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靶点描绘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对于全面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挖掘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和耐药机制的关系和临床分子机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随着多组学研究和肿瘤免疫微环境(TME)研究的临床价值深入人心,肿瘤精准诊断正在从NGS向以多重荧光免疫组化(mIHC)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病理(NGP)技术发展。
本期NGP资讯,将为大家分享两篇mIHC技术在肠癌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扩大免疫检查点阻断(ICB)在结直肠癌(CRC)中的疗效迫切需要对治疗反应性的全面了解。
该研究对22名接受新辅助PD-1阻断治疗的CRC患者进行了持续追踪,进行单细胞水平的转录组以及TCR测序,详细刻画了免疫治疗下动态的结直肠癌免疫图谱。研究鉴定出TME中与免疫治疗响应程度密切相关的三个协同变化的细胞程序:三级淋巴结构程序、肿瘤富集程序以及组织重构程序。伴随治疗过程,使用mIHC实验均证实CR组和PR组响应的患者(N=17)中皆显示出三级淋巴结构(TLS)面积和计数的增加。研究结果推进了目前对PD-1阻断治疗下对结直肠癌患者TME和全身免疫的理解,为精准治疗策略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mIHC技术赋能
Treg-mreg DC-淋巴管生态位的肿瘤免疫抑制
研究背景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对肿瘤生长和免疫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然而,驱动这些效应的精确细胞相互作用和TME内的空间组织仍然不是很清楚。
研究解读
研究人员利用mIHC技术和小鼠模型对肿瘤微环境中的主要免疫细胞亚群进行染色,发现大量的Foxp3+Treg细胞和富含免疫调节分子的成熟树突状细胞(mregDCs)共同聚集在淋巴管周围,形成Treg-mregDC-淋巴管生态位。在TME中,活化的Treg通过与mregDC的相互作用抑制肿瘤抗原到tdLN的转运过程,阻碍抗肿瘤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起始,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这项研究揭示了肿瘤抑制性免疫微环境的空间组织结构、驱动其形成的分子机制及其相应的生理功能。这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肿瘤免疫逃逸的理解,还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mIHC技术赋能
参考文献
[1]Cancer Cell. 2024 Jul 8;42(7):1268-1285.e7.
[2]Cancer Cell. 2024 Jul 11:S1535-6108(24)00239-3.
END
扫码获取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