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壑起伏,交响重奏——我与2024届学生的三年语文岁月

文摘   2024-06-28 09:30   河南  



截止6.25,2024届学生高考成绩尘埃落定。6.24当晚,虽然不是班主任,我却也非常紧张,入睡很晚,半夜三点多醒来,搜寻学生发来的信息,询问班主任情况……然后,心中五味杂陈:有紧张,有激动,有开心,有兴奋,有遗憾,有惋惜……有人说,几家欢喜几家愁,作为老师的心却是又欢喜又忧愁,时而欢喜时而忧愁。希望每一名学生发挥最佳水平的心却是一致的,希望每一名学生心想事成的心是永远的。


今天,静下心来总结2024届的语文高考情况,也总结这三年的得与失,总结高中三年与2024届学生走过的语文岁月。


总的来说,两个班语文高考成绩还可以,140分以上两人,130以上36人,平均分124.91。大多数同学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成绩优异,助力了总分优势。我总体欣慰,个别遗憾。


对我而言,我一直觉得高中三年的语文学习是丘壑起伏的山峦,是多重合奏的交响乐,是不同阶段的学习状态和能力培养,是高中三年有系统、有序列、有区分、有侧重的语文安排。


高一重在培养语文兴趣、提升文本阅读能力和积淀文化底蕴,偶尔讲解答题技巧和答题方法。高一起始我注重理念先行,习惯建立,兴趣激发。注重语文课堂的活跃,语文活动的丰富,文本品读的细致,大量阅读书籍的倡导……高一,是夯实基础,是激发兴趣,是建造华屋美宇的地基,是决定语文大厦是否稳固的根本。




至今记得我调动自己全部生命能量上课的激情澎湃,我挖掘和鼓励学生优点的不遗余力,我引导学生深入品读的眉飞色舞,我组织各类语文活动的绞尽脑汁,我带领学生阅读的倾尽心力……高一,我希望我的语文课是丰富的,活跃的,充满生命力的,是被激发和被肯定的,是能够被打开和愿意融入的。我希望我的语文课,是生命力的精彩绽放,是打开一扇扇窗户远望旷野的无尽力量,是引领一个个青春生命飞速成长的托举臂膀


高二重在过渡沉淀,感性理性结合,文本应试兼具。如果说高一语文课是奔腾的河流,是拍岸而起的浪花,是仰天大笑出门去的澎湃激昂。高二就是渐渐行至河心的沉静,是保持感性、开掘理性的丰厚,是引领学生增强多种文本阅读能力、丰富多重生命感悟的成熟。


这一年,除了延续高一语文课堂的特点,我更注重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无论是课外阅读内容的调整,还是文本品读方法的改变;这一年,我也更关注新教材新课程理念的落实,注重文本联读和单元整合,注重逻辑知识的丰富和哲学思想的融入;这一年,我也更多地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答题技巧和答题思路的总结,引导学生关注高考理念和命题趋势。


高二,如同学生的十七岁,是花季,也是雨季;是青春的绽放,也是生命的沉淀;是走过春日烂漫的夏日积蓄,也是为秋日累累硕果洒水、除草、灭虫的充分准备。盛夏已尽,积聚已备,只待结果!


每一届的高三,学生总会发现我和高一高二时候截然不同。高一高二的我生动流畅,活泼阳光,浪漫激情。高三的我却总是严苛理性,一板一眼,“一本正经”,甚至连面目似乎也变得不可爱不美丽起来。



而只有我知道,高三语文已由语文学科转为语文考试,已由对文本的自由感受与品读转为功利的分析与判断,已由对文字的创造与表达转为符合一定规则和模式的“写作”。高三,是急需要把积淀化而为分数的急功近利期,是急需要在扎实地基上建造出华屋美宇的赶工期,是把语文素养和能力转化为语文应试能力的关键期,是对应试技巧应试方法的系统总结期,是对命题趋势命题意图的极致揣测期,是急需完善不足突破弱项的飞速冲刺期……


