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去一长辈家办事,坐了一会。准备走时,长辈问我:你这两天回老家吧?我说我三天两头的回去,有事吗?
长辈说,那你帮我带两瓶酒回去吧,带给村里谁谁,因为他儿子当兵时我给出过力,这么多年了他还每到过年都要来我这儿坐一会,你帮我捎两瓶酒给他,也算是个来往。这位长辈也是部队出身,当官,估计是帮人走过后门。
我说,这个忙我不帮,你另找人吧,我和他老死不相往来,属于那种他死了我都想请戏班子唱大戏的交情。
长辈不解:我记得他跟你姥爷是堂兄弟吧?怎么关系僵成这样?
我说,上小学时,他是校长,我上学路上要经过他家盖的新房。有一天,他房上被人写了骂他,他就非说是我写的,因为我不承认,他就和学校里另两个老师(一个是他亲侄子,另一个是他堂侄媳妇)差点打死我,直打得我吐血。打完我又去跟我妈告状,因为我妈管他叫叔,这害得我回家又挨了一顿。直到后来他查出来是谁写的了,也没跟我们家表示一下,所以我坚决不跟他来往。
长辈说,你都四十多岁的人了,小时候的事还这么较真干嘛?更何况,他是你的长辈,应该大度一点,笑笑就过去了,这叫“心胸”。
我说,你可算了吧,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劝。你是长辈,我不好意思用郭德纲那句话怼你,我和他是血仇,让我大度也不是不可以,这要建立在他认错、道歉的前提下。可若是他压根就没觉得自己错了,甚至还觉得他辈分大,打了我也白打,我这个差点被他打死打残的倒霉蛋,为什么要上赶着去显摆“心胸”?
这可不是大度,这是纯种傻逼。
那次挨揍时,我同他对视过,因为要直面他的审问。他没给我代过课,所以我一贯都管他叫姥爷,而不是“老师”。可那天他的眼里全是戏谑、全是不屑,甚至还有一点快意……作为一个祖父辈,他没有一点对晚辈的怜惜。
我并不确定他当时是否会担心将我打死打伤,反正我知道他下手异常狠辣,都是只朝我脸上头上肚子上招呼。
我想,他或许还会以为自己的手段是一种“教育”,因为那个年代所有的学校和老师其实都会用一些打骂体罚的手段来威慑一些熊孩子。所以,我这个居然还死不改口的,哪怕只是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他也一定要用最为严厉的手段将这种行为扼杀掉,一定不能让别的学生跟着我“学坏”。
小时候,我见过太多用残忍的手段去行使的“教育”,似乎越是残忍就越能说明老师“负责任”,以至于我在很长的一段人生中,都说不清老师到底要将“残忍”表现到何种地步才能教育出“高徒”。
只不过,他们失败了,因为我最终也没有承认,哪怕我已经被打得吐血了。当然,也是因为吐血,他们不敢再打了,于是让我去洗脸、上课,然后去找家长告状,以显得他不理亏、显得我该揍。
最终,这位长辈让我将酒带回老家,让别人送去,我也没答应他。我拒绝和那个人有任何交集。
当然,写这件事是想表达一个意思,我确实是没什么“心胸”,也非常喜欢“记仇”。只要是曾经死命伤害我的人、只要是他不知错、不道歉,想让我将这种事放下,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哪怕他是我的长辈。
比如,那三年中逼着我去打针的电话录音、威逼我下楼去排队张大嘴啊啊啊的电话录音;各种劝告、说服、恐吓我签字的对话场景;学校和小区下发、传达的各种通知;以及我自己拍摄或网友上传的一些视频,当然还有我这些年的文字……
只要没有反思、没有道歉、没有悔意,我会一直保留。让我说不恨,那是不可能的,哪怕再过三十年,我也忘不了那时的无奈和无助。
我在大多数人眼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籍籍无名之辈、一个半路出家的农民工。不光农民工是半路出家,写公号也是半路出家,毫无存在感。
这倒是不假,我是一个以前没有、将来也不可能会做成什么“大事”的人,也不可能收获到什么“涩会地位”。简单来说,我可能永远都是涩会底层。
可即便如此,即便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我也一样坚信,以后总会有那么一天,我会用我拙劣的文字向后人展示,即便是我这样一个毫无名气、毫无存在感的八流写手,却也能做到不吹捧不从众不赞美不感恩……记录下真实的文字。
新到了一批酱香酒,和往年的五粮液一样,也是朋友帮找的尾货,半卖半送的价格。京东卖358/瓶的,我卖298一箱。先到先得,存货不多,酒友看过来
以前,我经常在文章中骂那些人,有很多朋友都劝我说,过了、过了……他们很多人也是为了生活、为了赚钱,然后劝我“大度”、劝我“宽恕”。
对不起,我做不到,因为我这个人特别记仇。即便我不去报复,但绝对做不到什么“宽恕”。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明白我的意思。这几年,很多人都成为了互相伤害的一部分,有的有意、有的无意,还有的是出于自身认知之下的一种惯性。
虽然我是一个毫无存在感、毫无影响力的半路出家的卑微的八流写手,但我依然愿意用自己手中的笔,一个字、一句话的试图慢慢改变这些。
这两天,我也用网上最为流行的扎心三问问过自己:去掉每个月的开销,还能剩下五千块吗?答案是不能,别说五千块,一千块都没有;如果突然生一场大病,手上的存款能应急吗?当然不能,因为我压根就没有存款。甚至于,七天后才能到帐的打赏钱,都已经有了预备填满的萝卜坑。
但是,我依然愿意为此努力。卑微如我,都不愿意随波逐流、都愿意拿出一些诚意,你怕什么呢?
对不起,我从不轻言“宽恕”。
反而,我认为每一个人都应该保持愤怒、保持一点仇恨。不管是司马南李毅张萎萎还是周小平吴小平甚至是早已沉寂的孔斜眼,我们都必须要牢牢的记住——记住他们曾经对我们这个族群造成了多大的伤害、记住他们的百死莫赎。
要是你什么都能“原谅”、要是你的“大度”毫无原则、要是你的“宽恕”毫无条件,那么,你所有的经历都是活该!
近年来,网上有一句鸡汤很流行:“请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请感谢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成就了今天的你。”
这句话不知“蛊毒”了多少人——拒绝原谅,就被讥刺为“心胸狭窄”、不够“大度”、难成“气候”……
我觉得这是屁话,因为伤害永远不值得被感谢、伤害永远都无法弥补。
伤害过你的人永远都不会知道、也从不会去思考,你是如何从吃空冰箱拼命屯货的那种绝望中熬过来的。
原谅给错了人,只会委屈自己。没有原则的“宽恕”,这叫贱!
点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