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岛湖锦鳞图》背后的故事

文摘   2025-01-11 23:47   浙江  

每当我站在《千岛湖锦鳞图》前细细品赏时,总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澎湃,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套用一句歌词叫——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千岛湖锦鳞图》背后的故事

作者|方亮


在千岛湖鱼博馆二楼展厅,有一幅巨幅的鱼拓作品整整占据了三面墙,蔚为壮观。该作品名为《千岛湖锦鳞图》,长约34.8米,1.04米,由一张宣纸拓印而成。图中汇集了千岛湖87种淡水鱼,共计188条之多,并配有百首诗、百方印,是迄今为止已知的单幅最长、面积最大、鱼种最全、鱼尾数最多的鱼拓作品,堪称世界之最。

每当我站在《千岛湖锦鳞图》前细细品赏时,总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澎湃,看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会有新的感受,套用一句歌词叫——读你千遍也不厌倦。作为《千岛湖锦鳞图》创作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深知其中的艰辛,创作过程历历在目,犹如昨日,令我感慨万千。今天就让我带领大家了解《千岛湖锦鳞图》背后的故事。

2008年6月,公司为充实千岛湖鱼文化,特意邀请了当时国内鱼拓做得最好的杨阿永从西安来千岛湖考察,由我负责前期对接和接待。经过接触,双方对彼此有了更深的了解。随后,公司又多次邀请杨阿永来千岛湖开展鱼拓创作和交流,并聘请阿永为千岛湖鱼拓社社长。

千岛湖丰富的鱼类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大激发了杨阿永的创作灵感和欲望,先后创作了《鳜鱼王》《青鱼王》《淳鱼》等鱼拓精品。通过对千岛湖渔业文化和公司产业的深入了解,在某次与公司领导交流过程中,杨阿永提出可以把千岛湖现有的87种淡水鱼全部拓印在一幅鱼拓长卷上。此提议正好与公司做深鱼文化,弘扬鱼拓艺术,推进淳鱼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双方遂商定由千发公司出资、出场地、出资源,由阿永负责组建鱼拓创作团队,汇聚双方的力量共同创作一幅鱼拓长卷。此事在作品题跋时被称之为“共襄惊世举,巨拓创奇观”。由此,双方着手《千岛湖锦鳞图》的创作筹备工作。

一开始给这幅作品取的名字并不叫《千岛湖锦鳞图》,而是《千岛湖百鱼戏水图》,直到2010年5月,鱼的拓印已经基本成型的时候,才改名成《千岛湖锦鳞图》,“锦鳞”者鱼之美称也。相比《千岛湖百鱼戏水图》,新的名字更具深意和内涵。

《千岛湖锦鳞图》的创作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时间跨度历时近三年,从2008年下半年双方开始着手策划、构思、构图等准备工作,并将西园公园改造成了“千岛湖鱼拓创作基地”,取名曰“薮鱼堂”、“泥龟居”。到2009年7月,杨阿永带着鱼拓创作团队正式来到千岛湖,开始收集鱼种,进行试制。记得当时正值夏天,杨阿永一行四人一大早从西安自驾车出发,到千岛湖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钟,我陪同在千岛湖广场边的大排档吃夜宵,以慰风尘。后来杨阿永将此事写成了七言诗,题跋在《千岛湖锦鳞图》上,排在了第一篇,以此表达开启《千岛湖锦鳞图》创作征程的感悟,诗曰:

朝辞长安七月天,夜入睦州灯火繁。

临湖难识千屏翠,拂面清风是慰言。


经过近两个月的准备,2009年9月5日,《千岛湖锦鳞图》正式开拓,开篇即为鲲鹏揽胜,所用的是二十斤左右的青鱼,有压阵之意,彰显磅礴气势。

为了寻找合适的青鱼,可谓是历经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根据构图的需要,青鱼的重量要控制在18-22斤左右,体长大约在80-120厘米左右,体态要优美,体型要完整,不能有损伤和鳞片缺失。要找到这样完美的青鱼,犹如“选美”大赛,难度可想而知。

如何才能找到合适的青鱼呢?

