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在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这是时隔六年召开的新时代第二次全国教育大会,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首都教育系统牢记“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大会精神热潮,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动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教育的“三个属性”发生变化,这意味着教育的基本定位发生变化,这是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对教育规律性认识的一次重大理论创新和突破。
2017年,党的十九大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大部署。2018年,中共中央召开了新时代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高度评价教育对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极端重要性。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专章阐述,进行“三位一体”统筹安排、一体部署,并摆在突出位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具体论述中,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顺序、比例发生了变化。2024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
这一系列关于教育的新思想、新论断、新部署、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事业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在教育的三个属性中,政治属性是根本方向,事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教育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人民属性是价值追求,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战略属性是核心功能,体现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要提高教育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贡献力。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要求我们首先把价值立场调整到教育的“三个属性”上来。教育不仅仅是基本的民生,更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只有把握住教育的政治属性、战略属性,才能实现更高水平的“七有”“五性”。
带着这样的理解,再“跳回教育”看近几年北京市的教育改革措施,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其中蕴含的价值导向。例如:“双减”的重要目标是坚持政府办基础教育的基本原则,坚守好基础教育的阵地,做好“双减”后半篇文章的关键是统筹推进“双减”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思政课不是理论的秀场,而是争夺学生的“战场”,要通过思政课给孩子们塑造接续奋斗、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理想信念。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是着眼于提升全体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为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夯实人才基础,等等。
着眼于为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培养人,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立足于为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核心功能发展人,这是未来一段时间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始终要坚持的立场和方向。
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核心是紧紧围绕“育人”,把学生放在改革正中央,围绕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所需要的素养能力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深化五育融合的育人方式改革,培养一代又一代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其一,要更加深刻地理解思政课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为学生成长打牢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社会主义的鲜亮底色,确保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后继有人。要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个教育教学环节,提高针对性和吸引力,让学生自然而然吸收。要通过深入实施“中小学思政课内涵发展与质量提升行动”,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创新教学方法,丰富课堂维度。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做好衔接、循序渐进;教学素材上生动鲜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教学方式上注重实践体验,构建体验式课堂,多用案例式、探究式、启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融合。要用好社会大课堂鲜活的教育资源,把思政教育从课内向课后、课外、校外延伸,上好“大思政课”,通过“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让学生爱听爱学、听懂学会,让思政课的成果内化为伴随学生终身的思想自觉和行为自觉。
其二,以身心健康为突破口,强化教育系统主动担当作为,推动解决小眼镜、小豆芽、小胖墩、小焦虑等“四小”问题。我们的出发点和导向是让孩子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提高生命力和抗挫折能力,未来能够有强大的心理应对成长中的困难,能够勇于面对大国竞争。这一轮的体育改革,目标不是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而是着重于面向全体,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智水平,引导课堂重心从“教”向“学”转变,锻炼从“校内”向“校外”延伸,比赛从“少数”向“全员”拓展,运动从“外在要求”向“内驱需求”培养。要促进心理健康工作提质增效,推动心理健康工作系统化、规模化、网格化,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健全工作体系,家校社联动治“未病”,突出“融合”,即五育融合、医教融合、学段融合,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中渗透健康理念,形成“家校社医”共同关注和参与的工作格局。
其三,把美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教育各学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校美育不单单是艺术教育,更要发挥其以文化人、以美润心的作用,引导广大师生不仅仅成为美的鉴赏者、文化的消费者,更能成为美的生成者、文化的创造者。要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通过整体构建推进策略,实施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素养、普及艺术实践、营造校园文化等具体举措,建立健全工作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具有北京特色、首善标准的学校美育工作体系。
其四,劳动教育要做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更加注重培育劳动素养,要让孩子懂得不能投机取巧、不劳而获,要为这个国家培养将来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建设者。要将劳动素养的培养全面渗透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开齐开足劳动课,因地制宜上好劳动课,推动以校为单位制定劳动教育清单,将劳动教育融入其他学科、实验教学、课后服务,形成一校一特、一校一品。要指导学生在家庭、在学校、在社区常态化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鼓励有条件的社会单位充分发掘优质文化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让学生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中得到劳动锻炼。
