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无声息的成长

文化   2024-08-14 17:30   北京  

文、闫晗
有部电影里有一个情节,一家人去看催眠表演,观众席上的父亲被选中上台,当他被催眠认为自己变成了一只鸟之后,催眠师意外死去,于是父亲的催眠无法解除,变不回来了。起初,全家人以为过阵子总会恢复的,可父亲却毫无恢复正常的迹象,执着地做一只鸟。他从屋顶“飞”下来,摔伤了自己,看到烤鸡时还会惊恐万分,想象那是自己。
这时,最先接受这件事的是上小学的儿子。那个小男孩说,他还是我爸爸,不过,他同时也是一只鸟。接着他说的一段话就非常有哲理了:“一切事物都会变化,鸟爸爸有鸟爸爸的好处,我们不能永久忧愁,应该同鸟爸爸一起寻找开心。”他陪着爸爸学习飞翔,一起从山坡上一次又一次滚下去,认为“鸟爸爸”很酷,是超级英雄。
后来,“鸟爸爸”真的飞了起来,还救了一个跳楼的人。故事很荒诞,可是又隐隐戳中了什么,它像一个寓言,讲述了应该如何面对家人的变化,这个小男孩,是个哲学家。
是枝裕和的电影《步履不停》中,厚司的爸爸去世后,妈妈再婚了。一家三口到新爸爸的老家,厚司不像其他孩子那样活泼,而是严肃沉默许多。做医生的爷爷问他将来想干什么,他说想当钢琴调音师。“为什么想当钢琴调音师?”“因为我喜欢音乐老师。”爷爷笑了,观众也笑了,这听上去是很容易让人接受的理由。给伯伯扫墓时,在墓地看见一只黄色的蝴蝶,妈妈问他:“还记得以前和爸爸在轻井泽抓过蝴蝶吗?”他淡淡地说:“我不记得了。”
可是,当黄色的蝴蝶一路追随着飞到家里,厚司悄悄走出院子,对着天空说:“今天我看到了黄色的蝴蝶。与爸爸在轻井泽抓到的一模一样。我长大以后,也要和爸爸一样,成为一名钢琴调音师。要是不行的话,那就成为一名医生。”
他什么都不曾忘记,只是不想让别人知道,担心他的惦念会引起亲人的忧虑,坦然接受新的生活、新的爸爸。这也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吧。
电影《奇迹》中,父母离婚后,早熟懂事的哥哥航一跟妈妈到鹿儿岛的外公外婆家生活,乐天开朗的弟弟龙之介跟着爸爸在福冈生活。哥俩都希望一家四口能够重新生活在一起,哥哥航一甚至希望鹿儿岛的火山爆发,这样妈妈就得搬回到爸爸生活的城市了。可是,听火车站的工作人员说,很不希望火山爆发,上一次火山爆发时,五十多人丧生了。
当樱花号列车呼啸而过时,小孩子们大声喊出自己的心愿,航一却沉默着。他想起爸爸说的,希望他成为除了关心眼前的生活之外,也能关心音乐和世界的人。当时他不停地追问:什么是世界?如今他突然明白了,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心愿而让其他人受到伤害。“比起家庭,我选择了世界。”成长就是这样悄无声息的,内心的电光火石我们看不到,可是在发生着。
有的时候我会想是不是电影高估了小孩子,其实或许是我们普遍低估了他们。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他们更纯粹、更接近真理,心中都有自己的花儿在绽放。

闫晗的读写课
专栏作家闫晗的读写课。原创公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