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冬梅 姜 军 || 让生命自由舒展:探寻学校服务型管理新路径

学术   教育   2024-11-20 08:25   北京  

导读

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学探索在“舒展教育”理念指引下推行服务型管理,从学校利益相关方——教师、学生、家长与社区的视角推进管理模式转变,着眼师生的成长和发展、家校的协作和共育创新管理路径,构建了相互认同理解、积极合作互助、互促提高共进的良好生态,逐步实现了“让每个生命自由舒展”的办学追求。

全文共4943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在建设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学校管理者亟须转变管理方式,以服务型管理“服务”师生生命成长和学校品质提升。服务型管理就是将“服务他人”作为管理的主要手段和目的,通过满足他人的利益和需求,促进他人的成长和发展,从而完成组织目标和任务、实现组织和成员双赢的管理方式。其中,管理的系统性可以使服务活动更有效,服务的对象性思维可以改善管理的效果。[1]十余年来,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学(以下简称“望湖小学”)探索将服务型管理作为学校“舒展教育”落地实施的有力抓手,以尊重信任为原则,以支持服务为方法,以发展成就为目标,鼓励人人理解他人、服务他人、成就他人,在服务中创造和分享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由此实现“让每个生命自由舒展”的办学追求,学校逐步形成相互认同理解、积极合作互助、互促提高共进的良好生态。




着眼教师发展,转变对教师的管理模式



教师发展是学生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前提与保证。推行服务型管理,首先应该转变对教师的管理思路,从教师的需要出发,服务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1. 建立一致性的愿景规划,引导教师形成价值认同

制定学校的愿景规划是服务型领导者创造价值和分享价值的起点。愿景帮助教师了解学校未来是什么样子,这为成员的共同管理和自我管理提供依据。[2]望湖小学在2013年就提出了“舒展教育”办学理念,致力于服务型管理文化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如何引导教师寻找个人的目标与愿景,激发他们的核心动力,是学校管理团队着力思考的关键性问题。2021年,学校组建了集团化办学背景下服务型管理行动学习项目团队,囊括不同校区的骨干教师、中层干部、校级干部共计50人,开始服务型管理的深度学习、研究与实践。两年时间,我们共开展了16期读书沙龙和行知工作坊,内容涉及时间管理、组织变革、高效能团队建设等方面,团队撰写心得307篇、管理故事28篇、ORID焦点讨论设计26篇,引导教师在学思践悟中探究服务型管理在学校的深度应用。在学习和碰撞中,教师们对服务型管理的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知,逐步形成对学校管理文化的深度认同。


2. 构建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明确服务与支持定位


扁平化管理是通过减少过多的中层部门和中层行政职位,增设综合性服务性行政部门,尽最大可能将决策权向下层移动,让最下层拥有充分的自决权,进而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并对产生的结果负责,同时尽可能实现学校内部全方位沟通,提高沟通效率。[3]基于扁平化管理的思路,望湖小学在对学校原有组织架构进行梳理后,重新定义服务对象,将副校长和部门主任直接对应兼任年级组长,实现了一岗双责,减少了层级,增强了级部的力量,这样许多问题便可直接在级部自行解决。同时,这样的组织结构也畅通了上传下达的渠道,使各职能部门更加确定了服务与支持的定位。此外,学校还增设级部干事一职,让愿意做事的教师也加入管理队伍,不仅减轻了级部主任的工作量,而且也让服务深入到更多教师当中,提高了级部工作安排和任务布置的有效性。


3. 实施弹性化的项目机制,打造多元化服务平台


服务型管理强调“服务他人”,注重他人的需求与成长。一方面,我们探索实施弹性化的项目机制,为教师多元化发展搭建平台。具体而言,学校以项目而非制度组织团队,这种灵活的组织管理方式由于团队规模适中、任务目标明确、角色分工合理,能够有效提高教师在工作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例如:我们成立了课程中心研发项目团队,根据学校发展和师生需求发布不同的任务,由相应的骨干教师根据自身能力自由组队“接单”。如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五项管理”与创新作业设计的要求,学校党支部决定推出望湖“七彩作业”,课程中心为此组建了“七彩作业”项目组,5位教师主动“接单”,用一个月的时间研制出了具体方案。


