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意大利新生代手工自行车“小作坊”——Officine Mattio

文摘   2024-08-22 18:19   北京  

Officine Mattio,是一个满打满算成立仅十年的意大利手工自行车品牌,品牌名称中的“Officine”就是Workshop/“作坊”的意思。这家公司最早源于创始人Giovanni Monge Roffarello想要打造意大利原产高质量自行车的想法,品牌于2014年创立,公司则由五位联合创始人于2019年在意大利皮埃蒙特大区城市库尼奥成立。

意大利作为欧洲自行车工业重镇,百年来不乏优秀的自行车品牌/作坊/公司,当中在历史长河中存活下来的大部分都已转型为本土设计(或者外包设计)+亚洲代工的模式,以满足全球销售的产能需求。主流品牌正在去原产化、去手工化、去定制化,仍然保持意大利原产+手工定制的品牌逐渐变得稀缺。在这种大环境下,Officine Mattio的创立颇显逆水行舟。尽管如此,这家公司仍然在创立后的数年时间里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有多个在售车系,搭建了全球化的销售网络,甚至还赞助了一支女子职业队。

为了揭秘这家小作坊到底正不正规,以及年产量仅千台出头的小买卖怎么能打出自己的名堂,我走进了Officine Mattio(下文简称OM)的总部、碳架工厂以及涂装厂。下面就跟随我的镜头来了解一下这家新生代意式小作坊有何独特之处——

OM的总部位于库尼奥,相对于大牌云集的威尼托大区和伦巴地大区,这里算是意大利自行车工业的真空带。OM承包了一栋目测占地面积过千平的三层小楼,外部是玻璃幕墙,内部装修风格非常现代整洁,这对于一个小作坊来说,属于有点浮夸了。这里除了一楼大堂是品牌的展厅,还有市场、仓储、办公、工作室、组织骑行活动等功能板块。通过预约,你也可以进来参观拜访。

OM总部二层的办公区域。

属于创始人的教皇风格涂装Lemma,这个车型也是OM在售的主力车型。

钢架车也占了OM产品目录的半壁江山,大厅中展示的这台是Eremo Disc不锈钢公路车。

简洁的全内走线设计,提供8个基础尺码,定制几何外加700欧元;涂装和套件也可选。

后叉细节。

Brondello Disc钢架公路车,风格更加复古。

头标细节。

OM 1 RT,一体成型车架,提供5个尺寸,竞技性能与宽松几何相结合。

Lemma与OM 1车型展示。

经典涂装的Lemma 3.0整车,该车系有8个基础尺码外加订制几何可选(也是加700欧元)。

Lemma RT可以理解为高阶版,整车售价从约1w欧元起步。

La Classica,很难想象这款车还在售,提供17个尺寸外加支持定制几何,现买现焊……骑这台车上L'Eroica估计都能蒙混过关。

OM也有瓜车——Santiago系列。

高阶版的Santiago RT还采用了裸碳外观。

铝架版的Santiago AL。

OM的瓜车风格偏Bikepacking。

OM总部的色管展示,在OM的官网上,你也可以通过涂装定制系统选颜色。

裸碳涂装也有纹路外观可选。

OM的服饰系列,目测是Pissei代工的。

骑行眼镜。

OM今年赞助了意大利Bepink - Bongioanni女子洲际队,这支队伍参加了今年的女子环西和女子环意两项女子大环赛。

Bepink - Bongioanni车队的队服。

在女子环西赛场上,我也见到了这支形象焕新的队伍。

Bepink - Bongioanni的队版OM Lemma RT。

队中拥有23年巴西国家冠军Ana Vitória Magalhães以及三届斯洛伐克冠军Nora Jenčušová,OM为她们做了定制涂装战车。

回到OM总部,这是公司里的工作室,专门为客户安装整车。

一台等待交付的队版Lemma RT。

PS:上管的imatra是意大利前职业车手Luca Celli创立的骑行虚拟货币平台,如今他和OM也有很多业务往来。

一台裸漆金箔涂装NEW SL,这是品牌去年底更新的轻量化车系,采用T1100碳纤维打造,M码裸架标称660g。

实称755g,好吧,也不算很轻。后面的工厂参观环节会为你解答为何OM没法像其他超轻一体成型车架那样极致抠重量。

作为OM旗下平均单价最高的车型,NEW SL也有一些限量版涂装推出,其中彩虹涂装最为经典。

NEW SL彩虹版实车赏析

NEW SL同样提供了8个几何可选,彩虹涂装赋予了这个车架魔力。

细节:不同颜色的钛螺丝来呼应车架颜色变化。

总部及部分车型赏析环节暂告一段落,下面让我们走进碳架工厂以及涂装厂,来看看OM的“意大利制造”是否纯正。

OM的碳架厂坐落于Turchino山(没错,就是米兰-圣雷莫路过那个爬坡点)南坡深处,该工厂和另一个定制品牌Pedemonte共享(不过据说这个牌子现在没什么生意了?)。这里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可以从预浸布开始生产出完整的碳纤维车架。来到这里,我算是松了口气——OM确实是个小作坊,碳架的月产量只有80台,90天的交期保证全靠砍单。很好奇某阿联酋资本为何会看好并入股OM……

传说中OM的创始团队是拉力赛圈子的,公司成立前也接一些超跑公司的碳纤维改装件订单。

工厂工作人员为我们介绍OM自行车的生产制作流程。在此之前我参观过不少大型碳纤厂,这个规模的小作坊还是头一回来,有些工序刷新了认知。

存储预浸布的冷库,这里也是生产线的起点。看碳布的库存就知道产量堪忧。

碳布拉到切割台上进行切割。

数控切割,采用冷刀头。

切出来的碳布会根据需要有不同的纹路方向,以增加车架各个方向的强度。

卷料大叔……现在国内这个工种工资也不低了。

一根后下叉。

前文提到OM的很多车型都是8个基础尺码外加可以定制几何的,怎么做到的呢?答案就是把车架的各个部分分成7个组件单独成型,然后再进行拼接。这对卷料/预型工人是个好消息,但是苦了负责拼接的Builder。

