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中珍存”诗词

文摘   2025-01-07 21:14   浙江  

为了弘扬汾中精神、珍存汾中校史校貌,近日县教育局联合县作家协会、淳安县诗词楹联协会和淳安县老干部诗词协会赴汾中采风创作,现将28位诗人创作的“汾中珍存”诗词联作品集中推送。




“汾中珍存”诗词

发布|淳安县诗词楹联协会


浙江省淳安县汾口中学拥有85年悠久历史,为淳安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人才,随着淳安教育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做出2025年汾口中学整体搬迁的决策。为了弘扬汾中精神、珍存汾中校史校貌,近日县教育局联合县作家协会、淳安县诗词楹联协会和淳安县老干部诗词协会赴汾中采风创作,现将28位诗人创作的“汾中珍存”诗词联作品集中推送。



 章剑清 


汾中纪事


连天烽火际,分校到狮城。

时变幻桑海,薪传易号名。

茅山初定日,学界远扬声。

岁月总仓促,知闻复启程。


汾中印象


云嶂屏围处,端然见校园。

操场开旷衍,教室敞层轩。

绕屋松筠静,排空诵读喧。

别来时入梦,心曲寄无言。


己亥母校行


初夏新晴日,邀来意趣隆。

欣携清兴课,陶沐校园风。

礼乐扶良正,诗书得化融。

三年求学路,一世筑基功。


汾中文化长廊联


茅山龙卧千峰远;

学子鸾鸣九宇清。


校舍联


放眼宇寰,志当高远;

静心学问,气宜平和。


题汾口中学


七易校名,三迁基址,风雨历程,尔来八十五年矣;

