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义”只能存在于斧钺所及范围之内
周武王伐纣胜利后,武王持大白旗率领着诸侯讨伐殷商。殷商大败,纣王逃回鹿台投火自焚而立亡,其两个宠妾亦自尽。战胜纣王之后,周武王至纣的地方,武王射了对纣王的尸体三箭,然后用黄钺斩下纣王的头颅,悬挂在大白旗下;又将纣王的两个已自尽了嬖妾的头颅砍下,悬挂在小白旗上。
到了约好的日期,一百名士兵扛着“罕旗”走在最前面。武王的弟弟振铎护卫,并摆开了“常车”,周公旦手里握着大钺,毕公手里握着小钺,两人分别站在武王两边。散宜生、太颠、闳夭都手拿佩剑护卫着武王。武王进入城中,站到社庙南面的大卒的左边,左右的大臣都跟从他。毛叔郑手捧明水,卫康叔封铺好了草席,召公奭帮着拿好彩帛,师尚父牵着祭牲。经过这一系列的神操作,周武王称:“我承受上天的大命,革除殷朝的弊政,是接受了上天所降下的光明之命。”与周武王共同伐纣的诸侯们,以及殷商的遗民们均承认了周武王代替殷周,成为了“天子”即天下共主;武王把殷商遗民都封给商纣的儿子禄父。武王因为天下刚刚平定下来,还没有安定,于是他派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帮助禄父治理殷商遗民。
在成为天子之后,自然要犒赏功臣。在整个伐纣过程中,功劳最大的自然是姜太公即姜子牙了,自然其也是首封,于是,封尚父於营丘,曰齐。
姜子牙受封后就国时,日行夜宿,走的很慢。旅馆的人劝他:“我听说时机难得而易失。你休息的很安心,恐怕不是就国者。”太公听后,连夜赶路,黎明就到了封地。此时,莱侯来伐太公,与太公争营丘。营兵与莱国相邻。因刚刚消灭了纣王、周国刚刚安定,周国无力平定远方,因此莱侯和太公争夺国土。
姜太公到齐国后,修明政事,顺其风俗,简化礼仪,开放工商之业,发展渔业盐业优势,因而人民多归附齐国,齐成为大国。到周成王年幼即位之时,管蔡叛乱,淮夷也背叛周朝,成王派召康公命令太公说:“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此间五等诸侯,各地官守,如有罪愆,命你讨伐。”齐因此可以征讨各国,形成大国、定都营丘。
读到姜太公之齐就国,觉得周武王封姜太公于营兵,似乎是画了一个大大的饼:周武王代替纣王成为“天子”,只是得到了跟随其伐纣的诸侯的认可,但并非所有的诸侯都认可其天下共主的“天子”地位,也并非所有的诸侯对于周天子的命令都听。因此,太公一到营丘,就有莱侯与之相争。只是,姜太公善于治理国家,很快齐国就成为了大国。
关于莱侯和齐太公争营丘,当时应该是齐太公没有占据营兵;只是平定管、蔡之乱,齐国在姜太公的成功治理之下成为了大国,齐国才迁都营兵。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虽然周武王分封姜太公为齐国、定都营丘,但莱侯却依靠武力与齐太公相争,莱侯并不买周武王分封的账。因此,周武王战胜殷商纣王、践天子位,其天下共主的地位是自封的,只是得到了随武王伐纣的诸侯,以及殷商遗民的承认。而随武王伐纣及殷商遗民之所以承认武王的天下共计的地位,正是在武王的武力可控制的范围之内。
即使在武王伐纣刚刚成功时,承认了武王践天子位、承认其是天下共主、承认其分封的纣王儿子禄父,在武王去世、袭武王天子位的周成王尚年幼的情况下,不久就发生了叛乱;尤其是,因对纣王之子不相信而让叔鲜、蔡叔度帮着管理,叔鲜、蔡叔度却帮助禄父进行反差。只是,在周公的征讨之下,用三年的时间平定了禄父及管、蔡的叛乱。
周公平定了禄父的叛乱后,于是诛杀了管叔和武庚,放逐了蔡叔。又将殷朝的遗民集中在卫地,将那里封给康叔。将微子封在宋地,以供奉殷商的宗庙祭祀。又用了两年的时间,平定东方的淮夷。至此时,天下的诸侯都表示臣服于周朝。
《论语·颜渊》中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所要复的“礼”,正是周公所制之“礼”。因此,在孔子看来,周公时代,应该是“礼乐”得到普遍实施的“理想时代”。
《尚书大传》对周公赞誉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周公所制“礼乐”中体现了“仁义”思想,对于传统社会中的影响,不仅涉及到社会的治理之中,同时还涉及到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个人品质,还是治理社会的能力,无论对其如何赞誉都不为过。但是,即使是在周公时代,“礼乐”也好,“仁义”也罢,最终都需要以武力来实现,其“礼乐”、“仁义”的范围,也只能在武力所及范围内实现。
现在有句网上网络用语,叫做“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但读罢《史记》中关于齐太公之齐就国、禄父叛乱之后,不难发现:在任何社会之中,“仁义”也好,“真理”也罢,只存在于斧钺弓箭所及范围之内。抛开了斧钺弓箭,任何“仁义”、“真理”都只能是画饼中的“仁义”、“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