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良:像战斗英雄张富清那样坚守初心认真做好国家调查工作

乐活   2024-12-22 08:56   广东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桑榆重晚晴》寄语

《投稿须知》

张富清,1924年12月出生于陕西省汉中市洋县,194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中,张富清冲锋在前,奋勇杀敌,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荣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1月,他从正连职干部退役,他主动向组织申请到湖北省最偏远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来凤县,先后在城关粮油所、县粮食局、县纺织公司、三胡区、卯洞公社、县外贸局、县建设银行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了一生。1985年他在银行副行长岗位上离休。张富清60多年尘封功绩,无人知晓。2018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工作人员意外发现这位人民功臣,张富清的英雄事迹才被世人知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迹感人。在部队,他保家卫国;到地方,他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朴实纯粹、淡泊名利书写了精彩人生,是党员干部和广大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

张富清深藏功名坚守初心
作为退役军人和国家调查战线上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向老英雄张富清学习,无论什么时候、任何岗位,都要始终把共产党员作为第一身份,对党忠诚,为民服务,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图功名,从先进榜样中寻找奋斗方向,从英雄事迹中汲取前行力量,为党和人民多做贡献。

青岛调查队组织开展国防教育

淡泊名利,

要始终保持忠诚之心

张富清数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献、勇挑重担、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一件工作,以满腔热情在艰苦环境中尽职尽责、苦干实干,值得我们学习。条件艰苦的地方别人不愿意去他去,是他对信仰的崇尚;国家困难时期,他率先垂范,动员妻子离岗;忠孝两难全时,他坚守岗位,没有为母亲奔丧。工作上离休的张富清,在政治思想上没有离休,他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当认为自己不能再为国家做贡献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索取,而是想到再能为国家节约一点。他的眼睛做白内障手术时,明明知道自己是离休老干部,医药费全部可以报销,也可以给自己选好一点的晶体,保证效果,但他却选了最便宜的一款。老党员张富清用行动作出了回答,不忘初心,在他身上体现最明显的是不忘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

张富清对党无限忠诚

张富清淡泊名利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战争时期,张富清同志冒着枪林弹雨前进,为党和人民可以牺牲一切;和平年代,他不讲条件,坚决服从党组织安排,始终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能做到爱党爱国,对党绝对忠诚,永葆赤子之心。进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要以张富清为榜样,兑现入党宣誓时的铮铮誓言,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时刻不忘为人民服务宗旨,保持忠诚之心,用忠诚兑现了誓言,用信仰成就人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张富清参加解放战争

张富清获得的人民功臣奖章
今天,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上,我们更应当继续传承老英雄张富清这种奉献精神,筑牢共产主义信念之基,以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无怨无悔地做好本职工作,确实为党分忧、为党尽责,让初心永不褪色、永不变质,永葆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之心,才能永远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阵地,永远做党和人民信赖的人。

张富清信仰如山成就人生

清正廉洁,

要始终保持高尚情操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对于一名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增强党性,弘扬共产党人的正气,自觉接受各种考验,在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方面做出表率,严格约束自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计较个人地位、名利,多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做实事。

张富清简朴的家居
从老英雄张富清先进事迹中我看到,上世纪60年代,张富清被调到三胡区政府工作,妻子孙玉兰在三胡供销社上班。随着精简人员工作的开展,张富清动员妻子从供销社离职,以减轻国家负担,随后又动员儿子放弃在城里工作机会下乡当知青,接受再教育。张富清对党怀有绝对的赤诚和信念,对国家集体的事考虑的很多,对自己的小家考虑的甚少,让原本有正式工作的妻儿下岗下乡。再看看他家中简单的家具、普通的陈设,处处彰显了朴素的优良传统美德,艰苦朴素精神令人感动。张富清这代人经历过三年的自然灾害,他比我们更深深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他几十年如一日廉洁勤俭过着朴素的生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还能继续秉承这样的美德更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老英雄张富清

