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P下一代病理92】 mIHC在尿路上皮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应用

文摘   2024-09-19 09:02   上海  

多靶点描绘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对于全面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挖掘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和耐药机制的关系和临床分子机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随着多组学研究和肿瘤免疫微环境(TME)研究的临床价值深入人心,肿瘤精准诊断正在从NGS向以多重荧光免疫组化(mIHC)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病理(NGP)技术发展。

本期NGP资讯,将为大家分享两篇mIHC技术在尿路上皮癌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01

  TME的空间关系可以预测ICI联合治疗的反应


研究背景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可以在尿路上皮癌(UC)中获得显著的应答,这可能取决于肿瘤微环境(TME)特征。然而,TME与ICI应答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


研究解读

研究使用mIHC技术分析了术前联合ICI治疗前的24例UC样本的TME免疫细胞密度和空间关系(SRs)(通过韦伯分布第一个最近邻距离来描述SRs),并评估TME指标与伊匹单抗+纳武单抗反应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免疫细胞密度在反应组之间无差别。而CD8+ T细胞或巨噬细胞对其最近的癌细胞的韦伯分布SRs指标与反应呈正相关。在有反应的肿瘤中,CD8+ T细胞或巨噬细胞到最近癌细胞的距离比无反应的肿瘤小(有反应者为4μm左右,无反应者>10μm)。同时TME空间生物标志物也能预测HNSCC队列中联合ICI后的主要病理反应。该研究表明,与密度指标相比,SRs是对术前联合ICIs反应的强有力的生物标志物。



mIHC技术赋能 

02

LAG-3、FGL1的表达与UC患者的免疫响应相关

研究背景

在转移性/不可切除的尿路上皮癌(UC)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改善了铂类耐药患者的治疗,但是ICI治疗的原发性或获得性耐药性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研究解读

该研究通过RNA测序和多重荧光免疫组化(mIHC)技术对晚期尿路上皮癌(UC)样本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LAG-3高表达与PD-L1/PD-1阻断的响应显著相关;在LAG-3高表达的肿瘤中,FGL1高表达与ICI治疗反应和总生存显著负相关;UC肿瘤基质富含CD8+LAG-3+细胞、肿瘤富含FGL1+细胞,均与存活率负相关;研究还发现,CD8+LAG-3+免疫细胞是最接近FGL1+肿瘤细胞的亚群,且其有效密度较高的患者PFS明显更长。该研究揭示LAG-3和FGL1是预测患者ICI治疗预后的重要因素,为实现更进一步的精准治疗提供了依据。

mIHC技术赋能 

参考文献

[1]Nat Commun . 2024 Mar 21;15(1):2538.

[2]J Immunother Cancer. 2024 Jul 23;12(7):e009358. 


END



扫码获取更多精彩

阔然生物
阔然生物是业内领先的精准医疗高科技企业,业务覆盖第三方临检服务、医疗设备和试剂研发生产销售。拥有9200平米检测研发中心、5000平米IVD生产智造中心和占地50余亩智慧医疗产业园,拥有百余项授权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为核心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