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继续跟大家做一个《论语》的分享。
今天学习的这句话是:
13.3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杨伯峻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子路对孔子说:“卫君等着您去治理国政,您准备首先干什么?”孔子道:“那一定是纠正名分上的用词不当罢!”子路道:“您的迂腐竟到如此地步吗!这又何必纠正?”孔子道:“你怎么这样卤莽!君子对于他所不懂的,大概采取保留态度,[你怎么能乱说呢?]用词不当,言语就不能顺理成章;言语不顺理成章,工作就不可能搞好;工作搞不好,国家的礼乐制度也就举办不起来;礼乐制度举办不起来,刑罚也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惶惶不安],连手脚都不晓得摆在哪里才好。所以君子用一个词,一定[有它一定的理由],可以说得出来,而顺理成章的话也一定行得通。君子对于措词说话要没有一点马虎的地方才罢了。”
刘毓庆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这一章讲正名的重要性。
说到自己的为政,孔子却舍弃了具体的政治措施,从一个表面上与政治无关而实则关涉着天下兴亡的大问题_——“正名”入手,其目的则是要治理天下。孔子这里开出的药方——“正名”,要治的是天下政治大动乱的病根。这病根就是“名不正”。
所谓“名不正”,就是鼻子不是鼻子,眼晴不是眼睛,什么不是什么,一切都乱了套。请看孔子生活的这个时代,君不是君,臣不是臣,臣做的是君的事,子做的是父的事,连觚也变得不是觚了,这不是典型的“名不正”吗?就以卫国而言,“蒯聩欲杀母,得罪于父,而辄据国以拒父”(《四书集注》引胡氏语),这哪里还像什么父子?孔子作《春秋》,目的便是要正君臣名分,复天下礼乐。
正是因为他以正名为主旨的《春秋》笔法,才使得“乱臣贼子惧”。然而孔子的远见,子路不能明,故而出现了师徒间的小冲突。
南怀瑾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说到这里,我们若以思想问题来讲,人类的全部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思想战争史。一直到今天这个阶段,站在哲学的立场来看,全世界人类文化的思想,正陷落在瘫痪状态,空虚贫乏。讲好听点是物质文明在发达;讲难听点是物质的欲望在扩张,蒙蔽了人类的智慧。也许目前感觉不到,再过十年、二十年就可以感到的。因此我们现在对于自己的文化复兴,要作承先启后融贯中西的工作,这是刻不容缓的重大使命。
从事文化工作的人,要晓得自己这神圣而艰巨的责任。是谁给的责任?是自己要自己挑的,挑起继往开来的重任,才能搞思想。如果以现实的环境来看,搞思想的人常是穷苦一生,默默无闻。但每个历史的演变,都受这种潦倒一生的人思想的影响。在他本人S后,领导了世界人类。以个人的现实生活来讲,搞思想、搞文化的穷苦一生,对他有什么用?可是他精神生命的价值就是如此伟大和长远!这就看个人的认识,自己选择要走什么路。
孔子所以说为政的道理,首先是思想文化的问题。我们传统文化中对于思想文化和言语行为的原则,就是讲究实践的,说得到一定做得到,而且很容易平实地做到。这就是中国政治哲学最高的原则:不谈虚无高深的理论,要平实可行。总之,孔子告诉我们:思想是最重要的,这个思想就归于“正名”的内涵,缩小范围,就是名称与观念的重要。
钱穆先生对这句话的解释是:
子路问道:“如卫君有意等待先生来主政,先生对卫事将何从下手呀?”先生说:“首先必该正名吧?”子路说:“先生真个迂到这样吗!这名又何从正呀!”先生说:“真太粗野了,由呀!君子对于自己不知的事,该阙去不谈。若果名不正,便说来不顺。说不顺口的,做来便不成事。做不成事,便不能兴礼乐。礼乐不兴,单用刑罚,刑罚也必不能中肯。刑罚不中肯,民众将会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呀!因此君子定下名,必然要说得出口,说来必然要做得成事。君子对任何一句话,总求没有苟且就得了。”
善知识相关言教:
1、一个人的价值观会是人的行为指导,错误的价值观会导致错误的行为,恶业就会引发恶果。仅知道这样的认知不对还很不够,需要深刻认识这种错误价值观对自己的行为选择和未来人生的不良影响和危害,就会有动力去改变了。
2、我们的思维习惯是偏颇的,所以难以如实看待人、事、物。俗话说“矫枉过正”,一棵向西弯曲的树,要特别往东去引导,才会慢慢长正,人的念头也是如此。要当出现“他一定是这么糟糕”的念头时,要打断自己,想“他这样做可能是有理由的”,然后刻意去培养看光明面的习惯,每件事、每个人,都要找出好的地方来。
3、每个人都有很多面,有的面比较灰暗,有的面比较光明,不能只从一个角度去看待、对待。人和人又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牵相连、因缘交错、互相影响的,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去厌恶或喜欢一个人,而是要在每一段关系中都彼此扶助,帮助别人的时候也成长自己,这就是佛法“依正不二”的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当下就要调整自己的眼光和心态,并且多结善缘,今后才有帮助他的基础。
4、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无限生命”中的一部分。无限生命,不仅仅指一个人有前生后世。人的出生和成长,有前人的抚养栽培;人的作为和付出,又给后人创造价值,也是无限生命的体现。每个人受用的一切,凝结了无数人的劳动;每个人所做的一切,不仅关系着自己,也会影响到身边的人、社会乃至整个世界,这也是无限生命的体现。只有把短暂和有限的人生放到无限生命之中去,才能感受和理解到它的价值。对这个“无限”的认识有多深广,自己所看到的人生价值就有多大。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
谢谢大家!
加入《论语》学习群
请添加微信:liusong2012
欢迎下载收藏、分享论语学习资料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J7cg58Y6EeToVFKfivbV7w
提取码:puti
JOIN US
论语学习小打卡
扫描小程序或长按图片识别
即可进入小打卡
如有任何疑问及建议,请发邮件至:
tanhuamonastery@126.com
往期内容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