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总消化医护说】“肠”治久安,扒一扒结肠憩室炎(医生篇)

文摘   2025-01-02 23:04   天津  

病例分享:

李女士,52岁,出现腹部隐痛20余天来门诊就诊,平素大便1天1-2次,偏稀,无脓血便,无发热。查体腹软,右侧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血常规:WBC 10.03*109/L,N 79%;淀粉酶、脂肪酶正常。腹部CT平扫可见小肠、结肠多发憩室形成,其中横结肠、升结肠可见炎症渗出、肠壁增厚,考虑结肠憩室炎。


01

What is Diverticulitis?

什么是结肠憩室炎?


结肠憩室炎,简单来说,就是结肠憩室发炎了。结肠憩室是指结肠壁上形成的小囊状突出物,通常是由于结肠壁的弱点或压力变化所致。憩室的壁通常较薄,主要由黏膜和黏膜下层构成,缺乏完整的肌层,导致其更容易发生炎症和并发症。



虽然结肠憩室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它和遗传、不健康饮食、饮酒、年龄增长以及缺乏锻炼等因素有一定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憩室本身通常是“安静”的、没有症状的,很多结肠憩室在体内潜伏了很长时间,根本没有被发现,直到憩室炎、憩室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出现时,才会被诊断。在西方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约有50%患有结肠憩室。一项纳入患有憩室病的退伍军人的11年随访研究中,经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手术证实,憩室炎的患病风险为1%。在2100例患者队列中,中位随访7年期间憩室炎的患病风险为4.3%。


我国目前并无关于结肠憩室的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但就从部分文献资料及临床实际工作中得到的经验而言,国内的结肠憩室大多出现于右半结肠,特别是盲肠及升结肠


其实,结肠憩室炎在门诊并不少见,但是相比于胆囊炎、胰腺炎、阑尾炎等急腹症而言,我们对结肠憩室炎的敏感度可能略低一些。大部分憩室炎患者为急性无并发症性憩室炎,其放射学诊断标准为结肠壁或结肠旁脂肪炎症,不伴游离气体或脓肿。

02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Diverticulitis

结肠憩室炎的临床表现


1. 腹痛:因为中国人体内的结肠憩室大多出现在盲肠和升结肠,所以它引起的腹痛一般是右下腹的持续性的疼痛,疼痛的程度多不太剧烈。而欧美人群的结肠憩室一般是位于乙状结肠,会引起左下腹的疼痛,相对来说更容易识别出来。

2. 发热:和其它炎症类似,结肠憩室炎也会引起发热,一般为低热,很少超过38.5℃。

3. 排便习惯改变:有些患者会出现便秘,少数患者出现腹泻。如果合并憩室出血,也可能会出现黑便或大便带鲜血。

4. 泌尿道症状:泌尿道受到炎症刺激后也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最常见的是尿频尿、尿急、尿痛。

5. 并发症:严重的结肠憩室炎会引起肠梗阻、腹腔内脓肿或弥漫性脑膜炎、穿孔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阑尾炎也可能会引起上面所有这些表现,这也是经常错误地将结肠憩室炎诊断为阑尾炎的原因之一。

03

Clinical Diagnosis of Diverticulitis

结肠憩室炎的临床诊断


1.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经常会有升高,部分病人也会出现胰淀粉酶和胰脂肪酶的升高。

2. CT :是诊断结肠憩室炎特异性(94%)和敏感性(99%)都很高,也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影像学可以观察到憩室,结肠周围脂肪渗出,肠系膜血管增粗 ± 腔外积气/液等。

3. 内镜:注意,急性情况下结肠镜检查是禁忌的,因为它有很高的引发并发症的风险。憩室炎的患者在内镜下可以看到憩室内大多有粪石嵌顿,周围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严重者可能有溃疡形成。

内镜下的憩室及憩室炎表现


急性结肠憩室炎的改良Hinchey分期系统


结肠憩室病及憩室炎的影像学表现


04

Treatment of Diverticulitis

结肠憩室炎的治疗


那些整体健康状况良好、没有严重合并症、能够可靠地遵循指示并在需要时返回医院的患者,可以选择在门诊治疗。

1. 一般治疗:流质饮食、减少肠道刺激;抗炎、止痛、保持大便通畅。总体风险较低且无白细胞增多或发热(某些建议CRP正常)的患者可以不使用抗生素。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如CT上可见脓肿或游离空气,需要使用抗生素。

2. 针对并发症的治疗,对于出现脓肿的病人,单独抗炎可能效果比较差,可能需要进行脓肿穿刺引流;对于肠梗阻的病患者,可能需要禁食水、胃肠减压等治疗。

3. 手术,如果炎症太重,或者保守治疗效果差,需要进行急诊手术,手术一般进行憩室切除术或受累肠段切除术。另外,经常反复发作的结肠憩室炎也要考虑手术治疗。


05

Prevention of Diverticulitis

结肠憩室炎的预防


1. 调整饮食结构:多吃水果、蔬菜、粗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脂肪和精制谷物。

2. 避免长期便秘:长期便秘可能增加肠道压力,加重憩室症的发展。必要时可以通过饮食调整或泻剂帮助维持正常排便。

3. 保持适度体育锻炼:规律的体育锻炼有助于维持肠道的正常蠕动,减少便秘的发生。

4. 减肥:肥胖的人群更容易得结肠憩室炎,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和运动降低体重。

5. 戒烟、戒酒,吸烟、饮酒都会增加结肠憩室炎的发生率。


除了结肠有憩室外,小肠也可能出现憩室和憩室炎、憩室出血,如梅克尔憩室引起的出血及发炎等等,其处理更加复杂,往往需要外科介入。

参考资料:

1. 急性无并发症性憩室炎,相同老问题的最新证据

2. 憩室炎的影像学诊断

3.结肠常见的非癌性病变——结肠憩室病丨一文总结

4. 朱新影等;急性结肠憩室炎132例临床特点分析;2018-11-08;中国内镜杂志

5. 雷程,2019版《日本结肠憩室出血和结肠憩室炎治疗指南》结肠憩室炎部分精要及解读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集天津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和天津市消化病学重点实验室为一体,是国家消化病临床重点专科、天津市消化病重点专科、天津市消化疾病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消化病质控中心以及国际合作实验室。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医学中心主任王邦茂教授和科室主任刘文天教授的带领下,消化内科已发展成为天津市消化疾病诊治综合实力强、辐射范围广、优秀人才集中、技术力量雄厚的消化专科。科室内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7人,历届毕业生共600余人。


撰稿| 林琳

审核| 王邦茂 刘文天 曹海龙 陈鑫

部分资料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即删。

天消所师生之家
介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及天津市消化疾病研究所的医教研工作及胃肠道和肝胆胰疾病的科普知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