人才数万,教化四乡,云山归梦,此去千秋一别焉。



 卢远民 


茅山


曾被称呼中学第,半坡碧草半坡松。

茅庐无觅存风物,一道清渠像卧龙。


汾中寄怀


清华八十五年前,烽火杭州向遂边。

抗战文军开九派,读书孟母择三迁。

家常话说狮城淹,曹偶情怡桂苑怜。

自胜平凡皆历史,包容赓续不唐捐。


汾中采珍


雁鸣秋色开,车接故园来。

同样言谈貌,殊情任自裁。


赠母校


卜居飞凤地,恰对卧龙嵩。

易址三回了,更名一路中。

夜深问明月,野阔孕清风。

办学全般合,投缘半有同。

故人寻旧影,新鸟偶惊翁。

春已出差去,来年邀踏红。


忆江南•同学


常记起,年少羡同侪。落笔惊人文略出,柔情到位意言开。提及便舒怀。


浪淘沙•校园自行车书摊


古柏郁葱葱,铃唤书虫。层层围住寄邮翁。何故期期翻遍了,囊袋空空。 迷恋武林功,向往从戎。偶来笔下遂原风。桃李苑前文学社,惊见飞鸿。


浣溪沙•致初心


透彻人生到白头,至今不爱去涂油。依稀记得校园酬。 如有书生真好汉,纵无背影也清流。育人风景看今秋。



 余利生 


汾中校风


师生团结复求真,勤业孜孜爱创新。

教学相依又相长,知行合一育全人。


汾中任教有感


调离小镇上茅山,教学生涯高处攀。

夜夜挑灯未言苦,门生高中展欢颜。


汾中搬迁史


烽火连天迁遂安,狮城水漫上茅山。

如今将到松城去,浴火凤凰永驻颜。


汾中迎客槠


一株古木旧门前,郁郁葱葱展翠颜。

斜逸独枝招手似,喜迎学子上茅山。


汾中青年楼


斗室二层环境幽,当年师长众忧愁。

茅山僻壤终身误,戏谑此楼光棍楼。


汾中行


重游故地乐陶陶,幽径回廊绿树高。

更见红花生檵木,年年拔节领风骚。


汾中校庆寄语


风雨兼程八十年,沧桑巨变艳阳天。

狮城昔日学风续,茅岗如今捷报传。

校史展厅温旧事,黉门到处见群贤。

身临盛会寄心愿,快马汾中再加鞭。


心念汾中


创业维艰志似钢,悠悠岁月铸辉煌。

三番易址堪舆选,七次更名世味尝。

朗朗书声庠序美,啁啁鸟语百花香。

凤凰待到涅槃日,浴火重生飞昊苍。


汾中颂


百亩校园呈土冈,高楼幢幢比堂皇。

参天古木鸟声脆,曲径通幽花卉香。

巨变沧桑陈史馆,师生风貌展长廊。

搬迁留得精魂在,青史流芳伴武强。


采桑子●汾中聚会


每逢重九黉门返,如画风光。一路秋阳,窗外花香菊正黄。 古稀花甲相逢久,饭菜喷香。酒水飘香,返老还童意兴昂。


长相思●忆汾中岁月


风一程,雾一程。身向茅山春雨行,挑灯更夜醒。 寥星明,路灯明。拂晓师生齐跑声,林中宿鸟惊。



 毛积成 


有感于汾口中学易地搬迁


功业留于后世评,茅山有道那时清。

今将往事都归档,可有长笺记姓名。



 吴 潇 


汾中珍存(新韵)


儒圣丘熹庠序中,义仁智礼杖朝崇。

狮城庙内任风雨,兔耳峰前默韧程。

自信包容诚可鉴,胜求勤勉誉方隆。

廊碑寸寸春晖报,史馆滔滔说果丰。



 钱 鹏 


题汾中桃李苑


堂前丛树有春秋,李艳桃秾岁月稠。

潺水由来滋笔墨,茅山此去拜尼丘。

元知格物方塘咏,重起狮峰文苑留。

览尽风华惊史册,更期捷报觅封侯。



 张恭平 


忆汾中岁月(新韵)


美丽茅山记忆新,初高两届此鸣金。

求学路上知辛苦,母校恩泽永在心。



 方河南 


告别汾中


汾中创建八旬多,育李培桃共唱歌。

整体搬迁犹忆旧,珍存史册费磋磨!



 许应贤 


汾中乔迁感吟


凤集高梧折桂多,汾中翰墨汇成河。

人才辈出乔迁旺,再创辉煌一路歌。


 方清爱 

“汾中珍存”采风感吟


茅山麓下蕴瑰宝,耋耄汾中引聚焦。

校史馆藏惊访客,珍存记忆永昭昭。


汾中史韵


茅山灵秀育英才,阵阵弦歌唤梦回。

八五春秋基石稳,万千学子未来开。

琅琅诵读声常在,默默勤耕意可恢。

校址搬迁情不改,汾中古训续相陪。


浣溪沙•咏汾中


茅岭脚丫学府巍,汾中历史韵如瑰。八旬五载誉芳菲。

古木葱茏文气郁,绿荫浓密墨香随。精神璀璨永传辉。



 蒋建炉 


汾口中学印象


当年赶考雨淋中,初上茅山薄雾蒙。

场地排排连大片,平房栋栋串长笼。

石头铺路脚摩按,树木参天身隐通。

新建高楼时代好,英才辈出九洲红。



 方永和 


【满庭芳】 咏汾口中学


千岛湖边,茅山峰畔,黉门耸立其间。星移斗转,历数次搬迁。庠序浓荫遮地,翠园里、蜂蝶翩跹。群英榜,星光璀璨,鸿鹄志高端。


韶华何缱绻,噬桑成茧,织就巾纶。更映雪囊萤,刺骨梁悬。汾口莘莘学子,图强梦、昼夜登攀。看今日,报恩家国,处处见能贤。



 周日华 


汾中吟


三面青山临武强,校园处处满云光。

书声朗朗朝阳美,硬笔沙沙翰墨香。

每位园丁成蜡炬,万千桃李谱华章。

峥嵘岁月东流水,足迹深深史册彰。


 何次平 

怀念汾中老校长余侨阳(新韵)