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推出系列活动和成长工程,服务教师的专业能力进阶和身心健康发展。例如:学校推出“展翅计划”,每学年特别征集教师们的学习意向,组建心理健康、家校沟通、班级管理、诗词格律、人工智能应用等各种学习团队和教练工作坊,通过导师引导、团队分享等方式促进教师素养全面提升。此外,我们还通过“舒心工程”着力提升师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认同感、幸福感与组织归属感。如每周设置校长接待日,每位校长至少包联一位特需教师,每学期开展一次群体恳谈会,帮助新入职教师寻求租房福利支持,为单身教师搭建交友平台,让每一位教师都能走上“我与望湖不得不说的故事”分享会,等等。




着眼学生成长,转变对学生的管理模式



在服务导向的管理理念下,师生的角色定位发生改变,教师由“主导者”转变为“服务者”,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引导,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充分、自由的发展。


1. 构建多元融合的教学内容,服务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是学校服务学生成长的核心产品,望湖小学构建了由书香课程、树人课程和舒扬课程共同构成的“舒展教育”课程体系。其中知、德、行三类课程互为补充,学生生活内容与教材融合,旨在服务学生综合素养和应用能力的提升。学校积极探索基于问题的跨学科探究性学习,每学期都要开设主题研学课程,将知识掌握与问题解决相结合,将学习与生活相链接。针对传统课堂被教师讲授占领的弊病,望湖小学提倡“教师要会引导,学生要会自学”的教学价值取向,追求“安静地倾听、独立地思考、大胆地质疑、清晰地表达、积极地参与、温和地沟通”的课堂样态,让教师做好服务学生自主学习的角色,退到课堂一边,将课堂学习交流的舞台留给学生们。


2. 创建目标导向的评价体系,服务学生全面发展


基于服务型管理的理念,我们从“对学生评价”转向“为学生评价”,结合学校的育人目标发挥评价的导向和诊断作用。例如:望湖小学围绕学校育人目标中的健康身心、尊重意识、创新精神与反思能力四个关键,抓住理想信念、身心健康、传统文化、感恩教育、文明礼仪、劳动生活、经济公益、阅读提升、审美创造九个维度,设计了望湖“七彩少年”成长指标;依托“点点护照”“我的成长档案”等载体,通过自评、小组评、师评、家长评等多元评价形成学生的完整画像。又如:为了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校设计课堂观察量表,从个人自学到小组合作,全方位观察学生学习全过程,记录分析学习中的关键事件,发现个体及小组学习的困境与需求,不断总结学生学习规律,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与教学重构。


3. 培养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精神支持


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学生热爱学校、热爱课堂、热爱学习的基础。在服务型管理理念下,学生们能够获得更多自主管理班级的机会。例如:班主任请学生们共同讨论制定班级的行为规则,学科教师在成立学习小组时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因为学生自主选择、参与的机会越多,他们的责任感越强,也越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望湖小学将“安静地倾听”作为培养积极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基础。如何才能做到倾听?这就需要教师首先保持内心的谦逊,专注于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其次要理解和接纳每一位学生,进行高效沟通。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会在接手一个新班级时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背景情况,还会通过与其他学科教师沟通、组织各种活动带着学生玩耍、做课堂观察员等方式来了解学生,通过这些途径“看到学生行为表现背后的精神诉求,看到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和可能性”。[4]


4. 创设多元开放的育人环境,为学生营造实践场域


服务型管理有利他导向。校园环境建设也是学校服务学生成长的一种方式,其中硬件环境包括学习场地、活动场地等,软件环境包括制度管理、文化氛围等。例如:望湖小学致力于打造“图书馆中的学校”,为教室配备图书柜,在校园各处设置还书箱、读书角,在墙壁上添画绘本故事等,高效利用学校各处空间营造阅读环境;同时,通过建立并完善图书借阅、共读、分享等机制,形成学校的阅读文化。学校还构建实践场域“点点大街”“点点小镇”以及模拟法庭、银行、邮局等各种职业体验场馆;建立中草药种植区、本草创新馆等专用社团学习实践场所,为学生从种植、收获到制作药膳和文创产品等方面积极提供多元育人环境。




