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仁山:读书滋养人生 | 书苑

文摘   文化   2024-10-15 12:00   江苏  


资料图【图源:新华社




读书对一个现代人而言,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我喜欢读书,喜欢在书中体会不一样的风景,获取不一般的感悟。读书伴随我成长,也滋养了我的人生。
年少之时,读书甚少,思维局限、想象匮乏,我虽渴望改变自己,却又不知道如何去改变。那份茫然、纠结又带着期待一起交织在心中,令我至今印象深刻。
而言若要改变人生,只能多读书、读好书,尽管过程比较漫长,但读过书后,往往发现自己会与过去有很大不同。因为读书为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未来之窗,感觉恰似西晋文学家陆机所云“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正是由于读书,让我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发生很大变化。有了书籍的陪伴,我看待世界的视角越来越广,思路也逐渐拓宽,前进的方向、奋斗的目标就越来越清晰。
人们常说,人生如戏,读古可通今。这好似演员可以在不同角色之间进行转换,进而体验不同的人生。而读书,就有这种异曲同工之妙。因为很多书中嵌入了作者的道德思想和人生思考,而阅读中的我好比从他人的世界走过,既留下了自己的脚印,又开启了新的人生,这就是读书的丰盈和收获。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剧照图源:微博@电视剧平凡的世界】


阅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可从中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期贫困农村青年的奋斗与追求。这本厚实的书籍,伴随许多年轻人走过了迷茫的青葱岁月,也同样激励我在艰难挫折中顽强拼搏,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幸福
阅读文艺随笔《创作力断想》,使我不断提升了对社会、对事物的观察能力,这是了解乡村生活、积累素材的必要手段。这些年,我在业余时间忙里偷闲写了点言论和散文,并相继刊登在省、市报刊,就得益于阅读此类指导写作的书籍。对于这类书,我一直视作“至宝”。
我尤其喜欢阅读旧版的明清小说,读林语堂、梁实秋、季羡林等人的散文小品。虽然明清小说有的文字深奥难懂,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慢慢就能体会小说中真正的思想内涵。林语堂等人的不少散文,读起来犹如漫步在青青的芳草地,让人在无言的感怀中享受内心的平静。读到这些书,时常令我在不知不觉中增长了文化见识,提高了文化素养。
偶尔,我也会翻阅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一类的书籍,它们让我耳目一新。这些书中依次排布的“数据表”,将历史以清晰的时间点展现开来,有中国的过去、现在,也有世界的往昔、发展。跟随历史可看古往今来,整个世界仿佛瞬间变小了,而我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却愈加饱满了。




资料图【图源:新华社】


读书多了,也会养成一些良好习惯,比如把书中精巧的构思默记在心,把优美的句子抄录下来,以此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而在默记和抄录的过程中,我的内心非常沉静、舒畅,这和玩手机的体验是有根本区别的。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让我在边读边走中,豁达人生、开阔视野,学会和平凡的自己融洽相处。也许这正是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所称的“读书须入化境”。这是读书的至高境界,能让人从中体验“另一种生活”,获得“别样的经验”,拥有“第二生命”。
况且,如今“全民阅读”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更是把读书当作一种自我要求、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生活习惯。正因为这样,我在长期的读书中,既体验到无穷乐趣,又被书籍所滋养,令自己的人生越来越充实、越来越出彩。前年,我被评为诚实守信“无锡好人”。

 本文原载于《江南晚报》2024年9月3日A09,原题为《读书滋养人生》
作者:吴仁山
编辑:觅雪
校对:缪敏
编审:吴军

End

往期文章选读


刘志福:学唱歌 | 市井


陶晓菲:雨夜 | 市井


一字马:送走一场台风,再等待下一场 | 书苑


二泉月
传承江南文化,积累江南文化,创造江南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