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躺平

文摘   2025-02-02 20:44   山东  

好多年前,曾经认识一个工友老周。老周虽然比我大了两岁,却和我的人生经历很是同步:我们都是农村人、在同一年上初中、又在同一年当兵、同一年退伍。而且,又同样都是靠打工维生。


稍有不同的是,他是河北人,我却是山东人。


老周为人极老实,甚至还稍有那么点木讷。所以他不管是上学还是当兵,都是很少有让人记住的出彩的时刻,他既没有立功或者受奖,也没有提拔或者入D。


我却是一贯的飞扬跋扈:虽然没考上什么学校,但成绩却一贯都不错;当兵时,第一年就有受奖,第二年立功,第三年再立功、还加入了组织……


只不过,不管是出彩也好、不出彩也罢,我们最终的结果却都是一样的:他退伍回了老家,我也是退伍回了老家;他既没有立功,也不是D员;我却因为自己强行退伍,档案里的三等功和预备档案都被部队给抽掉扣下了,同样是一穷二白……

  

这样一看,我们俩也算是殊途同归吧。


老周退伍后,在老家也种了几年地,等结婚有了孩子以后,再靠种地实在没办法养家糊口了,这才出来打工;我却是退伍后经历各种折腾,最后把自己折腾出一屁股债、走投无路了,也只好出来打工。


老周从来没富过,但他却一向都是稳扎稳打,老老实实的打工赚钱,所以他每年都有节余。大约10年左右,就在他所在的市区内买了一套130平的大房子,不到两千一平,而且房贷也已还清。据他说,他那小区的房价现在都已经涨到一万了。


再看我呢?既经历过暴富、也遭遇过赤贫。直到13年才在市区的边缘买了一套80平的小房子,五千一平,现在还要月供房贷……这也许就是造化弄人吧。


也许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你再怎么挣,也挣不过命。




因为我和老周都当过兵,所以我俩还是有一些共同语言的,如果休班的时候,老周也会买上一包猪头肉去我那儿喝点。某天,因为原材料跟不上,我们又放了假。老周就带了一只烤鸭到了我那。


喝酒时,老周特意问我:天天看手机新闻里说什么“内卷躺平”的,这是怎么个意思?是好事还是坏事?


我说,这东西一两句话可说不清楚,我还是给你举个例子吧:当兵时,你有没有做过那些比如早起扫大街、喂猪,或者帮班长洗衣服端洗脸洗脚水、帮老兵打开水,又或者到炊事班帮厨……等等这些好人好事?


老周很不好意思的说,这些都干过。


我笑:你也不用不好意思,我也一样都干过。问题是,你想不想干这些?反正我是最恶心干这些。


老周脱口而出:谁有那么贱骨头、净想伺候人啊?新兵连时,我帮班长洗内裤,看到上边一滩滩的地图一样的痕迹,恶心得要死……


我故意问他:你既然不想干,为什么还要上赶着去?


其实老周这会已经有了点酒意,他又狠狠抿了一大口:你明明比我门儿清,还装什么装?你不干,班长不给你小鞋穿?你不干,每一期的表扬、嘉奖能有你的份?新兵的时候谁敢不干!


我告诉他:其实在以前,最早的部队里不是这样的,即便有类似这样的好人好事,也都是班长或者老兵帮助新兵洗衣服晒被子啥的,因为新兵不会啊……你知道新兵伺候老兵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吗?老周摇头表示不知。


雷峰……我告诉他。为什么是他?老周表示十分不理解。


新到了一批酱香酒,和往年的五粮液一样,也是朋友帮找的尾货,半卖半送的价格。京东卖358/瓶的,我卖298一箱。先到先得,存货不多,酒友看过来


我说:是的,部队里这种“争当好人、争当先进、争做好事”的风气就是他给带动起来的。也正是从他开始,士兵们才意识到,原来做这些很普通的“好事”也能出名、即便出不了名也能得到表扬。


而做这些小事,由新兵去伺候老兵显然比老兵帮助新兵更能显得“上进心强、适应能力强”、从而也更有震撼效果,继而就能更容易的得到表扬……


当一个新兵帮班长把衣服洗了,还得到了表扬,班里其他的新兵怎么办?也去洗衣服吗?显然不行。


首先,衣服已经洗完了;其次,要是等下次再洗,那就成了跟风,还有可能会让第一个洗衣服的战友心里感觉不舒服:怎么,抢生意吗?


于是就有人端洗脚水、跟着就有人帮着叠被子、然后就有聪明人去扫地擦桌子……


等到这些活都有人干了,那些想“创新”的聪明人就盯上了公共卫生区,接着就是厕所、猪圈、菜地、办公区……当然,前提必须是别人轻易能看到的地方。你看,我们的弹药库从来没人去打扫过吧?就是这个道理,那鬼地方领导一年都未必去一趟,到那儿出力干活不是白费力气吗?


