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的 “真相”,关乎女孩健康!情侣必看~

健康   2024-12-10 12:03   云南  


在当今社会,性观念逐渐开放,避孕药作为一种常见的避孕手段,被许多情侣所熟知。

然而,网络上关于避孕药的传言五花八门,甚至有 “吃错将毁掉女孩一生” 的说法,这让很多人对避孕药既好奇又恐惧。

图源千图网

说到避孕药,先别着急羞涩,其实对于成年人来说:为了避免意外发生,了解避孕是非常正常和必需的事情。

据相关调查显示:70%的有避孕需求的女生在购买药品时,会选择购买紧急避孕药。

然而大部分女生对“如何使用避孕药”的常识薄弱,甚至是一无所知。

图源千图网


01.

短效避孕药

d


成分及作用机制:

主要成分是低剂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改变宫颈黏液的性状等多环节协同作用,阻止精子与卵子结合,从而达到避孕的目的。

特点

一般从月经来潮第1天或第5天开始服用,每天1片,连服21天或28天为一个周期。激素含量相对较低,副作用较小,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停药后生育能力可迅速恢复。除避孕作用外,对月经周期有一定调节作用,能缓解痛经、减少经量等。

02.

长效避孕药



成分及作用机制:

含有较高剂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其作用机制与短效避孕药类似,但由于激素含量高,在体内的作用时间更长。

特点:

服用次数少,一般每月服用1次或几个月服用1次。
激素含量高,副作用相对较多,如可能导致月经紊乱、闭经、体重增加等。停药后体内激素水平下降缓慢,生育能力恢复相对较慢。

03.

紧急避孕药



成分及作用机制:

主要成分是大剂量的孕激素(如左炔诺孕酮)或抗孕激素(如米非司酮)。在无防护性行为或避孕失败后的短时间内服用,通过抑制排卵、阻止受精卵着床、使宫颈黏液变稠阻止精子穿透等方式起到紧急避孕的作用。

特点:

仅用于紧急情况,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激素剂量大,副作用明显,如恶心、呕吐、撤退性出血、月经紊乱等。避孕失败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在排卵期后使用。

图源千图网


!

常见的副作用:


恶心和呕吐是比较常见的。这是因为药物对胃肠道产生刺激,一般恶心症状会在服药后数小时内出现,呕吐可能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果在服药后1小时内呕吐,可能需要补服。

不规则阴道出血,也称为撤退性出血。这是由于药物导致子宫内膜的变化而引起的。出血时间和出血量因人而异,有的女性可能只是出现少量点滴出血,而有的可能会像月经一样出血,出血时间可能持续几天。

月经周期紊乱。紧急避孕药可能会使月经提前、推迟或出现月经量的改变。例如,原本28天的月经周期,服用紧急避孕药后可能会推迟到35天,或者月经量变少等情况。

图源千图网

!

较少见但严重的副作用:


可能会增加宫外孕的风险。

虽然紧急避孕药总体上能降低怀孕的几率,但如果避孕失败,宫外孕的可能性相对常规怀孕会有所增加。这是因为药物可能影响受精卵的正常着床,导致受精卵在输卵管等宫外位置着床。

注意事项


紧急避孕药不能频繁使用。因为它的激素含量高,频繁使用会对女性的内分泌系统造成严重干扰,导致月经失调、闭经等问题,还可能影响今后的生育能力。一般建议每年使用次数不超过3次。

有一些人群不适合使用紧急避孕药,如患有严重的肝脏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女性,因为药物可能会加重这些疾病的症状。

即使服用了紧急避孕药,也需要注意观察月经情况。如果月经推迟超过1周,最好进行妊娠试验,以确定是否怀孕。

在选择避孕药之前,情侣双方尤其是女性,应该充分了解不同类型避孕药的特点、适用人群和使用方法。建议女性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年龄、身体状况、生育计划等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避孕药。

例如,年轻健康、暂时没有生育计划且月经周期不规律的女性,短效避孕药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而对于已经生育且短期内不打算再次怀孕的女性,可考虑长效避孕措施,但需谨慎评估利弊。

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嘱咐服用避孕药至关重要。短效避孕药要按时、按量服用,不能随意漏服或停药;紧急避孕药只能在紧急情况下偶尔使用,绝不能频繁服用。

图源千图网


1.避孕套:需从正规途径购买,禁忌情况较少,能有效预防性传播疾病。


2.宫内节育器(上环):适用于2年以上没有生育需求人群的长期避孕,通常能连续使用5-10年,取出后即可恢复生育能力。


3.皮下埋植剂:将一根内含缓释孕激素的胶囊埋植在上臂内侧,避孕成功率高。


4.结扎手术:适合已婚已育且确定不再生育的夫妇,避孕效果彻底。


5.长效避孕针:当前的长效避孕针主要有单孕激素制剂和雌、孕激素复合制剂两类。



责编 | 新新
校对 | 包包
统筹 | 凯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一心谈药
一心堂药业集团官方健康科普号,每日健康“心”知识。你容易忽视的健康问题都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探索健康知识,一心创造美好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