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两头的就会有朋友告诉我,某某某润去某某国了……言下之意就是,你还不走,更待何时?
我很感谢朋友的提醒,也很理解这些人走的英明、走得干脆。这就象网上流传的一句话:你可以怀疑富人的品德,但绝不能怀疑他们的眼光。
只不过呢?有才的、有财的都走了,这片土地该怎么办?
今天又有一位朋友又旧话重提:你能走的话,还是走吧,这儿已经不适合你了。难道说,你还真有做谭……的打算?
我说,你也太过于高看我了。别说我没有这么高尚,即便是有那么一点情操,也没有谭的背景和能力啊。人家可是妥妥的官二代、中过举、官至四品、著作等身。
再看我呢?农八代、初中毕业、电焊工、文理不通,写个小作文还都病句错别字满篇。
是的,我必须承认,自己真的不具备六君子那般高洁的情怀。
但是,我也还是不愿意轻易逃离。
记得前段时间有劳东燕教授曾经说过“推动……向良性方向发展,无论如何值得你我拼尽全力”。
连一个女人都愿“拼尽全力”,我等这些站着撒尿的大老爷们就连留下来为其呐喊助威的勇气都没有了吗?
我没有做烛火的能力,但我还是愿意尝试一下,至少也要为诸多勇者帮个人场。
想来,平凡的我不可能会拥有什么“大写的人生”,只是我还心向光明。我在意每一个人的悲喜、也会留心每一天的日升日落。
我不可能走,因为我死了还要埋在这里——爷爷奶奶的坟前有好大一片空地,足够埋下我的父母。如果到时没有了我的位置,我不介意将我的小盒子放在他们的旁边,就像小时候那样,和他们挤一挤好了。
他们绝对不会嫌弃我的。
我姥爷活着时曾说过一句话:谁死了不去找自己的祖爷爹娘?
我曾问一位朋友:你见过农村的养老院吗?
他说没见过,别说农村的了,就是城里的也没有去过。
我告诉他,有一位在养老院当过护工的大婶和我聊过,在养老院里,她们从来就不怕年轻时当过多大官或者赚下多少家底的老人,只要他们没有儿女,或者说没有留在G内的儿女。
但是,只要是儿女送进来的,还能偶尔来看一眼的,不管这个老人或者其儿女有多穷,不论其儿女有多么的不孝顺,她们都要小心翼翼的对待,不敢轻易欺负。
为什么呢?因为其儿女只要发现父母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必然会去闹事或者起诉,那时养老院就必须赔钱。
而且,越是在家里不孝顺的儿女越热心这个,因为只要一闹起来,他们就能得到好处。
反观那些没有儿女,或者儿女早已移出去的老人,吃什么样的亏都只能自己吞下去。哪怕他有侄子外甥或者“老部下”,都没有太大的作用,因为这些人帮老人出头也没有任何利益能拿。
也就是说,只要儿女存在,就是一种威慑、就可能给养老院的不良行为带来麻烦。
同样的道理,我们这些批判者只要存在,其实就有一定的约束力。不说约束力大小,起码还有;但只要走了,就绝对不存在了。
新到了一批酱香酒,和往年的五粮液一样,也是朋友帮找的尾货,半卖半送的价格。京东卖358/瓶的,我卖298一箱。先到先得,存货不多,酒友看过来
朋友说,其实你出去以后,也还是一样能进行写作,而且还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听说也有写手现在在某个APP上混得风生水起、名气很大。
我说,那都是自欺欺人罢了。
首先,真正出去以后,就要挖空心思的打工赚钱、买房安家;好不容易等到一家人凑到一起,还要养家糊口……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拿到身份。一般情况下,精力都要耗费到工作上,哪还有时间码字?
其次,就算象某个运气好的大V一样,能到什么油管上发文并且火起来,那能给谁看?其实他面对的观众绝大多数都是一些润出去的明白人,甚至干脆就是三观相近的老外。
于我们有何益处?
至少,关注我公众号的读者、看我朋友圈的网友、还有无数身边能够接触到的人,至少有一小半可都是需要说服的对象。那些追着我辱骂、举发的网友就是明证。
再者,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很容易就能判断这句“出去也一样能够发声”其实是一种骗人的话术。
我向来不听别人说什么,而只在意他怎么做。
不信你列举一下,就在近两年中成功跑掉的写手中,我能叫出名字的都不少于三十个左右了。现在我们的朋友圈中或者群聊中,你还能找出他们哪怕一个的文章或者视频吗?
即便是那个以骗钱为业的抽烟骂人的哥们,也一样渐渐悄无声息了,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说白了,他们所谓的“发声”,不过就是给自己寻一条跑出去的路径罢了。
我尊重他们的做法,但我还是和他们不太一样,我是为了说话而说话,而不是为了出走而说话。
还有,不写公号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象我这样的写作者不管是找谁开号,三天两头的不是赞赏码“异常”就是支付功能“异常”,不是这个解疯就是那个需要解疯,每一次都要找人现场刷脸才能解决。
真走了以后,就再也不可能弄出新号、老号也将一个个失去功能,拿什么“发声”?
我从来不给自己脸贴金,所以绝对不在这个问题上吹牛逼。
更何况,即便没有这些理由,我也不可能走,因为我有四个老人要给他们养老送终。别人可以不在乎,但对我来说,这是比任何条件都重要的事情。
说什么“早晚带出去”,那都是骗人的。即便我明天就走,真正有将老人说服并且带出去的条件,那也是猴年马月的事了,到时老人还在不在都要两说。而且,老人是否愿意走,这又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至于说“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条件”,这个不急于一时。等孩子大一大,总有机会。
总之,不管是走或留,只要心怀良知、心向光明,都一样。
我不走,并不是因为我品行多么高尚,只是我心怀最为卑微的生存愿望罢了。
所以,还是要感谢朋友们的一番好意。但我还是希望坚持一下看看,同时这片土地也更适合我。当然,如果能变好一点,那对我来说就更为合适了。
有人说,这是不可能的。
确实,我也不太相信,但我至少还愿意为此努力一下,即便没什么作用、没有结果,至少我也曾为此努力过。走,不管我怎么将这种行为美化,实则都是逃避、都是放弃。
至少对我来说,这都是不怎么爷们的行为。
就这点小事,也别将我看成什么“前行者”。就一普普通通写几篇小文换取打赏以养家糊口的小写手、一个老老实实说点大实话的码字者罢了。
对了,写手虽然不大,但我是个男人,如假包换。
只不过,若是象我这样的人多了,也能如同养老院老人的儿女一样,天然就会形成一种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