由于没有复杂管型,卷料工序可以简单化操作,无需EPS乳胶内模,直接上气袋。

模具都是小小的一个,优点是灵活,模具成本低,缺点是生产效率也低。

成型炉,自动化程度基本为零。

成型后的碳管粗坯,这是五通+立管部分。

精细后的碳管。

后上叉是两边一起成型的,其余碳管都是一根根单独成型的。

碳管需要经过裁切后,才会进入到拼接工序。从裁切到拼接,基本上和生产钢架类似,纯人工操作,极度考验Builder的手艺。

把需要裁切的碳管安装到治具上。

开动机器,截管!

一些截管剩余的废料。

截管后,车架就会在这个拼接台上进行拼接。整个工厂只有3个拼接台,需要熟练的Builder来操作,这也是OM的碳架产能瓶颈所在。

在拼接之前,Builder会拿到2张几何图,上面标注着车架的几何以及各碳管的长度(前面的裁切工序就是根据表格上的碳管长度来截管的)。Builder会根据图表调整拼接台,来制作一台对应尺寸的车架。

客人如果想要定制几何,就需要在下单时提供飞艇报告,与OM确定车架的几何图,以便让Builder制作。考虑到改变默认几何牵一发而动全身,多加700欧元也情有可原。

车架几何表。

各个碳管的长度以及角度。

设好拼接台角度之后,就把各个碳管安装上去,对角度。

人手操作,肉眼对齐。

管件还要进行打磨修整,直至完全匹配车架。

后上叉对位。

各个碳管达到理想的匹配度之后,就可以开始上胶水了。

上胶也是个手艺活儿,要位置准确,用量不多不少。

五通结合处。

疯狂打胶。

多余的胶水进行平滑处理。

头管结合处要进行重点精修,这里是重要的受力点。

完成胶合后静置一段时间,等胶水干。

从拼接台上拿下来之后,还要装上后轮,用肉眼检测一下轮线是否居中。

拼接完成的车架,需要烤干胶水,然后进行下一个工序。

车架精细,完善一些细节。

对于一些需要补强的部位,还要做表面粗化。

头管细节。

五通细节。

前叉的处理相对简单,只需要在叉脚处装上嵌件。

嵌件同样通过胶合安装。

回到车架,完成拼接的车架还得在头管、五通等交接处贴补强片,以达到所需的强度。拼接的位置越多,补强需要的冗余就越大,这也是为什么越是轻量化的车架越追求一体成型,这样可以尽可能减少用料。

通过不同角度的补强片包裹五通,来增强各个方向的受力。

热风枪调整补强片形状。

包完补强片后的五通就会变成这个样子。

头管也会在外部和内部加补强。

据OM介绍,他们对自家产品引以为豪的一点就是客户都很满意车架的刚性。

贴好补强片后的车架需要抽真空,以压紧补强片,然后烤干。

完成补强工序后,再做一次精细,就达到涂装前的最终状态了。

一些完工的毛坯车架。

Lemma裸架,四通位置也做了不少补强。

一些职业队损坏的车架也会返厂维修,维修后的车架不会再提供给车队使用或者市售,而是作为试骑车或者内部使用。

接下来来到涂装工序,转战至距离总部不远的涂装厂,这同样是一个小作坊。

未涂装的裸架五通底部长这个样子,素面朝天。

一些等待涂装的钢架,OM的钢架也有焊接和Lug风格的。如今各种Lug几乎成了复古和情怀的代名词,一家顶尖手工自行车工作室必须有玩出花的Lug工艺。

全副武装的喷漆师傅。OM对各种渐变、截色涂装工艺都非常熟练。

裸碳涂装的车架,喷完清漆之后对比裸架是不是亮丽了不少呢?

贴标,一丝不苟的操作。

想起一些意大利品牌宣称“每台车的Logo位置都不一样”……

一台完成贴标的巴西国家冠军涂装Lemma RT。

抛光之后,涂装才算大功告成。

涂装厂忙活大半天后,能出来几个成品车架算不错了。

一台裸碳风格的NEW SL,只在有限的位置有Logo,非常简约。

车架头管的拼接痕迹完整保留外露,暗红色线条“因地制宜”。

五通外观相当平滑。

一台彩虹涂装NEW SL也在这一天面世。

油画风格漆面,金箔点缀,全车无Logo,的确每一台都不一样。

一款值得静静欣赏的车架,个人觉得这个架子需要很多精妙的心情零件来搭配,而不是简单粗暴的装一套DA和大黑轮。

最后,到巴黎奥运会的现场看一下几台OM Lemma RT实车——

巴西妹Ana的巴西涂装。

摩洛哥涂装。

斯洛伐克涂装。纵观国际赛场,手工自行车品牌登上顶级比赛实属罕见。

后记:

Officine Mattio在碳纤维一体成型车架大规模量产高度成熟、气动化设计越来越占据绝对主流的现在,用古老的制程工艺做传统审美的手工架,另类指数拉满。以他们的业务模式,很难在产量上做增量,只能深挖认同其理念的老学校用户,做成经典/高端的小众品牌。或许若干年后回看OM的发展历程,会感叹于这群人当年真是脑洞大开。

陈主任带你看穿一切
跟着职业车坛走遍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