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重如山岳立,教化润似雨露滋——高中语文组河南省一级学科基地系列活动(28)

文摘   2025-01-02 11:52   河南  

师恩重如山岳立

教化润似雨露滋

——高中语文组

河南省一级学科基地系列活动(28)




在教育的浩瀚星空中,每一次教研的火花都能照亮前行的道路。12月30日下午,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中语文组以新课标为帆,立德树人为舵,扬帆远航,于阶梯教室二成功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研活动。本部高三的杨君燕老师进行了一轮文言文课本复习小总结之“拟题目巧复习诸要素形神兼备,内容主旨手法效果等考点大全”。 本次教研活动由教研组长张云佳老师主持,高中语文组全体教师参加。



01

在题目推敲中激发思维火花


(杨君燕老师授课)

(杨君燕老师的语文课堂)

杨老师首先展示了一些精选的师生拟定的文言文题目,引导同学们分析这些题目的优点。例如,“学先秦诸子立德树人传承传统文化,感百家争鸣修身养性洞察社会人生——《论语》《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一题,同学们指出其字数词性对仗工整、概括了三篇课文的共同思想精髓,以及体现了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同样,其他如“主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感盈虚有数物我无尽,客倚歌而和如泣如诉叹蜉蝣沧海吾生须臾——苏轼《赤壁赋》”和“郭橐驼种树顺天致性道法自然,柳宗元作传借树喻人针砭时弊——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等题目,也因化用得当、语言优美、主旨鲜明而受到称赞。

随后,在杨君燕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积极投入到对课文题目的修改中,力求使其更加完美。

针对“陶潜觉今是昨非归乐天安命,吾辈应遵循规律即顺其自然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这一题目,尚颖同学点评指出下句中的“即”与上句在内容上略有不照应之处。她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陶潜觉今是昨非归乐天安命,吾辈观世间百态悟顺其自然 —— 尚颖拟《归去来兮辞》”。这样的修改使上下句更加契合,逻辑更加严密。

对于“苏轼探山名之成因,吾辈勇质疑并尝试 ——苏轼《石钟山记》”这一题目,尚颖同学认为相对草率。她给出了自己的修改版本:“郦元之简李勃之陋可叹可笑吾辈不取,苏子之探石钟之秘有理有据此事乃传 —— 尚颖拟《石钟山记》”。这个修改后的题目不仅保留了原文的主要信息,还通过对比和概括,使题目更加生动且富有内涵。

在分组讨论中,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有的建议在保留原题优点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元素,如使用更生动的词汇或引用诗句等;有的则建议调整题目的结构或语言风格,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和审美需求。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赏析和修改题目,还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他们深刻体会到,一个好的题目能够准确地概括文章的主旨,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发读者的思考。同时,他们也学会了如何在保留原文精髓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题目更加生动有趣。




02

在师恩感悟中深化情谊纽带



杨君燕老师通过赠书、赠书袋等活动,让同学们深切感受到老师们对他们的关爱与期望,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成长动力。



赠书

杨君燕老师及教师代表向李尚颖、李瑞麟等部分同学赠送了精心挑选的书籍和定制的书袋。每一本书都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哲理,而每一个书袋则都寄托着老师们对同学们未来的美好祝愿。这一份份沉甸甸的礼物,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老师们对同学们成长的托举和期望。



朗诵

(范洋洋老师朗诵)

王成老师朗诵

王改玲老师朗诵

张定勇老师朗诵

崔矿山老师朗诵

最后,由张定勇老师、崔矿山老师、王改玲老师、王成老师和范洋洋老师组成的教师团队,集体朗诵了诗歌《我愿意》。他们用饱含深情的语言,表达了愿意为同学们的成长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坚定信念。这首诗歌不仅触动了在场每一位同学的心灵,也让他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师恩的伟大与无私。

这节课不仅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让同学们更加珍惜与老师之间的深厚情谊。他们纷纷表示,将不负老师的期望,努力学习,积极成长,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师的关爱与培养。杨君燕老师的语文课堂:在师恩感悟中深化师生情谊的纽带。




03

凝心聚力拓新程


(王玉兰老师点评)

王玉兰老师首先对君燕老师这节富有创新性的语文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她指出,在语文组内,成员们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不仅在教学艺术上取得了显著提升,还逐渐形成了语文教师独有的气质和魅力。王老师热切地鼓励在场的年轻人,要充分利用省实验中学这一优秀平台,积极向前辈们学习,汲取宝贵经验。

她认为,只要努力勤奋,每个人都有潜力成为名师,并特别赞赏了张定勇老师在教学和学术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成就。最后,王老师深情地提出了“心中有火,眼中有光”的教育理念,她强调,作为教师,要始终保持内心的热情和对学生的深切关爱,用光明和温暖照亮学生的成长之路。


(张云佳老师总结)

张云佳老师深情回溯,颂扬了王玉兰老师、杨君燕老师等资深前辈的宽仁厚德、博学大爱,以“本真之心、热爱之魂、传承之脉、发扬之志”为引,娓娓道来。云佳老师强调,王老师与杨老师,皆以身为范,情深意切,将对学生的拳拳之心与教学事业的无限热爱,化作春风化雨。特别是杨老师,其授课之情真意切,犹如用生命在吟唱知识的华章。

她激励青年教师,应怀揣热忱,力学不倦,不仅要在三尺讲台上精进技艺,更要让热爱教学之心如烛火般炽热,热爱学生之情如暖阳般温柔,热爱讲台之志如磐石般坚定。众人共忆语文组的薪火相传,前辈们的课堂风采与艺术,宛若璀璨星辰,照亮着青年教师的前行之路,成为他们心中的不灭灯塔。



屹立山巅之巅,眼观江河奔腾不息潮;伫立群山之冠,心怀长风浩渺卷云涛。此次教研,洋溢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与不懈追求,展现了语文组教师间情深意重、志同道合的美丽画卷,期盼这份情怀与传统,能如江河绵延,生生不息。未来,我校高中语文组也将继续发挥省一级学科基地的示范引领作用,致力于高中语文教育的持续发展和创新。高中语文组的同仁们,也必将肩负使命,心手相连,为提升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推动学科繁荣发展,不懈奋斗,共绘壮丽篇章。




-END-

文:王雨薇

审核:张云佳 马瑞

排版:吴月圆



张云佳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
1.教育思想分享。2.学生作品呈现。3.语文教学探索。4.生活感受抒发。 欢迎分享!欢迎来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