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教育制度、政策存在的土壤,构成教育实践的底层逻辑。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跃升,首先是教育理念从传统到现代化的跃升。面对国家之大、人口之多、利益诉求之复杂,希望每个人的教育理念都一致是不可能的,然而我们必须围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建立符合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的底线共识,才能为进一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供根本动力。
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核心,是教育综合改革的出发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重点,核心是“人”的培养问题;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归根到底也是“人”的培养问题。提供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发展每个人的个性,开发每个人的潜能,整个国家的创新能力才能喷薄而出,发展潜力才能得到充分激发;每一个孩子学有所得、学有所长,教育才能成为惠及每一个家庭的民生福利,教育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关系才能得到有机统一。为此,需要突破功利化、单一化、机械主义的桎梏,树立基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长要求的教育质量观。
旧的教育质量观念深刻塑造着当今教育生态。时至今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发布25周年,但素质教育的观念还没有真正与教育实践融合,近年来更是出现了为应试教育“正名”的思潮。尽管“立德树人”“全面育人”在教育政策文件中从未缺席,以“高分名校”衡量教育质量的观念和做法却仍在政府主管部门干部、校长教师、家长中占据主导地位,“提升教育质量”在实践中被简化为提高考试成绩和“扩大优质资源”。而在同质化标准的升学竞争中,“高分”和“名校”注定只有相对意义,能够胜出的注定只是少数,所谓“优质资源”永远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期待。不断加码的学习压力让占大多数的“陪跑者”失去个人成长的空间,无法发展立足社会的本领,变成竞争失败者,还可能让身心健康受到损害。陈旧的质量观念绑架了教育,学生、教师和家长陷入“内卷”漩涡不能自拔。
倡导多样化教育质量观成为当务之急。教育质量观本质上是对什么是好的教育的认知,如果完全被政绩导向和应对竞争的功利化、短期化目标所左右,那么这种认知就很容易被简化和单一化,来保证所谓的公平和确定性。“高分名校”的质量观忽视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独立价值和成长规律,忽视“每个人天生不一样”的现实,难以培养出生机勃勃、充满创造力的个体。学业成绩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指标,尤其对于一些边远农村学校来说,保证基本质量非常重要。然而,过分追求、无止境地提升学业成绩,势必掩盖和否定学生的天赋,促使学生卷入愈演愈烈的考试竞争。因此,好的教育应当是在学业成绩普遍合格的基础上呵护和开发每个学生的天赋潜能,优质学校是有活力、包容个性的学校。优质教育难以用一个或几个量化标准来衡量,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是“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树立多样化质量观,才能让教育回归育人本位,把学生、教师、家长从“内卷”漩涡中解救出来,让优质均衡成为可能实现的目标;才能让包括创新人才在内的多样化人才不断涌现、精彩纷呈,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树立多样化教育质量观必须从教育评价改革入手。观念是制度存在的“土壤”,制度是守护观念的“卫兵”。打破这一循环的唯一办法是主动改革,推动关键改革,建立新的规则,为接受变革的群体提供正向强化,不断扩大改革的民意基础,推动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评价是实现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双向互动的最佳桥梁,“唯分数、唯升学”的教育评价制度是陈旧教育质量观念的产物,也是其最忠实的维护者。2020年开始的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至今已实施四年时间,其成效不显著的原因在于没有从革除原有评价体制机制弊端、给师生“减压”入手,也没有把新的评价标准的建立与评价结果使用结合起来。让教育评价改革发挥作用,不应只在现有评价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做技术上的加法,而应首先从打破现有评价制度的利益链条入手,建立新的权利和利益规则。只有将学生评价改革与考试招生、校长教师的待遇和奖励晋升、学校各种资源的获得联系起来,让新观念新模式的践行者得到激励,教育评价改革才能发挥“指挥棒”和“突破口”作用,多样化教育质量观与教育综合改革实践才能相辅相成。
相关文章推荐↓
《中小学管理》2024年第11期 · 烽视角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欢迎订阅 共同成长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十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8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