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班级是学生生命成长的重要场域,如何将这一场域的育人价值发挥到最大,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反观当下,许多学校的班级建设仍然存在着教育内容碎片化、管理方式简单化、教育目标浅层化等弊病,班级育人未达到理想效果。针对上述弊病,山东省莱州市双语学校自2016年开始探索学校统筹下的班本活动课程建构与实施,创新班级建设的路径,构筑起充满生命活力与张力的班级育人新生态。
针对班级建设中存在的教育内容碎片化问题,我们立足学生生命成长,从学校和班级两个层面进行班本活动课程的系统性建构。
1. 顶层设计,确立学校班本活动课程建设的整体框架
安全、健康、道德、人格和精神教育是班级育人不可或缺的方面。基于此,学校围绕上述五方面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的顶层设计,为班本活动课程的自主建构提供了内容框架和目标指向。
其一,“零事故”安全教育课程。这类课程旨在通过常规安全教育指导学生学会从安全的角度理解面临的风险、处理遇到的问题,通过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安全技能、学会自救自护,实现“零事故”的安全教育目标。
其二,“进阶式”健康教育课程。这类课程旨在通过健康习惯养成教育引领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塑造阳光心态、养成健康习惯,并在学校教育中持续进阶发展,从而提高其身心健康指数,增加自然生命长度。
其三,“金字塔型”道德教育课程。这类课程旨在通过道德修养、法治观念、价值取向三个层次的道德教育内容,由下而上组成“金字塔”德育发展模型,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会守法用法,积极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其四,“六自”人格教育课程。这类课程着眼“自尊、自爱、自信、自律、自立、自强”展开“六自”人格教育,旨在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自我认知,学会理性平和待人处事,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其五,“五维”精神教育课程。这类课程根据德、智、体、美、劳五育确立五个维度的精神教育内容,分别是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奥运精神、中华美育精神、工匠精神,旨在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高度。
2. 自主建构,形成各具特色的班本活动课程体系
在学校的顶层设计下,班本活动课程的构建还需关照学生兴趣、凸显班本特色,以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实践中,各班以活动育人为主题,以滋养生命成长、促进知行合一为旨归,从三个方面出发自主建构课程,形成各具特色的班本活动课程体系。
其一,遵循学生认知和心理特点建构班本活动课程。美国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发展阶段论,把人的道德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强调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教育方法。基于此,各班在自主建构班本活动课程时遵循学生心理认知规律来设计相应的活动(见表1)。以“金字塔型”道德教育课程为例,小学低年级段有班级设计了“孝·诚·爱·仁”仪式礼活动,小学中高年级段有班级设计了“道德两难”辩论赛,初中段有班级开设了“模拟法庭”课程,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课程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其二,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设计班本活动课程。国家课程《道德与法治》的学科育人目标与班级建设目标存在着内在一致性,我们选择其中涉及安全、健康、道德、人格、精神五大方面的内容设计相关活动,引领学生从认知走向实践,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如围绕《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健全人格”,有班级开设了“个人吉尼斯挑战赛”活动课程,引导学生将对坚韧、毅力的认知转化为实践,在具体行动中挑战自我、完善自我。
其三,针对班级存在的实际问题设计班本活动课程。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往往会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和成长。班主任应及时发现和捕捉学生在安全、健康、道德、人格和精神教育五大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将问题转化为课程资源,基于问题解决设计相关活动、建构班本活动课程。如面对学生随手乱丢废纸的问题,有班级开设了以“一页纸有什么了不起”为主题的班本活动课程。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梳理一页纸的诞生过程;通过收集调查,记录本班每天产生的废纸数量;通过调查采访,了解纸张的价值和市场供求数据……这样的活动设计使道德教育具象化、生活化,学生在活动中自然悟出“节约纸张从我做起”的道理。