这一时期,把握得好就是激发积淀,花开前方;把握不好就容易前功尽弃,高低冥迷。所以,这一时期,我更多了束缚羁绊,更多了责任压力,更多了理性沉静,更多了期待期望,也更多了严格要求,甚至更多了吹毛求疵。这一时期,我心中常常回响的想法是:这个学生的语文成绩怎么可以再拔一拔,更匹配总体成绩?这个学生的字体怎样可以再练一练,改变作文分数平庸的状态?那个学生的选择题应对能力怎样可以再提升提升,保持语文成绩的稳定性?那个学生的作文审题能力如何能提高,保证高考发挥出最佳写作水平……这些念头这些责任让我不再那么潇洒自在也不再那么宽容无谓。



高三的这一年,对师生都不容易,既是身体的考验,是能力的考查,也是心灵的折磨,是一次实实在在的长征,是一次真真正正的人生跋涉!所以,我想对走过高三这条河的所有师生大声说一句:亲爱的,你们,都是英雄!


当然,沉下心来反思,这三年有没有遗憾呢?有,很多!成绩总体不错,但比之我带的上一届2021届来说,还有很多不足。2021届两个班最高分145,140以上5人,130以上74人,平均分131.54。另外还有几位学生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水平,语文成绩有所遗憾,也让我心生愧疚。这三年来一直想和21届持平的目标没有完全达到,当然,这里有题目难易、改卷尺度、新旧教材、学生接受、自我状态等因素。但是,也确实有需要反思和总结的地方。


首先,对新教材的任务量和难度估计不足,应对不够充分。新旧教材任务量差别极大,尤其是各科差别都很大,新教材真的是任务又多又难,无论对学生还是老师,都是挑战!上一届高三各科学习任务相对轻松,所以到了高三后半段数学、理综已经基本成竹在胸,就有更多精力应对语文和提升语文。而这一届学生越到最后越发现数学理综难题巨多、难度极大,根本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对待语文。所以上一届最后冲刺期进行的作文训练、字体训练没有办法有序进行,部分学生最终没有实现我期待的飞跃和突破。所以,下一届,要充分估计到语文最后的边缘地位,务必将学习任务提前,务必将各类训练提前。



其次,这一届大量的网课造成了师生观念的脱节,部分学生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懈怠心理和懒散习惯。这一届最大的感觉是学生的跟从感不够,老师们各有自己已经成型的培养理念和教学方法,也特别负责着急,一直在努力严格要求。同学们却还没有较早感受到高考竞争的残酷性和激烈度,拼搏劲头不足。这些造成师生理念不尽一致,过程未能完全顺利推进,目标未能完全达成。这可能也是zz同学们这两年高考不够尽如人意的最大原因。


而实际上,高考是一次师生共同跋涉的历程,却是更考验学生意志力和内驱力的过程,是需要学生“异想天开”和“脚踏实地”真正结合,甚至更需要脚踏实地的过程!因为,归根结底,学生才是高考成败的根本,是为自己青春十年结果负责的第一责任人,是能否实现自己未来目标的第一奋斗者!


同学们必须明白,高考是真正的“百万雄狮过大江”,是真正的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是真的“有多少汗水有多少果实”的相对公平的搏斗!既然你准备走过高考这条路,那么你必须告诉自己:高中三年,全力以赴,不留遗憾,不负青春!



当然,我自己也要反思的是如何尽量改变高中三年不同状态的割裂感,更完美地做好高二的过渡和调整,做好高三的轻松包容与充实踏实的融合。我还需要更深入地研究新教材和新高考,尤其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方面进行更落实地更行之有效的训练。我也需要更好地协调学校工作尤其是繁重的教研工作与班级教学的矛盾,怎样以更充沛的精力做到两者兼顾。


2021—2024,对我们来说,是对又一届学生的倾力托举,是与又一轮青春生命的相依相伴;对同学们来说,是人生中繁花绽放与艰难跋涉交加的关键期。


然而无论如何,我曾经说过,此一刻,只是分号、逗号、顿号,绝不是句号。未来很长,坚持的力量可以胜过一切!心有梦想,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心存力量,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绽放!青春的力量无限,未来无限,希望无限,远方是辽阔旷野、星辰大海!


那么,同学们,走过这高中三年,让我们挥别过去,不念过往,不纠结当下,不畏惧未来!新的历程,一起出发,扬帆远航!


十年之后,愿你归来,依然少年!


二十年以后,愿我们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共勉!






















张云佳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
1.教育思想分享。2.学生作品呈现。3.语文教学探索。4.生活感受抒发。 欢迎分享!欢迎来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