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工作的房间里,她满脸笑容地向我们展示着她现在美好的生活。“送福观音”“千里江山”“五福临门”“流水生财”等刺绣作品,整齐而明亮地挂在墙上,带来喜乐的能量。
“新安文化”文学创作大赛作品选登
○
○
第一次见到王梅芳,是在她的家里,里商乡塔山村。夏日的阳光洒进她的房间,只见她正坐在一张小椅子上,低着头,用一只眼睛认真盯着,并用双脚灵活地穿针引线、剪子剪断线,而后开始刺绣。
她已经50岁了,衢州常山人,21岁嫁给淳安县里商乡塔山村的查荣根,生养一个女儿。但是,在二十多年前因一次意外永远地失去了双臂。痛苦像龙卷风一般不断地向她吹来,好在,命运的齿轮让她在生与死之中,选择了“生”。
在她工作的房间里,她满脸笑容地向我们展示着她现在美好的生活。“送福观音”“千里江山”“五福临门”“流水生财”等刺绣作品,整齐而明亮地挂在墙上,带来喜乐的能量。
为何她会突然想起用双脚来刺绣呢?8年前,她受网络上一个残疾人的影响,也开始尝试用针线、用双脚来进行刺绣的创作,为世间留下更多的祝福和希望。
王梅芳刺绣的第一幅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她不好意思地说,因为那会儿是第一次绣,所以颜色部分绣错了,但是第二次绣就正确了。
看着她腼腆的笑容,尽管身体有残缺,但是并不妨碍她在闪闪发光。或许,见她的那段时间正是我处于迷茫、忧愁和淡淡绝望的时期,而她的出现,像一束从未想过的明亮而又自然的光束,照见我内在的惆怅。
我看见她的生活,在乡村,没有双臂,却热爱生活,热烈而温柔地活着。穿衣、刷牙、洗脸,对于其他人而言,是简单到不值一提的事情,但是她却要用时间和不停地练习才能勉强做到。
而她的丈夫,是一个不善言谈却喜欢微笑,对她不离不弃,满眼都是心疼她的人。本来,当时意外发生后,医生说王梅芳可能最多只能活一两年,但是在丈夫悉心的照顾下,在王梅芳坚强的意志下,在命运给予可贵的希望加持下,王梅芳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如今,她还用自己的汗水为世间浇灌美好。
去年,杭州举办亚运会。王梅芳非常关注这场家门口的盛会,她也想用自己擅长的方式给予祝福。“心相约,梦闪耀。”在一幅亚运刺绣作品中,这六个字熠熠闪耀。画面上,还有三个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琮琮”“宸宸”“莲莲”活灵活现,一辆自行车酷炫有型。整幅作品都展现着,王梅芳对杭州亚运会的憧憬和期待。
她说,她一直觉得十字绣本身就是一种祝福,她希望把这种美好的祝福为参赛的运动员们加油助威,也希望让世界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些祝福。
当然,感受到这些最强烈祝福的,是我。一年多过去了,我有时还是会想起她。想起,她始终挂在脸上的笑容;想起,她低头埋在针线里的认真;想起,她那些大气磅礴的刺绣作品。每每想起,似乎都在为我时常贫瘠的心注入希望和祝福的能量。
我们聊得并不多,在这样一个“大人物”面前,语言有时也会显得苍白。我只能,静静看着这样鲜活而又具强烈淳安精神的人的身影,她艰难地刷牙洗脸,她艰难地扫地拖地,却又那么自信、自强。
我们也没有任何合影,她的具体模样似乎也慢慢消散在我的脑海中,但是,她所传递于我的精神和正能量,已经融于我的心中,那么美好而被祝福着。
或许,哪天还会见到她,而我希望,被她祝福过的人,也回赠给她,最真挚的祝福。
主办 | 淳安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责任编辑 | 佘坡
投稿邮箱 | 475025836@qq.com
CHUN AN WEN YI
展示淳安文艺创作,引领淳安文化潮流
弘扬淳安文明理念,彰显淳安人文精神
『 长按二维码可识别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