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44 · 成尚荣 || 教师是永远不毕业的学生

学术   教育   2024-10-30 10:37   北京  

全文共1655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精神似灯,照亮前行的路;思想如炬,引领光明未来。


教育家精神似灯又如炬,内涵如此厚重又如此灿烂;弘扬教育家精神,时代的召唤如此急切又如此亲切。像教育家那样做老师,须持千倍努力,秉万世良心,亦要融入日常,转化为具体行动。教育家精神的六方面特征包含认知与能力、情感与态度、道德与智慧等,这意味着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全方位、立体的,只有全面践行教育家精神,才能促进教师队伍高素质专业化发展。与此同时,弘扬教育家精神应该从学校和个人的实际出发,寻找一个切入点,以点带面,促进教师整体发展。这个点在哪里?需要我们深刻思考、积极找寻、审慎选择。


在思考、找寻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我们都说“永远的陶行知”,之所以说“永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陶行知是“永远的”学习者。他说,“学校放在太阳光里必能生长,必能继续不断地生长”。在太阳光里,教师首先要生长,因为“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是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所以,陶行知反复强调:教师一定“要学习”。在他看来,“教师必须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陶行知说的教师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这正是教育家精神中提到的“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像教育家那样当老师,一定要像陶行知那样“学一肚子的学问”,这样才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看来,学习是弘扬教育家精神的一个关键所在,我们不妨以“做一个永远的学习者”为抓手,勤学笃行,进而让弘扬教育家精神成为教师的自觉追求。


关于学习,关于教师的学习,陶行知还有生动而深刻的论述。他在《教师自主进修——和小学教师谈话之三》里这样说:“教师是永远不毕业的学生。”这句话那么质朴,却有震撼人心的冲击力,又有强大的召唤性。其实,陶行知是在重新定义教师:教师仍是学生,永远不会毕业。这一定义直抵教师的本质:具有本源性,只有永远学习才会做永远的教师;具有民主性,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也应该是学生,学生也能成为教师,后喻文化之光已在陶行知理念系统里闪光;具有未来性,教育会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而改变,教师必须跟上变化的步伐,做终身学习者。


做永远不毕业的学生,首先要求教师确立正确的学习观。孔子在《论语·宪问》中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荀子在《劝学篇》里说:“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荀子认为,君子之学致力于一种由内而外的修养,而小人之学则是只做表面功夫的“禽犊”(古人见面时常用家禽或小牛作为礼物),用以炫耀自己。要使弘扬教育家精神成为自觉追求,就必须加强自我修养,就要静下心来,以“做永远不毕业的学生”的态度来做永远的学习者,才会在学习中做人师。


做永远不毕业的学生,也意味着教师要虚心向学生学习。陶行知说,要向孩子学习,“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谁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巨大的潜能将转化为“小小的创造力”。这正是教师所要学习的。


做永远不毕业的学生,还关乎学习品质,教师的学习品质是学生为学的示范。有学者提出,要提倡三种学习品质:思问、求实、觉心。思问即“君子之学必好问”,如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教授就道出人才成长的秘诀——“一流人才,始于学‘问’”。像教育家那样当老师,就应该不断地“问”。学习不能止于问,还应从坐而论道走向行而践之,这就需要有求实的态度。求实,在于实,朴实、踏实、扎实,自然就有了真实,有了实际的效果。觉心,指的是心的觉醒,也是文化觉醒的过程,教师的学习要逐步臻于自觉,内化于素养,外化于行动。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将拓宽我们的学习领域与渠道。面对时代的各种不确定性,我们又一次进入学习的新赛道。愿我们的教师保持“永远不毕业”的心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状态迎接并创造教育的美好未来。



相关文章推荐

《中小学管理》2023年总目录

成尚荣丨因材施教: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第一性原理”

成尚荣丨解放 · 跳脱 · 抵制:激发乡村教师的活力

成尚荣丨中小学教育科研管理的思想旨趣与理论意蕴

成尚荣丨课间10分钟,你好!

成尚荣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互相拥抱信任

成尚荣丨社会与情感能力培养:教育改革的风向标

成尚荣丨不要只在孩子身上找寻成人的影子

成尚荣丨作业改革的“开关”与“总开关”

成尚荣丨学会改变:使用新教材的根本准备





10期文章回顾 
 



陈如平丨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布局——从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到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

张志勇  袁语聪丨迈向教育强国的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价值指向、主要任务与推进策略

李   奕丨把握三重属性 以首善标准推动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俞正强丨让每一位教师都焕发出教育者的力量

刘莉莉丨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行动力量

张   爽丨推动教育家型校长成长的四重力量

张天雪,等丨教育家精神如何铸就校长领导力——基于32名中小学校长语料的Nvivo分析

吴欣歆丨教学主张提炼:基于骨干教师个人实践话语的循证分析

蔡小雄丨让家国情怀教育在学校“生根发芽”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4年第10期 · 随想录

文章编辑:王淑清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在线购刊请点击↑↑↑

欢迎订阅 共同成长



为不“失联”,请“星标”我们:)
如您没有“星标”本号,将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日常推送。按左图快速“星标”本号,让我们保持联系,感谢关注!
1.搜索关注“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点击左图所示三个小点,选择“设为星标”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十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8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探究教育之真,彰显人性之善,发现管理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