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穹之下是厨房

文摘   2024-10-21 12:32   河北  

穹之下是厨房

《庄子·天下》篇,大概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思想史,对于当时诸子的学说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在介绍自己的学派之时,其写道:“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意思是独自和天地、精神相往来,而不傲视万物,不谴责是非)。

读到这里,觉得庄子应该是仰望苍穹、俯瞰大地,只与天地、精神往来的“真人”(关于“真人”,在道家学派中,真人是指达到一定修行成就和精神境界的人,他们可以洞悉宇宙和人生本原,超越生死轮回,追求永恒的生命和真正的自由。后首都也采用道家的理论,且将庄子称为“真华真人”,在道教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但庄子在《外物》一篇中,记载了“庄子贷粟”的故事: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候(贷粟于监河候:贷,借贷。粟,谷子,亦为粮食的通称监理河道的官)。监河候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fù〕鱼:鲫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波浪之臣,即被波浪冲到陆地上来而失去了水的滋养的水族臣仆)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激,引。西江,虚拟水名)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常与:但常共处的水,亦可理解为推动了正常的生活条件),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曾:还)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枯鱼之肆:干鱼市场)。’”

庄子在这则著名的“庄子贷粟”寓言故事之中,阐述了“远水不解近渴”等道理;但同时也说明,庄子平时的清贫、窘迫,即使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子,亦不得不为了生存而“贷粟”:即使仰望苍穹、俯瞰大地,也不得不为了厨房这点事情而外出借粮。

记得,在一篇介绍西方哲学是如何产生的时候,说道:当时,古希腊由于航海业发达,产生了一批“闲人”。正是有了这批“闲人”,有时间、有精力对天文、对地理、对海洋、对人生的思索,才得以产生了西方哲学。

从庄子贷粟这则寓言之中,可以看出,任何人,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生存:只有能够生存下去,才能够去思索,才能够去仰天俯地,才能够与精神往来;固,尽管,厨房之事,看似只是琐碎的小事,但却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只有生存,只有活着,才是一切一切的基础。

虽然庄子为了厨房那点琐碎之事不得不去贷粟,但这并不影响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品性;正是为了厨房那点琐碎的小事,才让庄子对于人世间的事情有了新的感悟,从而为我们留下了“庄子贷粟”这则寓言故事吧。

自庄子之后,仍有不少看似潇洒、似乎不食人间烟火的文人墨客。比如,《晋书·陶潜传》记载,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且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看似,陶渊明不食人间烟火、远离了世俗的尘嚣,但实际上,如果陶渊明家中的厨房无米、无柴,其还有体力、有精力、有兴趣去“采菊”、去欣赏“南山”么?事实上,无论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庄子,还是写出了“桃花源记”的陶渊明,大概,都离不开看似琐碎的厨房中的柴、米吧?

只是,庄子之所以被后世尊称为“真人”,就在于虽其离不开厨房这种琐碎之事,但其精神仍然超脱于厨房这种琐碎之事之外,从而做到了“而不敖倪于万物”,达到了“真人”的境界,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构思巧妙、文笔汪洋恣肆的千古不巧之作《庄子》。


乱侃史
喜欢读历史,也喜欢胡乱侃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