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璞归真,回归文本
——“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暨教科研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之学习心得(6)
段文娟
听了程翔老师和黄厚江老师的课,感触很深,收获很大,看似朴实无华的课堂却引人入胜,让人意犹未尽。没有精美的课件,只有一支粉笔、一本书,却让我们感受到了语文课堂的无穷魅力,他们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大道至简、返璞归真。我想这背后是老师们深厚的语文积淀、超强的控场能力、收放自如的教学节奏和对文本的深入研究。
活动现场
很喜欢黄厚江老师说的一句话,他说老师要在文本中精准地发现恰当的、有价值的内容。这句话醍醐灌顶,让多少语文人豁然开朗。拿到一篇文章,很多老师会习惯性地看教参、搜课件、找教案,然后把这些融合,形成一个所谓讲课的精美的课件,而这就完成了所谓的备课。反观这个过程,对文本的阅读几乎很少甚至没有。没有对文本的认真阅读、深入研究、思考发现,怎么能找到恰当的有价值的内容?老师不应是传声筒,把教参或其他参考书上的内容照搬给学生,一定要有文本的研究意识,这样才能达到黄厚江老师说的讲得好的前提。
内修功力,外塑形象。回归文本,研究文本,课堂的呈现的过程才能真正地从学生出发,课堂的生成也更真实自然。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文字:段文娟
排版:杨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