着眼协作育人,转变对家长与社区的管理模式



家长和社区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方,学校需要发挥协同育人的主导作用,以服务型管理的理念构建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的服务网络,提升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合力。


1. 有效赋权,给予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


服务型管理要有效赋权。家长是促进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学校提供服务的对象。学校与家长不应只是期中或年末通过家长会沟通,而要注重平时交流,为此,我们建立了诸如家长委员会、家长听证会、家长开放日、校长信箱等切实可行的渠道,鼓励家长们献计献策,参与到学校发展中来。学校制定了《合肥市望湖小学家访工作实施意见》《望湖小学家教会工作方案》等制度,以有效规范家校合作工作的开展。此外,学校每个月都会组织亲子工作坊活动,定期开展家长评教活动,以此促进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校级和班级家长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负责沟通协调家校之间的日常事务。例如:为解决上学和放学时的交通安全问题,望湖小学家委会与交警、街道代表共商交通疏导方案,与公交集团共同商定校区间“校园巴士”的运行路线及时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激活资源,构建可持续的家长与社区服务网络


家长与社区可以和学校构成相互服务的关系。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在课本上和校园里,还应拓展到校园之外。一方面是将学习内容拓展到校园之外,如通过家长入校进行职业介绍,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职业;另一方面是将学习场景拓展到校园之外,如通过到社区附近水域做调研了解生态环境的相关内容,进入博物馆开展课程学习。学校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时时心系家长与社区的需求,探索在资源整合中寻求合作共赢,以实现服务网络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我校建立了安徽省首个学校社工站,为2800余名孩子做了学习能力筛查,发现5.28%的孩子存在学习困难。为此,学校社工利用课后时间为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提供学习力提升小组课程。此外,学校课后服务托管工作也有社区志愿者积极参与。


3. 搭建平台,为家校共育提供长线支持


家校共育实践需要家长具备相应的教育知识与能力,因此学校要为家长的成长提供长线支持。为此,望湖小学定期对家长开展培训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家长培训课程体系,如我们对家长进行了家庭教育的指导,内容涵盖正确的教育观、科学的儿童观、现代的人才观、亲子共读方法、学生未来职业规划等。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新家委”系列培训,主题包括“同心同向,做好家校沟通连心桥”“幸福养育,为爱生长”“凝心聚力,让家委会工作充满活力”等。家委会成员不仅学习到实用的管理技巧和知识,还加深了对家委会工作和学校管理的理解与认识,为参与学校管理做好准备。此外,学校还为家长活动提供了多元平台,例如:允许由家长召集家长会,或召集由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的家长会;设立家长咨询委员会,承担家长对一些与学生有关的问题的咨询;设立家长活动中心,以便家长在学校举行活动等。


十余年来,望湖小学在践行服务型管理的过程中探索不止,逐渐建立起学校与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之间的合作机制,营造了良好氛围,促进了共同发展。在服务型管理中,学校团队呈现出“共享理念、共享经历、共享表达”的样貌;教师们则形成了“倾听,适时回应;共情,不断理解;欣赏,发掘优点;负责,重视成长”的画像。服务型管理,让校园里的生命更加舒展。


参考文献:

[1][2] 刘雪影.服务型领导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8.

[3][4] 黄葳,张伟坤.服务型学校管理:涵义与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21-24.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学





11期文章回顾 
 



谢   凡丨校长要有点儿“思想”

王   烽丨以多样化质量观构筑教育改革底线共识

杨小微  孙燮炯丨学校现代化评价的内涵要义、历史演进与推进策略

李凌艳  刘心如丨教育高质量发展视域下的学校评价转型

李学良  张   威丨聚焦育人效能: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黄   莉丨造一座山林般的学校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4年第11期 · 校长

文章编辑:齐   风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在线购刊请点击↑↑↑
欢迎订阅 共同成长

为不“失联”,请“星标”我们:)
如您没有“星标”本号,将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日常推送。按左图快速“星标”本号,让我们保持联系,感谢关注!
1.搜索关注“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点击左图所示三个小点,选择“设为星标”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十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8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探究教育之真,彰显人性之善,发现管理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