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诃夫的枪与细节呼应

文化   2024-03-12 11:30   北京  

文、闫晗
写作和影视创作中经常会用到铺垫——前面看似不经意透露的细节,在下文的情节发展中会有呼应,从而产生精妙的戏剧感。平常看影视剧的时候,我们如果留心收集,常常能够学到这种呼应的具体使用方法。
看过一部喜剧片,说的是一个人从封建时代穿越到现代社会,住在一个独自带着孩子生活的单亲妈妈家里。孩子年仅六岁,喜欢拉着“穿越人”玩一个宠物小精灵的游戏。古人自然不熟悉这些现代游戏,小朋友玩游戏占了上风,不断提醒“穿越人”:“你能量不够,不能使用那个技能。”“穿越人”善于学习和思考,于是从游戏中得出一个结论:要想使用技能,必须储存能量。
这个生活化的段落比较可爱,可以认为是电影中的一个笑点或萌点——威风凛凛的武士要陪小孩玩游戏,居然还比不过小孩;另外还可以有效展示古人对现代生活的陌生感,“穿越人”特别认真地玩简单游戏还不懂规则,显得有些滑稽。但往后看,你会发现,这个点的用处远不止这些。
电影中有这样一幕:在餐馆里,孩子吵吵闹闹,妈妈无法制止时,“穿越人”出手教训了孩子。回家的路上,妈妈反思说,自己想教育孩子,但是没有精力。单亲妈妈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的确缺少精力。此时,“穿越人”就说出了他在游戏中悟出的道理:要想使用技能,必须储存能量。这个情节真的很棒,呼应了前情、与此时的场景非常贴切,让大道理不那么令人厌烦。
很多人喜欢的励志片《摔跤吧!爸爸》,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电影里,爸爸在教女儿摔跤比赛规则时,提到了怎样的动作效果会得分,而一次获得七分,是非常罕见和难得的,需要高难度的动作。在电影结尾处,女儿参加世界级的比赛,起先不占优势,令观众悬心。在最后的节点,她突然使出了厉害一招,获得七分,迅速扭转了局面。这呼应了小时候爸爸讲规则的情节,切入的“回忆杀”很有灵性。
《哈利·波特与密室》里邓布利多有一只凤凰,叫作福克斯。邓布利多在哈利第一次去他的办公室的时候说过,凤凰是一种有魔法的、不朽的鸟。凤凰能驮极重的东西,而且眼泪有治愈功能。后面,当哈利遇到麻烦时,凤凰出现了,正是凤凰的眼泪治愈了他。当知识性的介绍变成情节的一部分时,故事就更紧凑、灵动了。
有一部电视剧也挺有意思。女主人公意外获得了一次次重启人生的机会。在第三次人生中,她加入了一家电视台,通过不懈的努力,赢得了成为制作人的机会。她策划了一个表现女生重整人生的故事,编剧和导演却说太平淡,像“阻止不正当感情”这类情节很乏味,应该去拯救世界。那个故事最终被改得面目全非,十分“狗血”。作为电视剧中的一个情节,你以为只是编剧趁机吐槽而已吗?接下来你会发现,剧中的确存在一条拯救世界级别的故事线。
女主人公的好朋友为了拯救死于空难的闺密,第四次重启人生,选择做飞行员,想要改变航线救下飞机上的人。她把大量时间花在好好学习上,因此被朋友疏远。遗憾的是,她的拯救行动连续四次都失败了。两个女人的故事互相呼应,变得震撼人心。而她们都成为飞行员,想携手拯救世界时,也遇到了困难——未能排到那次航班。最终是空姐揭发了机长的“不正当感情”,让替补的她们成为那次航班的机长和副机长,从而顺利改变航线。“阻止不正当感情”这个桥段,居然发挥了拯救世界的作用,很巧妙,也有点黑色幽默。铺垫和反转一再出现,细节上环环相扣,高超的叙事技巧让这个故事跌宕起伏,非常好看。
作家、剧作家契诃夫有句著名的话:“如果你在第一章说墙上挂着一支来福枪,那么在第二章或第三章,它肯定会开火。如果它不开火,它就不应该挂在墙上。”后来,“契诃夫之枪”成了戏剧性原则,即如果在第一幕中看到枪,那么在遵循传统的三幕结构的故事中,它应该在第三幕中被使用。在“铺垫与呼应”层面去理解,你能明白“契诃夫之枪”所指吗?

作者:专栏作家闫晗,作品散见于《中国青年报》《中国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时代邮刊》等,新浪微博@闫晗-  ,个人公众号:闫晗(yanhanyahui),《百家讲坛》杂志有名著解读专栏,《中学生百科》有读写课专栏。在北京重点中学开设阅读写作课。

闫晗的读写课
专栏作家闫晗的读写课。原创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