年轻时的张富清
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要像张富清那样,懂得“知足常乐”,坚守对生活的平常之心,在任何岗位上都是为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工作。要学习他满足但不自满,自豪但不自傲;学习他坚守内心的那份宁静,在淡泊之中有大志,清贫之中讲奉献;学习他学习上不知足,工作中知不足,生活中常知足,在平凡中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学习他不忘初心,不改本色,切实把为人民服务当做一生的理想而付诸实践,主动作为,勇于奉献,勤恳务实,多想实招,多办实事,把应负的责任扛起来,把本职工作做的出色,面对困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立志做忠诚、干净、担当好党员好干部。

张富清教育官兵爱国奉献

青岛调查队入户调查了解民情

心怀人民,

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

老英雄张富清60多年尘封功绩,不让任何人知道的原因,张富清这样说:“当年和我并肩战斗的那些战友,许多人都牺牲了,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向组织提任何要求。比起他们,我今天吃的、住的已经很好了,我有什么资格把战功拿出来显摆?又有什么资格向组织提出要求。”他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名老兵最朴素的内心独白,道出了一名共产党员最纯粹的理想信念。

张富清和老伴孙玉兰坚持学习
我们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我们要以老英雄张富清为榜样,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注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试金石。

老英雄张富清的事迹感动了无数国人,也深深地感动了我。在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中,我将继续带着信念学、带着感情学、带着使命学,在实践中学习,在群众中锻炼,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青岛调查队向英雄学习为民服务

恪尽职守,

要始终带头苦干实干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张富清都淡然处之。张富清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工作中也有委屈的时候,但他想起了牺牲的战友,马上就没事了,继续投入工作。现在,个别党员干部干工作工作中总是患得患失、拈轻怕重,缺乏不畏艰辛、一往无前的干劲,缺乏苦干实干的韧劲,与老英雄张富清相比差距太大。
只要党和国家需要,就要不畏艰辛、勇敢向前。张富清24岁时,在生与死之间,他选择冲锋在前,在战火中成长为战斗英雄;31岁时,在小家与国家之间,他选择服从大局,把余生献给了偏远山区。他数十年如一日甘于奉献、勇挑重担、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一件工作,以满腔热情在艰苦环境中尽职尽责、苦干实干,生动地诠释了“我是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为民奉献情怀。张富清用兢兢业业的付出,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名老兵、一名老党员的优秀答卷。

2019年 6月,中共中央授予张富清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宣传部授予张富清“时代楷模”称号;7月张富清被表彰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9月张富清荣获“共和国勋章”并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2020年5月17日,张富清被评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 

2022年12月20日,战斗英雄、“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去世,享年97岁。

解放战争张富清冲锋在前线
今年12月20日是老英雄张富清离世两周年。岁月流逝,初心不改;英雄精神,催人奋进。张富清的先进事迹感天动地激励后人,是一名共产党员的生动写照,也是我们党开展常态化党史学习教育最直接、最生动的教材。作为国家调查一线党员干部,在面对新形势、新矛盾时,我们要向张富清老英雄学习,学习他恪尽职守、担当使命的务实作风,困难面前迎难而上,关键时刻站出来,危机关头豁出来,永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之心、奉献之心。要常思肩上担子,把职业当事业,把责任当己任,立足岗位,主动作为,把“为国统计,为民调查”作为实践课堂,围绕民生问题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信息,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苦干实干精神续写新时代统计调查故事,在新的长征路上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

青岛调查队深入基层搞好调查研究 

谢谢阅读 请点在看 欢迎转发

作者简介

胡宝良退役海军大校。1982年11月入伍,1985年5月开飞,安全飞行32载,完成重大任务20多项,5次立功,6次走出国门,见证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深蓝的历史性跨越。2017年3月到龄停飞,2018年1月转业到地方工作。曾任国家统计局青岛调查队党组成员、副队长、机关党委书记、二级巡视员。曾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求是杂志、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中国信息报、青岛日报等全国139家报刊发表文章1600多篇。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全军网络好新闻一、二等奖。人民海军报、海军杂志特约通讯员、特约记者。

《桑榆重晚晴》编委会

投稿微信:sangyzwq--qd

总编:幸运草

编辑:聊者

校对:燕平 聊者

制作:沧海一粟

END



桑榆重晚晴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带你进入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和你共赏满天火红的晚霞美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