班本活动课程的主题、目标和内容确立后,各班会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适合的课程实施方式。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提炼出三种最常用的班本活动课程实施方式:项目学习、情境体验和团建活动。适宜的课程实施方式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能够引导学生在多样化活动中提升认知、加深感悟、积极行动。
1. 实施项目学习,让学生在多样化探究中提升认知
问题探究和跨学科综合活动类班本活动课程主要以项目学习的方式实施,学生从真实问题出发,围绕具体任务目标,借助多种资源开展多样探究活动,形成项目报告。各班在不同类型主题的项目学习中又形成了有针对性的实施路径。
其一,针对社会调查类活动,实施路径是“确定调查问题-设计调查方案-实地调查-收集整理调查材料-撰写调查报告”。如为了实施“进阶式”健康教育课程,有班级组织学生围绕同学们的饮食与营养健康状况进行社会调查,采集饮食种类、荤素搭配、早餐情况、零食类别等数据信息,分析后形成调查报告,用于指导学生健康饮食。
其二,针对文献查阅类活动,实施路径是“确定学习主题-分工查阅资料-交流分享-综合汇总-撰写主题学习报告”。如在实施“莱州自强有多强”班本活动课程时,班主任组织学生搜集整理在个人修养、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典型莱州人物及故事。有的学生查阅《莱州大事记》等书籍,有的学生到市革命烈士纪念馆等场馆搜集各时代莱州英杰故事,在文献查阅中感悟莱州人的自强精神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鞭策自己在人生路上也要自立自强、勇往直前。
其三,针对项目探究类活动,实施路径是“确定主题-任务分工-探究实践-交流反思-形成报告”。如在实施“追寻莱州红色记忆”班本活动课程时,确定任务目标后,学生们首先分为信息组、朗诵组、讲述组、合唱组、访谈组、影视组并制订行动计划,然后分组开展实践采风,接着通过朗诵、表演、歌唱、绘画等多种形式展示分享各组的学习成果,最后进行学习总结形成学习报告。
2. 开展情境体验,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加深感悟
情境体验是指在模拟现场或职场中开展角色扮演、职业体验和社交实践,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生活的情境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触动。其实施路径为“模拟场景-角色扮演-体验感悟”,实施过程中需把握好如下三项原则。
其一,兴趣激发是前提。为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深度,我们在策划活动时广泛征求学生意见,组织活动时采取灵活多样的策略。如有班级进行“零事故”安全教育时,提前向学生征集活动时的安全隐患,让学生提出消除隐患的方法和建议;然后围绕“楼道课间秩序”安全问题,让学生抓拍或记录不遵守行走路线、上下楼跑跳、楼道内推搡等不安全举止,自主制定《课间活动公约》;最后由学生采取承包制分头参与楼道安全隐患“销号”管理。活动自始至终充分放权给学生,让学生在积极实践中提升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其二,场景创设是关键。各班根据五类课程的目标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如“安全救护现场”场景、“超越千年的医圣”生活场景、法庭审判场景、“中国人的尊严”演讲场景、革命故事情景剧场景等。如有班级在实施“模拟法庭”班本活动课程时,从场景布置到人物分工等高度还原,不同角色的学生按照庭审流程进行模拟练习,由此真切体会法庭审判程序的严谨,体悟法律的公平、公正、权威等精神内涵。
其三,体悟升华是根本。创设真实情境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参与体验,真正有所触动、有所感悟,达到明理知行。如有班级开展“尊师礼”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时,在举行“共拜先师像、敬呈拜师帖、同行拜师礼、聆听古师训、立誓崇师学”活动后,组织学生抒发心得感悟,由此激发学生真切的情感体验,让感悟直抵心灵。
3. 举行团建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参与中积极行动
团建活动是释放心理压力、凝聚团队精神、实现彼此赋能的有效方式,也是班本活动课程实施的一种重要方式。其实施路径为“集体游戏-活动参与-合作交流-反思提升”。如有的班级实施“‘红黄蓝’阳光心态健康谱”班本活动课程时,首先开展“红黄蓝”颜色与情绪匹配游戏,明确红色代表乐观、热情、勇敢,黄色代表希望、愉悦、忠诚,蓝色代表平和、宽容、自信,三原色还可以组合成各种复色,代表更加复杂的情绪。然后,班主任组织学生根据自己当前的情绪和心态,在空白的“心情日历卡”上涂上相应颜色,形成学生的“情绪健康谱”。最后,根据学生健康谱的情况集中开展释压减压的心理辅导,对于在情绪健康方面问题表现较明显的学生,再通过师生对话、同学结对等形式开展心灵沟通,以此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向善向上。
班级是师生、生生心灵聚合和栖居的场所。良好的班级生态应是学生和教师以及家长基于相互尊重、合作支持的理念,共同营造的积极、健康、和谐的班级环境。我们提出“家”“和”“创”软环境创设理念,各班在此理念指导下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形成策略。
1. 营造“家”环境,创设温暖安全的班级氛围
班级是学生成长的第二个“家”。在班级生态环境创设中,我们通过营造“家”氛围、记述“家”故事、分担“家”事务,让学生在班级中感受到安全感、归属感、责任感与成就感。
