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时代北齐后主高纬荒淫无度、残忍暴戾,宠爱美女冯小怜。此后被北周武帝宇文邕所灭,他也成了俘虏,继而被杀,年仅21岁。
高纬对冯小怜的痴迷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就是跟大臣议事,也要把冯小怜抱在怀里或膝盖上,弄得大臣们又羞又恼。为了展示冯小怜的美貌,高纬还让冯小怜不穿衣服躺在朝堂上,并且卖票要求大臣参观,“千金一视”,这可以说是“拉洋片”“看西洋景”的原始版了。
自古以来,文人们都认为,高纬的暴虐,皆因于冯小怜的“媚惑”,甚至说小怜之恶,甚于妲己媚惑商纣、褒姒之于周幽王。因为后两者毕竟年代久远,商纣王和周幽王的暴行也是后人揣测的居多;而高纬的“暴行”和小怜的媚惑,却被史笔如铁记录在案了。
但至少看到这里,我一点也没觉得冯小怜如何的“狐媚”了,我更觉得她是一个妥妥的受害者。任何一个女性,被裸体示众,岂能情愿?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更何况是一个高贵的皇妃呢……
当时的南阳王高绰(高纬的同父异母兄弟)在定州用活生生的妇女儿童喂他养的波斯狗,结果被扭送到京城。而高纬一见到这个残暴变态的兄弟,居然是询问“还有没有更好(更残暴)的法子来取乐”!
从高绰的回答就知道这一家子心理都不正常:“把蝎子和蛆(……)混在一起观看互相啮咬最开心。”高纬派人连夜弄来一堆蝎子,连一个脱光绑好的活人一起放进一个大浴盆。这俩畜生一同看那个人被蜇得号叫翻转,高兴得手舞足蹈。高纬还埋怨高绰呢:“这么好玩的事,为什么不早派人告诉我知道。”
由高绰可见,高纬的暴虐绝非小怜教唆,这也解释了冯小怜为何自甘“横陈”:以高纬之暴虐,换了你敢不从命?
可但是,冯小怜却还是十分莫名其妙的收获到了一个“媚惑”的罪名……
公元576年十月,北周武帝亲率十四万大军攻打晋州(山西临汾),这时候高纬正和冯小怜在山上围猎。求救的文书雪片一样飞来,高纬很想调动军队去救援,冯小怜却贴上来撒娇:“再杀一围”,结果又一圈打下来,晋州也丢了。要说高纬虽然很残暴,但打仗还真有一套,他一看晋州丢了,马上通过地道作业把城墙挖塌了一个大口子,这时候只要一个冲锋,晋州就失而复得了。
但是冯小怜却要来亲自观看收复晋州——但不是马上来,而是要梳妆打扮好了再来,于是北齐将士眼巴巴地等了一个时辰,花枝招展的冯小怜才来了,可就在这一个时辰里,人家北周也把城墙缺口堵上了。
高纬为了在小怜面前显示自己的武勇,下令继续猛攻,眼看着就又要得手了,冯小怜又说话了:“天黑了,这样看打仗不过瘾,明天再打吧!”
结果第二天刮风下雪,爱惜皮肤的冯小怜不好出来观战,就再让高纬延缓进攻……
我一直很奇怪高纬为什么对冯小怜言听计从、冯小怜又为什么一定要一而再、再而三的给高纬挖坑,甚至还在两军战斗正酣的时候大叫失败逃跑……如果让我分析,恐怕也只有“报复”才讲得通。
结果北齐真的一败涂地……
晋州战败,高纬居然说:“只要冯小怜无恙,战败又何妨?”
到这里,冯小怜的罪名便算“坐实”了。可任谁用大脑而不是屁股来思考的话,假若冯小怜要求延缓进攻的对象别说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了,即便是宋真宗、高宗、明世宗这些平庸之辈,她会有什么下场?
男权时代、君权时代,无良文人便把君王的失德和自己的劝谏失职推给了女人。柿子要捡软的捏,显然,在三纲五常的制约下,女人恰好就是那个最软的柿子。
所以,我国古代的史书往往都是经不起推敲、经不起逻辑论证的。同时,这些“经典”也造就了一群不讲逻辑的族人。
但凡你不带着质疑的眼光去读史,就绝对搞不清到底是谁在犯错……
新到了一批酱香酒,和往年的五粮液一样,也是朋友帮找的尾货,半卖半送的价格。京东卖358/瓶的,我卖298一箱。先到先得,存货不多,酒友看过来
文人自始至终都这德性:民不聊生赖娘娘、仗打输了怨公公,丢了江山骂皇上,就连养士三百年的大明灭亡,都不怪三百年来不缴粮不纳税只当寄生虫的文人阶层。
如此一来,捏软柿子就成了一种惯性思维。比如,只要说到教育,就骂老师不负责任;只要看到老人的不良作为,就要骂一句“坏人变老了”;只要看到个交不起钱看不起病的病人,就要骂医生黑心、骂医院无良,然后列举有的地方看病不要钱。
所以我十分想不通:若是按照他们的逻辑,我们岂不是还应该狠狠地批判一下农药瓶子和上吊绳子?因为有人用它自我了断了……
不说别的,单说医生。事实如何呢?医院就是必须有钱才能看病……这似乎是一个很无情的答案,可这也是真真切切的现实!有的地方看病确实是不需要病人付钱,只不过并不是医院不收钱,对吧?
首先,医院是企业性质、自负盈亏,没有义务出;再者呢,医院的钱是全体医护人员挣回来的,给病人免费治病,就相当于全院职工帮病人出钱,少了还行,多了谁也不高兴,这也是现实。
至于说让医生个人出钱?这可有点强人所难了,谁赚钱不要养家糊口,凭什么医生就必须自己掏钱帮人看病呢?
看病不要钱,难不成药是大风刮来的?医生都是用西北风养家糊口?不对,看病必须得花钱,病人不用掏腰包,只不过是有人替他把钱交上了而已。
所以,免费是不假,但肯定不是让医院、甚至医生去自掏腰包。也就是说,救助一个没钱治病的人,不是医院、更不是医生个体的责任。
闹饥荒的时候,你骂厨子有用吗?买不起房的时候,你能去骂售楼小姐吗?
事实上,这么简单的道理,那些骂医院、骂医生的人绝对不是不懂,只不过他们揣着明白装糊涂,故意挑个软柿子捏着玩罢了。
避重就轻、捏软柿子,这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生产出来的文人一贯的德性。这是病,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