公司派出了多路人马,放出消息高价收购青鱼。然而三天过去了,未收到任何反馈信息。当时千岛湖个别鱼排上虽然有养殖青鱼,但规格都偏小。若在千岛湖自然水域捕捞或钓到符合要求的青鱼,更是犹如大海捞针。公司捕捞队、渔政站悉数出动,协助在千岛湖湖区搜捕合适的青鱼,但都无功而返,好在其他的鱼种收集还算顺利。

在焦急的等待中,听说建德更楼有座私人承包的水库内有二十斤左右的青鱼,但需要自己去钓。遂买了钓竿,同杨阿永一起驱车赴建德更楼水库垂钓。在水库边钓了一天一夜,并未能钓到青鱼,只能空手而归。

开拓的日子日益临近,还是未能找到合适的青鱼,大家又一次陷入了焦急的等待中。

到底要怎样才能找到呢?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等待了一周左右,歙县深渡镇传来了好消息,有一渔民捕到一条青鱼,在电话询问了鱼货的相关信息后,确定基本符合我们的要求。公司马上派快艇去深渡镇将青鱼运回到千岛湖。当看到这条青鱼的时候,无论是从体重、体型上,还是鳞片的完整度方面,都符合鱼拓创作要求,堪称完美。也许冥冥之中注定了这条青鱼就是要为鱼拓艺术献身。

《千岛湖锦鳞图》成品有34.8米长,但在制作鱼拓时,并不知道当所有的鱼都布局好之后到底有多长,所以使用的宣纸是100米整卷的独张宣纸,为后续拓印留下足够的施展空间。这就为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纸张越长,敷纸时定位难度越大,稍不小心,就会留下遗憾。即使前面所有的鱼拓都拓得完美,如果最后一条鱼未拓印好,意味着整张鱼拓都将前功尽弃,所有心血将付之一炬。

在整件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可谓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每次拓印时,杨阿永都会先在小宣纸上试拓两次,掌握了每种鱼的拓印技巧后,再正式拓印到长卷上。幸好杨阿永老师的拓印技术了得,最终确保了作品的完整度和美观度。加之有杨阿永创作的百首诗题跋和百方印的加持,《千岛湖锦鳞图》完整地呈现在了世人面前,堪称鱼拓艺术的瑰宝。

2010年9月22日,在“中国杭州千岛湖有机鱼文化节” 上,历时近三年创作的《千岛湖锦鳞图》终于展露芳容。细观之,整幅长卷分鲲鹏览胜、金珠献瑞、九鲤朝阳、中华同春等九个篇章,各篇章均以千岛湖有代表性的鱼为主体,各篇章之间既能融为一体,也能单独成画,十分细腻地拓出了鱼的质感、透视感与立体感,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以《千岛湖锦鳞图》为代表的鱼拓精品创作,进一步奠定了千岛湖在鱼拓艺术界的领先地位。千发集团还先后举办了三届国际(全国)鱼拓大赛,成立了鱼拓专业委员会,把“有形的鱼”变为“创意的鱼”,把“吃的鱼”转成“文化的鱼”,从“品牌渔业”转向“文化渔业”,构建起了以文化为统领,集“淳鱼产销、淳鱼美食、淳鱼智造、淳鱼旅游和淳鱼文创”为一体的价值产业链。

作为千岛湖鱼拓事业的亲历者和见证者,能为公司文化渔业做出自己的贡献,我感到无比自豪和欣慰!



主办 | 淳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责任编辑 | 佘坡

投稿邮箱 | 475025836@qq.com


CHUN   AN   WEN   YI

展示淳安文艺创作,引领淳安文化潮流

弘扬淳安文明理念,彰显淳安人文精神



『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关』

淳安文艺
展示淳安文艺创作,引领淳安文化潮流,弘扬淳安文明理念,彰显淳安人文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