音容笑貌爱分明,学教茅山永久情。

外语精通为主业,诗词擅长育群英。

多年校务白头早,一世书香墨迹灵。

梦想做回余弟子,自然憾事此生平。



 徐凤花 


汾口中学乔迁感吟


八十余秋办学强,黉门毓秀尽芬芳。

乔迁奋发层楼更,自信求真史炳煌。



 徐建淳 


闻汾口中学将迁新址


植杏茅山八十年,书声响彻白云巅。

黉门再启春风地,桃李新开一片天。



 黄瑞祥 


汾中搬迁感怀


岁月悠悠八五年,名师荟萃火红天。

辉煌业绩留青史,俱进与时方向前。



 胡子亮 


汾中欲搬迁有吟


茅山风物宜栽杏,八十年逾桃李丰。

今借春雷迁宝地,峥嵘史册立新功。



 方学习 


汾口中学易地搬迁感吟


淡淡书香地,浓浓花木栽。

辛培桃李艳,勤育栋梁材。

旧路成追忆,黉门剩梦回。

今酬歌盛事,更喜步高台。



 吴元法 


贺汾中乔迁


诗友咏汾中,贤才兴学风。

吾歌新境界,桃李化群雄。



 齐子良 


有感汾中乔迁


汾中享誉八旬多,鸾凤骞翔一路歌。

辈出菁英薪火旺,所期学子尽登科。



 王日炎 


贺汾口中学乔迁


流韵清溪绕武强,弄姿绿树映霞光。

秋怀气爽笙歌荡,晴看风高旗帜扬。

缱绻凤凰飞次第,妖娆桃李吐芬芳。

山河岁岁英声远,庠序时时墨迹香。



 许超英 


汾中乔迁感怀


武强溪域流,黉舍育英牛。

桃李满天下,人才遍九州。

赋诗辞旧府,携手入新楼。

惜别桑麻地,相逢沧海舟。



 章鸣鸿 


汾中搬迁感怀


灌木荆榛满目荒,艰辛开拓杏坛昌。

云鹏彩凤青天阔,碧树红花石径芳。

习礼崇仁传雅韵,囊萤映雪诵文章。

金身重塑光辉耀,尽使青年作栋梁。



 毛新华 


汾中精神


初立狮城儒学前,岁临耄耋别茅山。

四迁贵址雄姿美,六易尊名意志顽。

勤奋青袍谋远大,辛劳夫子拒悠闲。

心存信念精神壮,勇闯重重关复关。


汾中风姿


知礼仪而成栋梁,循规矩以作圆方。

每逢夫子一声好,且喜斯文方寸藏。

少小已然怀鹄志,功名没有忘维桑。

同窗共勉东堂梦,浩荡师恩无计量。


汾中珍存


茅山中学坐城西,遥望孤峰兔耳奇。

形胜从来卧龙虎,少年自古出蛟螭。

殷勤采蜜黉门客,寂寞刀耕艺圃师。

砺志杏坛人敬佩,亦生惆怅惜迁移。


汾中追怀


茅山有片苦槠林,春日花开夏季荫。

翠色摇空招鸟憩,清香飘溢引蜂临。

采浆何惧途程远,择木谁嫌佳树森。

每至金秋收获际,风吹果落听天音。


汾中印象


久仰汾中遐迩名,宇宏园广任躬耕。

学楼错落书声朗,林木参差花卉荣。

饱读圣贤材荟萃,步驱中外志纵横。

忽闻不日乔迁喜,深信涅槃重组兴。



 徐富荣 


汾中八十五年赞


木莲兔耳生灵气,霞盖茅山品位高。

昼夜耕耘虽米寿,李桃满目尽风骚。



 宋长春 


汾中迁扯吟


茅山峻岭白云悠,风雨兼程八十秋。

折桂争魁迁福址,清清武强万年流。



 胡清根 


吟汾中搬迁


校立茅山几十年,曾经向往惜无缘。

农家眼里龙门处,学子心中夙愿边。

择选良材移上苑,普传知识到郊阡。

功成使命终须退,史册留将作锦篇。




主办 | 淳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责任编辑 | 佘坡

投稿邮箱 | 475025836@qq.com


CHUN   AN   WEN   YI

展示淳安文艺创作,引领淳安文化潮流

弘扬淳安文明理念,彰显淳安人文精神



『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关』

淳安文艺
展示淳安文艺创作,引领淳安文化潮流,弘扬淳安文明理念,彰显淳安人文精神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