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有余财而父为盗,千万别遇到古代的张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赵聪杀贼可恕,不孝当诛!子有余财,而使父贫为盗,不孝明矣!死何辞焉?”“赵聪杀贼可恕,不孝当诛!子有余财,而使父贫为盗,不孝明矣!死何辞焉?”“赵聪杀贼可恕,不孝当诛!子有余财,而使父贫为盗,不孝明矣!死何辞焉?”子有余粮而父为盗,千万别遇到古代的张晋!(卧了个槽,复制、粘贴后数了数,多说了两遍)。
《初刻拍案惊奇·赵六老舐犊丧残生 张知县诛枭成铁案》讲述了一个这样故事。
某朝某地,一个被叫做赵六老的人,十分宠溺儿子儿子娶了媳妇之后,一切又由儿媳妇当家。赵六才的儿子不争气,由儿媳妇当家。赵六老老伴病重,儿媳妇不拿钱给婆婆看病、养病,赵六老的老伴病病半气死了。
赵六老老伴去世了,赵六老和儿子、媳妇要棺材钱,在儿媳妇当家的情况下,自然是不给;赵六老只能赊了棺材将老伴安葬。
既然是赊,人家当然要去要账。赵六老儿子不认账,赵六老只能将之前的衣服顶了棺材钱。
再后,为了老伴的安葬之地,赵六老又将剩余的财产搭了进去。
赵六老在儿、媳的虐待之下,自身温饱无法解决,又加之之前为儿、媳的借款,已步入绝路。最后,想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到儿子家去偷。
但赵六老的时运实在太背了,去儿子家偷的时候,竟然被儿子用斧子砍死了。
涉及人命,自然到了官府。
(觉得,原文非常精彩,故以下抄原文了)那知县姓张,名晋,为人清廉正直,更兼聪察非常。那时升堂,见众人押这赵聪进来,问了缘故,差人相验了尸首。张晋道是“以子杀父,该问十恶重罪。”旁边走过一个承行孔目,禀道:“赵聪以子杀父,罪犯宜重;却实是夜拒盗,不知是父,又不宜坐大辟。”那些地方里邻也是一般说话。张晋由众人说,径提起笔来判道:“赵聪杀贼可恕,不孝当诛!子有余财,而使父贫为盗,不孝明矣!死何辞焉?”判毕,即将赵聪重贵四十,上了死囚枷,押入牢里。众人谁敢开口?况赵聪那些不孝的光景,众人一向久闻。见张晋断得公明,尽皆心服。张晋又责令收赵聪家财,买棺殡殓了六老。殷氏纵有扑天的本事,敌国的家私,也没门路可通,只好多使用些银子,时常往监中看觑赵聪一番。不想进监多次,惹了牢瘟,不上一个月死了,赵聪原是受享过来的,怎熬得囹圄之苦?殷氏既死,没人送饭,饿了三日,死在牢中。拖出牢洞,抛尸在千人坑里。这便是那不孝父母之报。张晋更着将赵聪一应家财入官,那时刘上户、褚员外并六老平日的债主,多执了原契,禀了张晋。一一多派还了,其余所有,悉行入库。他两个刻剥了这一生,自己的父母也不能勾近他一文钱钞,思量积攒来传授子孙为永远之计。谁知家私付之乌有,并自己也无葬身之所。要见天理昭彰,报应不爽。正是:由来天网恢恢,何曾漏却阿谁?王法还须推勘,神明料不差池。
看了这个故事之后,觉得:现在的儿女真是幸运,老子去偷东西,不但不会受到处罚,假如老子因偷东西而死亡了,反而可以想方设法捡到一笔意外横财。
对于放任自己老子偷东西,或者说在老子偷了东西不用想着承担责任,反而可以想着捡财的子女来说,这真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不用担心遇到张晋那样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