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靶点描绘复杂的肿瘤微环境对于全面评估患者的预后和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疗效,挖掘肿瘤微环境与肿瘤发生发展、复发、转移和耐药机制的关系和临床分子机理提供了全新的思路,随着多组学研究和肿瘤免疫微环境(TME)研究的临床价值深入人心,肿瘤精准诊断正在从NGS向以多重荧光免疫组化(mIHC)技术为代表的下一代病理(NGP)技术发展。
本期NGP资讯,将为大家分享两篇mIHC技术在肾癌研究中的应用案例。
三级淋巴组织结构(TLSs)存在于多种肿瘤中,并被视为评估临床预后的预测指标,但其在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患者预后中的机制尚不明确。
基于多中心研究队列研究异质性TLSs和免疫浸润在ccRCC中的临床意义。研究发现,高密度(>0.6/mm²)和成熟的TLS预测良好的总体生存率(OS);高浸润(>151)的散在TIL是ccRCC不良预后的独立风险因素。TLS的存在与改善的无进展生存率及治疗反应性相关,年龄与TLSs丰度的结合对OS有影响,在存在未成熟TLS的个体中检测到更高的衰老评分。该研究表明丰富且成熟的肿瘤内TLSs与术后ccRCC复发和死亡风险降低及有利的治疗反应相关。免疫浸润的不同空间分布可能反映了ccRCC中的有效抗肿瘤或促肿瘤免疫。
mIHC技术赋能
空间结构嵌入的HLA 特征筛选免疫治疗获益人群
研究背景
晚期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患者的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如何有效筛选潜在获益人群是当前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挑战。
研究解读
本研究共纳入 1377 名患者,涵盖 12 个独立队列。通过多组学分析的方法构建肾癌免疫景观特征(ILS)以及HLA 低混杂性特征(tLHP signature),发现ILSHIGH 或者tLHPHIGH 组患者的 OS 和PFS显著延长;
空间转录组学和mIHC证明抗原呈递、TAMs 和 CD8+ T 细胞之间形成的空间共定位免疫群落是预测 ICB 疗效的关键;最后利用小鼠模型证实联合应用抗 PD-1 和 CD40 激动剂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这些发现为 aRCC 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治疗策略。
mIHC技术赋能
参考文献
[1]J Immunother Cancer. 2024 Jun 21;12(6):e008613
[2]Nat Med . 2024 May 21.
END
扫码获取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