在班级文化环境建设中,我们倡导创设尊重、民主、包容的“家”氛围,突出每个学生都是班级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如有的班级在教室张贴“全家福”照片,当孩子们看到“全家福”中自己的笑脸,一种家的归属感就会油然而生。
各班在教室文化墙上开辟“我的好同桌”“我们的小组”“我们的荣耀”等专栏,记录班级大家庭发生的关于友谊的故事、团结的故事、胜利的故事,不断增进“家”的向心力、凝聚力、感召力。有的班级开展“我爱我家”故事讲述活动,将发生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感人瞬间和温暖一刻讲给同学和老师听,讲给家长听,或者发布在班级微信群和公众号,传递“我爱我家”的情感。
基于“让每一个人都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理念,我们设计角色分工让每个孩子都分担“家”事务,在共建班集体的行动中体会角色感、价值感和幸福感。如有的班级实行“班级全员管理制”,遵循学生“人人是管理者,人人是被管理者”的理念,让班级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形成了合作互促的良好氛围。
2. 打造“和”环境,构建信任包容的人际关系
“和”既指向人际关系,也指向班级秩序,其实质是相互包容、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学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变得更自信、更温暖、更阳光。营造班级“和”环境,重点打造三大关系之“和”,即“师生和”“生生和”“家校和”。
师生关系是班级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我们提出师生“和情”的理念:教师和声悦色地听学生表达,和颜悦色地与学生交流,和风细雨地批评教育,达到师生心相通、情相融。如有的班级提倡任课教师“弯下腰身说话”,要求教师与学生对话时做到眼睛平视、心境平视。有的班级开展“我最想与你倾诉”活动,师生通过面对面、书信或网络等沟通方式,表达理解与信任,抒发期望,消除误会。
和谐的学生关系应具有互尊、互信、互助、互学、互勉、互容等特征,学校倡导各班以“六互”导引“生生和”的态度和行为。如有的班级以“我想原谅他一次”为主题开展学生之间的“温情表白”活动,请发生矛盾纠纷的学生敞开心扉讲述感受,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相互理解,使同伴关系更加和谐。
“家校和”应包含理念之和、思想之和、行动之和。为此,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向家长“营销”班级的教育理念,在与家长沟通时注重实时反馈、以诚相待、激励帮助,同时充分发挥家委会的作用,引领家长参与班级建设,做到家校同声和韵、同步共进。如有的班级成立“家长志愿者联盟”,家长志愿者在特定时间参与课堂、参与班务、参与班级社会实践,为班级发展建言献策,为班级事务尽心尽力,为班级社会实践提供资源和服务。
3. 建设“创”环境,形成创新创造的育人生态
为了建设有利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班级生态环境,我们从理念、活动、评价三方面着手建设班级“创”环境,鼓励学生勇敢地创造、主动地表达。
首先,各班围绕“自由、发现、创造”三个关键词提炼出班本“创”理念,以此引领学生想创造、乐创造。如有班级提出“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鼓励学生围绕班本活动课程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有班级提出“创新需要敢于冒险、敢于失败”,支持学生挑战教师、挑战权威,不惧挑战、不惧失败,以自由开放的环境孕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其次,各班根据学生特点开展多种多样的“创”活动,旨在为学生提供施展创意的平台,让学生在创新实践中树立创造信心、提升创新能力。如有的班级开展“最‘创’大脑”金点子征集活动,鼓励学生围绕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提出有创意有价值的建议,班级每月根据金点子的贡献率和采用率评选班级“最‘创’大脑”。有的班级开展“我为班级谱新歌”班歌创编活动,让学生根据班级特点创编歌词、海选歌词、创意谱曲,形成具有班级风格的班歌作品。
最后,各班基于班本活动课程实施不断创新评价方式,旨在更好地发挥评价对学生成长的导向作用。如有的班级每年开展“感动班级人物”评选活动,由学生围绕五育发展目标自行组织班级“美德大富翁、课堂小辩手、健美小达人、才艺小明星、劳动小模范”评选,并邀请学校领导、各科教师、家长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有的班级为了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各方面取得的成绩,每学期举行一次“夸夸大会”,学生可以夸自己,分享自己的进步与成长经验,也可以夸他人,表达自己的敬慕与崇拜。灵活多样且具有针对性的多元评价,引导学生不断张扬个性、激发潜能,走向全面发展。
杨小微 孙燮炯丨学校现代化评价的内涵要义、历史演进与推进策略
李学良 张 威丨聚焦育人效能:学校办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4年第11期 · 学生
文章编辑:齐 风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十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8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