而且,做“好事”的人从来都不会起得太早,最多只比别人早起一会。因为如果起太早把活干完的话,领导可能看不见不说,也有可能被别的战友把同样的事情再重复一遍……


就比如说扫大街吧,假设连队门前的大街扫一次需要三十分钟,而部队的起床时间是六点半。你要是五点半就起来把地扫了,那么这个时间人可都还没起呢。


如果另一个战友六点十分起,一看路上没人,拿起扫帚就开干,正好等他快干完时连长指导员起床……你说你亏不亏?


其实部队里的路上比你家天井都要干净得多,扫不扫或者几点扫也就那样罢了。反正只要人不在那“扫地”,你根本就看不出来这地到底是扫还是没扫过。


老周连连点头表示认同。


我又问老周:那么,你做了这些“好事”以后,真正得到过什么好处或者嘉奖了吗?


老周说,这怎么可能呢?大家都在做,而且你再怎么创新也就这些活了。最终还是那些有眼力价的跟班长排长连长跟得紧的,每次做好事都能让他们看到的,才能得奖……


我说:对了,这种现象就叫“内卷”,对于新兵而言,大家都去做,就等于大家都没做。因为一个连队里某段时间的嘉奖名额都是固定的,能得奖的其实永远都是“有眼力价”的和最“进步”的那几个人。老周恍然。


我继续问老周:你想过没有,为什么一直都鼓励这种现象?老周摇头。


因为有好处:第一,班长和老兵都能得到便利和实惠,以及得到一些小便宜,这是最基本的好处;第二,新兵们都忙于“竞争”,肯定就不会抱团,哪怕受到了班长老兵的欺负也不会,这种情况就十分的易于管理。


新兵们不抱团固然是易于管理,但老兵们也同样是在“竞争”啊,他们也要争“荣誉”、争当班长、争当先进……这样一来,老兵自然也抱不了团,就易于干部们管理。


小干部们也要争先进,争着“进步”,自然就易于大干部们管理……这就是两千年前商老先生发明的疲民之术。所谓的“内卷”,其实不过就是换了一个好听点的名字罢了,造新词谁不会?


同时,等到大家都争着做这些“好人好事”,那么通过这些便很难得到进步了。到了这会,自然会有聪明人干脆一步到位,把钱奉上,这样领导们的实惠就更靠谱了。你说,他们会不喜欢“内卷”吗?


老周恍然大悟:难怪我们那时都得花钱了,原来是这么来的……

 

我又告诉老周:你知道吗?现在那些当兵的小青年可不像我们那个年代,他们已经很少有人再去做那些“好人好事”了。他摇头。

道理其实很简单:我刚才说过,大家都去做,效果就等同于大家都不做。你就是把全连的内务卫生都包下来,也不如揣上一张银行卡等晚上去人家里“坐坐”……如此一来,这些事还有做的意义吗?


现在的小年轻,如果家里没钱、如果素质不是特别的突出,做多少“好事”也立不了功受不了奖,他们又不傻,怎么可能还继续去做这些无用功呢?


更何况,现在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每一个都是各自家里的命根子,已经很少有老兵敢下狠手去打了……


如果这些所谓的“好人好事”,大家都已经知道做了也是白做,那也就没有人再去做了。这种现象就叫“躺平”。


如果一个人再怎么拼命的努力也还是原地踏步、再怎么勤奋也和不努力的效果完全一样……那么,只要他脑子还没进水,为什么还要去白白浪费力气呢?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躺平”。




其实,所谓的“内卷”,说白了就是底层绝望上层得利。


而且,生活中的内卷无处不在:比如那些上学的孩子,一个孩子上辅导班,逼得大家都去上辅导班,最终排名却还是没变,但开辅导班的发了;又比如那些上班族,本来大家每天都是工作8小时,如果有人打着“努力工作”的旗号义务加班,就会逼得所有人都去跟着无偿加班……到了最后,所有人挣得还是那些钱,但是老板娘却变年轻了。


躺平,其实就是一种另类的罢工、是对缺德平台无声的反抗,完全是一种底层的无奈之举。这就表示:我认命了……


从改开初期的屌丝逆袭到内卷,从内卷到躺平,有人就觉得“颓废”了?当你再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天意时,不躺平又能干什么?


也许几年之后你会发现,今天的躺平其实已经是很励志了:从那年电视上说的那句“认命可以、躺平不行”,再到当下各类“砖家”对躺平的口诛笔伐,我总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几年之后,流行的词语未必就不是“打倒”。


点击关注
你发个朋友圈表达一下不满,会死吗?
一颗钉子
这不光低俗,还弱智
像牲口一样活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