一个循序发家的过程。无论何种境况,他自己都很满足。“苟合矣”、“苟完矣”、“苟美矣”,三个“苟”字,反映了他知足自乐的心态。

南怀瑾先生对这话的解释是:

据说(待考)出在清代康熙、雍正间的桐城人张廷玉。他是清代入关后,父子入阁拜相的汉人。据桐城朋友说,桐城有一条巷子名为“六尺巷”。张廷玉当年在家乡盖相府时,邻居与他家争三尺地,官司打到县衙里,张家总管便立刻把这件事写信到京里报告相爷,希望写封信给县令关照一下。张廷玉看后,在原信上批了一首诗寄回来,这首诗说:“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张家的总管于是立即吩咐让了三尺地出来,那个邻居看到张家居然退让了三尺,他也让了三尺出来,于是留下了六尺空地,成为人人都能通行的一条巷道。

从这个故事,我们就可了解孔子之所以讲到一个世家公子的生活,能够修养到“知足乐”,只求温饱,实在是很难得的。像这样修养的人,如果从政,就不会受外界环境的诱惑了。

钱穆先生对这话的解释是:

先生说:“公子荆可称得善于处理家业了。”当他财货器用始有之时,便说:“将就凑合了。”到他稍多时,便说:“将就完备了。”到他更多时,便说:“将就算得是美了。”

朱熹朱夫子对这话的解释是:

言其循序而有节,不以欲速尽美累其心。

贤棼法师对朱夫子的理解是:说卫国的公子荆对家族的管理遵循次序而且有节度,不以快速达到完美而让自己的心感到疲乏。

善知识相关言教:

1、对五欲要知足常乐,对善法要勇猛精进。所有的规划,都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做一大堆无法执行的规划,那再好的想法也成了妄想。 

2、人生若没有任何欲求,则如枯木死灰,丧失了生命的活力。佛法要我们善抉择自己的欲求:“欲”要把握善恶,“求”要把握方向。人生不能被恶欲、染欲所牵引,而应该积极地追求善欲。对财、色、名、食、睡的追求,要适可而止、知足常乐;对智慧、慈悲、利益众生的追求,则永无止境。

3、不贪着是内心没有烦恼的牵绊,与不思进取截然不同。在物质、名位等方面要知足常乐,在奉献、利他方面要永无止境。

4、淡泊是指放下不必要的执着,而非看淡一切事物。人生在世,有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本分。累不累的关键,是认清哪些事情是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必要的。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加入《论语》学习群

请添加微信:liusong2012


 欢迎下载收藏、分享论语学习资料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7cg58Y6EeToVFKfivbV7w

提取码:puti



JOIN US

论语学习小打卡

扫描小程序或长按图片识别

即可进入小打卡


 

如有任何疑问及建议,请发邮件至:

tanhuamonastery@126.com




往期内容回顾

论语分享|子路篇13.7

论语分享|子路篇13.6

论语分享|子路篇13.5

随喜供养,请扫二维码




龙泉檀华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米科切尼B ·旧巴嘎莫幺路·棕榈湾 Paml Village, Old Bagamoyo Road,Mikocheni B, Dar es Salaam,Tanzania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