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自述
医生,我今年40岁,3年前出现吃饭时吞咽困难,饭后还会反流胃内食物,偶尔有呕吐,当时自己没有重视。
最近这2个月明显感觉反流次数增加,偶尔有胸闷和胸口痛,这期间体重下降了2.5kg,最近2周吞咽困难严重,这是怎么回事啊?
根据目前症状怀疑“贲门失弛缓”,先安排您做胃镜和食管测压检查,根据结果进一步确诊,从而给予治疗。
随后患者被诊断为“贲门失弛缓症” ,医生为其进行了内镜下食管肌切开术(POEM)治疗,最终患者好转出院。
01
贲门失弛缓
简介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 of cardia,AC)是一种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食管与贲门周围的神经和肌肉功能障碍,导致食管下段括约肌无法正常松弛。
1111
病因
贲门失弛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大多认为与遗传、病毒感染、免疫、炎症和环境等因素导致食管抑制性神经元受损和抑制性神经递质缺失有关。
好发人群
贲门失弛缓症多发于30-60岁人群,男女患病比例约1:1,儿童和老人也有发病可能。
02
常见临床表现
■1.吞咽困难
是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时轻时重,常因情绪、食物刺激引发吞咽食物困难。后期吞咽困难可能持续存在,吃流质食物也有可能有梗阻的感觉。
■2.食物反流
常在进食或进食后发生。反流物为胃内容物,因为食管与气道密切相连,所以食物反流后容易误吸。
■3.胸骨后疼痛或不适
疼痛性质不同,可能是闷痛、刺痛,也可能类似心绞痛。
■4.体重下降
症状比较严重或者病程比较长的患者,会因为长期进食困难,导致体重下降。
■5.呛咳和吸入性肺炎
由于食物或液体反流到气道,患者可能会出现呛咳,严重时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
■6.呕吐
部分患者可能会在进食后呕吐。
03
临床检查
1.食管钡餐检查
通过吞咽钡餐,可以在X光下观察到食管和贲门部的形态变化。典型表现包括食管体部扩张和贲门部的“鸟嘴”样狭窄。
2024
2.电子内镜检查
在内镜下,可以看到食管体部的扩张或弯曲,以及食物和液体的潴留。
3.食管测压(高分辨率测压HRM)
这是诊断贲门失弛缓的“金标准”。通过测量食管下括约肌(LES)的压力和食管体的蠕动功能,可以准确诊断贲门失弛缓。
04
治疗要点
Part.
01
一般治疗
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建议调整饮食习惯,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辛辣、过冷或过热的食物,戒烟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紧张。Part.
02
药物治疗
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和促胃动力药,这些药物能够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压力,促进食物排空,缓解吞咽困难。
Part.
03
内镜治疗
内镜下食管肌切开术(POEM)治疗,具有时间短、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
Part.
04
外科手术治疗
合并有食管下段瘢痕狭窄、肿瘤等情况,或药物保守治疗、内镜治疗效果欠佳者,可考虑外科手术治疗。
05
POEM内镜治疗
是在食管下的肌肉层建立一个隧道,并在内镜直视下切开食管周围的环形肌肉,以缓解食管下括约肌的痉挛,帮助患者改善吞咽困难的症状。
06
POEM治疗术后护理
1
休息与活动
患者需要全麻手术,术后将床头抬高 15 ~ 30°, 术后 72 小时无异常可遵医嘱适当床旁活动,避免剧烈运动。
2
饮食指导
术后禁食 24 ~ 72 小时;确认无穿孔或其他不良事件后,3 ~ 4 天进食少量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
3
并发症观察
a.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是否存在颈部、胸部皮下气肿的症状,如有皮下捻发音、呼吸困难等遵医嘱处理,警惕气体相关并发症。
b.观察有无胸骨后疼痛、胸闷、憋气、腹胀、腹部压痛、呕血、黑便及胃管内引流的量、色、质,警惕黏膜损伤、食管穿孔、消化道出血。
c.监测体温,加强室内通风,做好保暖,预防感染。
4
心理支持
加强与患者沟通,向患者解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并给予鼓励和支持。
winter 2024
注:引用网络图片,侵权联系删除
撰稿:梁思彤
审校:马颖丽 曹海龙 陈鑫
科室介绍
天消所师生之家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集天津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和天津市消化病学重点实验室为一体,是国家消化病临床重点专科、天津市消化病重点专科、天津市消化病重点学科、天津市消化病科普基地及总医院高峰学科。在消化中心主任王邦茂教授和科室负责人刘文天教授的带领下,消化内科已发展成为天津市消化疾病诊治综合实力强、辐射范围广、优秀人才集中、技术力量雄厚的消化专科。科室内现有博士生导师9人,硕士生导师17人,历届毕业生共600余人。
消化内科护理团队
天消所师生之家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包括ICU病区和三个专病病区,临床护士48名,实行专病模块化管理,打造了4个院后随访团队及两个专病管理团队:IBD管理团队、慢性肝病团队,致力于解决患者医疗护理难题,搭建医患沟通桥梁,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参考文献
[1]耿子寒,黄媛,诸炎,等.贲门失弛缓症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22, 39(11): 942-945. DOI: 10.3760/cma.j.cn321463-20200914-00768.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功能性疾病协作组,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食管疾病协作组,吕宾.中国贲门失弛缓症诊疗规范[J].胃肠病学,2023,28(11):657-664.DOI:10.3969/j.issn.1008-7125.2023.11.003.
谢
谢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