其五,要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协同,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要以国家级科学教育实验区、实验校建设为牵引,打造100个科学教育特色品牌,围绕全员科学素养提升、科学家潜质培养、协同育人统一战线和家国情怀培育四大目标,统筹推进学校科学教育提质、社会大课堂提升、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大中小学贯通培养、家校社协同育人五大行动,推进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教育的人民属性,要求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聚焦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新要求新期待,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一是建立与人口变化相协调的供给机制。随着北京市户籍人口变化,在读学生高峰正呈排浪状冲击各个学段。为此,我们必须运用好系统观念,坚持推动由聚集资源求增长向减量发展调结构的资源供给方式转变,统筹好大中小幼系统衔接、集约高效配置资源、调动社会资源多元供给、盘活存量和补充增量等策略系统解决。学前教育阶段,应顺应出生人口刚性减少趋势,坚持学前教育学位和幼儿园托位资源一盘棋规划,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就近就便”入园原则,稳步提升公办率,扩大优质学前资源,引导富余学前资源有序向托育服务领域流动,用学前教育的专业优势赋能2~3岁幼儿成长,提高幼儿园托位供给有效性。中小学教育阶段,要大力依托集团化办学进行资源的错峰统筹,优化教育集团类型结构,积极扩大小初高一体化全学段教育集团比例,提高教育集团覆盖比率,探索建设学区内资源共享中心,改革资源要素支持方式,从支持单一学校建设向支持学区、集团资源建设转变,建立“法人统筹型”教育集团和城乡共同体或多法人联合体,强化集团内、学校间的资源要素无障碍流动。要坚持保障供给数量和提高供给水平的相统一,深入落实扩优提质行动,持续探索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加快完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机制。
二是将课间作为学生在校时间、空间、活动供给的重要部分做整体构建。优化义务教育作息时间这项改革措施形式上是落实课间一刻钟要求,实际上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入挖掘课间休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价值,把课间15分钟的教育供给放在和课堂教学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具体实践中,要通过小切口牵引,对学校课程安排、教学管理、条件保障、文化建设、师资调配等进行系统性变革,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要突出系统规划,优化学校育人体系框架,充分尊重差异、突出特色、因校制宜,把工作重心放在提升课间活动的实效性上,有针对性地系统施策,创造条件丰富课间活动内容和安排,引导学生课间走出教室放松休息、有益社交、适量锻炼。要让学校的干部教师从课间的管理者走向共同参与者,整体统筹课间时长与学校课程设置,提高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着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教育教学活动的连贯性和高效性。
三是扎实做好校园餐管理。我们不仅要从人民满意的角度看待校园餐工作,更要从政治的、战略的高度去认识和理解这项工作。学校是不是能够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足够的营养物质基础,是不是能够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这是考验基础教育系统政治立场和价值导向、事关强国建设的大事要事。要以确保安全为核心,以提升饭菜质量和营养均衡为目标,以规范食堂管理为辅助,推进桶餐到班以及不自带餐具两个小切口工作,加强校园餐管理,积极回应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关切,有效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四是以“教联体”为抓手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要立足于办实事,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凝聚育人合力,推动形成政府统筹协调、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格局,调动各方资源,有针对性地为家长学生服务和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共同解决学生成长中的实际问题。要充分依托社会大课堂资源优势,推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因地制宜地建设“环学校教育圈”,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与实践平台。
教育的战略属性强调,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为此,我们要把握好高质量发展这根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把改革成效落实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辩证统一上。教育只有以自身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产出,才有可能服务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也只有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通过自主培养,源源不断产出融入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才,才能从根本上证明教育自身的高质量。
一是有组织地构建全学段全链条的人才培养体系。要统筹大中小幼各学段,打通学生成长链条上的卡点堵点,推动要素创新配置、顺畅流动,形成从基点到龙头高质量发展的脉络。要培育以集团为主体的连续培养、贯通培养的新载体新平台,积极推进普通高中集团课程创新实验,赋予集团合理的自主权,推进集团内课程、教学、师资、教研等优质要素加速流动聚集,在集团内形成分层分类培养架构,向内激发释放基础教育12年育人新活力,向外缓解家长小升初和中考升学焦虑,创生构建教育集团育人新载体,聚合打造小初高学段贯通培养新渠道,让孩子获得连续消费的供给。要按照“优化布局、课程为先、回归培养”的思路,升级完善“1+3”培养实验,减轻学生备考负担,为学生长链条发展专业志向提供政策支持。要积极探索高校与高中联合开展拔尖创新人才衔接贯通培养的模式,全面建设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通过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体系设计,支持不同禀赋和不同发展兴趣的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多样化成才。要发挥人才早期培养的效能优势,将五育并举的链条切实延伸至学前教育,进一步完善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筑牢人才红利的坚实基础。
二是将教师政治素养、师德师风和教书育人能力作为教师素养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推进。要落实“教师队伍建设年”的各项重点任务,加快培育新质教师队伍,推动教师思想政治和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加大统筹力度,打破学段壁垒,研究学段之间教师打通使用的机制,通过满足一定学时的培训,让不同学段的教师流动起来,提高教师资源使用效益;开发教师的优质服务属性,在直接的学科教学供给之外,在课后服务、集团活动、“教联体”中增加教师打通使用,构建新的教育体系;聚焦交流轮岗效度,以学区内、集团内和城乡间为主,持续深化完善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建立健全教育集团“一体化”捆绑考核评价制度,重点考核通过交流轮岗成员校提质增效情况、校际差距变化情况、学生的实际获得和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等情况;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助推优质教育资源线上流转,持续实施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坚持“减量发展、突出实绩、坚持激励、政策联动、平稳推进”的原则,改革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发放办法。
三是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让教育发展外部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数字技术发展之迅猛、争夺之激烈、应用之广泛远超预期,在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上,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的教学成为可能。要积极拥抱数字化这个教育未来发展的最大变量,寻求新突破,塑造新优势。要以落实《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和国家“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应用基地(北京)建设为统领,推动技术深度融入基础教育教学中,最终实现资源供给优质化与高效化、学习环境智能化与融合化、学生学习个性化与泛在化、教育评价精准化与多元化、教育治理数据化与科学化。要着力构建应用与研发双向促进的推进机制,以机制为牵引营造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千校应用、百校创新”,教、学、管、评、研等全场景覆盖的工作局面。要建立教育与技术双向促进的长效机制,提炼一批模式成熟、富有成效、国内领先的典型应用场景,推出一批数字化转型的案例参考、行动指南和标准规范。要围绕“以智助学、以智助教、以智助评、以智助管”,在学生成长与发展、教学方式变革、学生身心健康、家校社协同共育、教育治理现代化等方面发力,培育推广教育创新和技术创新的标杆案例。
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新征程上,首都教育系统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凝心聚力、锐意进取,不断开创首都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首都贡献。
陈如平丨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布局——从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到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
张志勇 袁语聪丨迈向教育强国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价值指向、主要任务与推进策略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4年第10期 · 特别专题
文章编辑:谢 凡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十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8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