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共享·共成长

文摘   2024-07-24 23:53   山东  

共生·共享·共成长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暨教科研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之学习心得(7)

冯菲菲


     在参与此次中学语文研讨会之后,我深受启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见解和经验。这场研讨会犹如一盏明灯,为我照亮了在高中语文教学与学习道路上的前行方向。

一种认识:研讨会中,众多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汇聚一堂,分享了他们在高中语文教育领域的独特见解和成功经验。其中,对于语文课程标准的深入解读让我对教学目标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使我明白,在日常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


两句真言:“学生的疑问是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程翔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拨云见日。它仿佛一颗子弹,带着我的思绪一下飞到年初我和上海市西中学杨俊杰老师的一次同课异构上,在未抵达郑州之前,杨老师打印了满满一页的预习学案搜罗学生对《桂枝香·金陵怀古》的初印象。现在看来,杨老师不仅仅是在了解学情,更是在架构课堂教学的逻辑起点。有了这个逻辑起点,才能促使学生学习行为真正发生。

 “困惑和忧思促使你改变”。这是北师大李煜晖老师留给我的印象深刻的一句话。在《语文教师如何做研究》这堂讲座上,李老师提出的“做研究有哪些思考题”引起了我的兴趣。“困惑”和“忧思”其实就是做研究的缘起之由。“困惑”是日常教学中的思考与反省,“忧思”则是从更深层次上对语文发展的关切。这是研究发生的前提,也是持续的动力,年轻教师要先积淀自己在语


三条深思:在示范课展示环节,与会者们分享了各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例如,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小组合作学习则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团队协作精神,培养了他们的交流与合作能力。课后,议课专家在对示范课给予肯定的同时提出了三点思考:对课堂主题的创设是否要再明确、情节设置能否再合理、标准的确立能否再理性。这些建议让我意识到,精益求精的教学设计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关于阅读和写作教学的讨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写作教学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力,引导他们从生活中汲取素材,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同时,研讨会还关注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利用多媒体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等工具,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通过这次研讨会,我深刻认识到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也明确了自己在未来教学中的努力方向。我将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成长贡献更多的力量,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们绽放智慧之花的舞台。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字  冯菲菲


排版  杨觉




张云佳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
1.教育思想分享。2.学生作品呈现。3.语文教学探索。4.生活感受抒发。 欢迎分享!欢迎来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