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暨教科研能力提升专题研讨会”之学习心得(5)
蓉城七月,陕师大邀请众贤齐聚泡桐树中学开坛讲学,聚焦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幸受教收获颇丰,略谈一二。
做会阅读文本的教师
解读文本时,我们通常会借助教参,但过于依赖教参,容易陷入僵化的浅解读,限制阅读感悟的生发和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融入自身的阅读体验与独立思考,走进文本的内里。并且,在反复阅读中,发现有价值的、恰当的教学内容,探寻新的发现以求深度解读。
做善追问课堂的教师
教师设计学习活动、学习任务,要基于学生的问题,明确学生的困惑点,精准化教学。课堂不应是教师个人的才能秀,而应是发现学生的真问题、引导学生一步步找依据、解疑惑的学习场,是师生思维滚动交流的头脑风暴。
做能引领学生的教师
教师立足课堂把每节课上好,不仅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让学生从容应对考试收获成绩,更应让学生在语文核心素养上能够满足他未来发展的需要。语文课要培养的不是键盘侠、传声筒,教师要引导学生对人生有真实而又深邃的思考,对社会有敏锐而又有见地的认识。
做爱思考钻研的教师
一线教师的科研源自真实的教学,扎根课堂。在对教学的追问、反思、学习、实践的循环中,摸索着语文学科的规律,不断探索,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拾级而上。科研亦源自对学科的热爱,倾情真心,无怨无悔,而后水到渠成。
教学是漫漫的修炼路,途中亦风光无限,追寻先贤步履,潜心学习共赴未来。
文字|周丹
排版|杨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