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鸿:无锡城里厢的古典园林 | 读城

文摘   文化   2024-10-04 15:01   江苏  


【摄影:陆建华】




无锡历来以山水自然风景著称,这和苏州以古典园林为标志的城市特色有明显区分。其实,无锡历史上也是一座园林资源十分丰富的城市,但长期以来人们有这种感觉:无锡园林多集中在太湖之畔的天然图画中;无锡的古典园林很少,著名的古典园林似乎只让人记得惠山古镇的寄畅园。

无锡城里厢有人人皆知的城中公园,除此之外好像就说不出其它园林,城里厢似乎是古典园林的空白区。事实并非如此,只要稍作留心就很容易发现,这龟背状的城圈中,其实隐藏着众多情韵悠长、诗意蕴集的古典园林。


薛福成故居西花园

先说说目前无锡城里厢几座比较完整的古典园林。

首先要说的当然是薛福成故居的西花园。薛福成作为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中坚人物,同时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代真正的外交家,他所营造的“钦赐第”形制宏大,气度不凡,有“江南第一豪宅”之誉,与之配位的西花园,也尽显清代官宦之家的气派。

这座园林不仅开阔而且精致,曲桥石舫、假山池沼都布置得十分精当,是中国近代民居建筑与江南造园艺术和谐结合的典范。当然,现在人们看见的这座园林与原先的规模相比较已小了些,它原来向西一直延至旧城墙边。旧城墙拆除改成马路后,人们从解放路经过市政协办公区时,看见院内有座太湖石假山及山上六角攒尖顶的亭子,附近还有一座轩榭,这些其实都是西花园的园筑。后来这条路又从混合型车道扩建成双向六车道,这些园筑就随之消失了。

目前西花园的建构和原貌稍有变化,园内景点经过了新的整理和布局,显得山更高水更远景更密,和原先疏朗平旷的风格相比有了一定的差异,园中假山也多以黄石叠替代了湖石叠。这座重放异彩的古典园林连同薛氏府邸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成为市中心一处观光游览的重要景区。





【图源:无锡薛家花园】


梁溪饭店

梁溪饭店是无锡城里厢不可多得的一处花园饭店,这里原来是民国时期实业家王禹卿的宅园。
从中山路经过此处,人们能看得见偌大的园内树木葳蕤,绿荫丛中有数幢别致的西洋楼宇,一旦进入园中又会发现,那几座英、法、美等风格的洋房却共同面向着一座典雅的古典园林。这里有小桥泉流,水榭亭台,有数座湖石堆叠而成的奇山,更有许多名贵古木,漫步园中时常可见各种婉转啼鸣的鸟类穿梭于丛林。“水云洞天”“石柱仙踪”“天福雅石”“叮咚泉”“麒麟桥”等景物接踵而至,令人称奇,真可谓“隐隐然有移天缩地之意,幽幽然得山水之真谛”。




【图源:江南古运河旅游度假区】


佚园

在素有“江南书厢”之称的小娄巷内,至今还能见到一座小小的佚园,它处在秦氏福寿堂的最深处。园主秦毓鎏是清末社会名流,他追随黄兴、宋教仁投身民主革命浪潮,并担任过孙中山的秘书。佚园是他在自家院落中营造的园林,典型的私宅后花园,园内至今还存有孙中山亲笔题词的刻石。这座园林面积不大,但各种园林要素都齐备。其中既有敞亮的会客场所,也有私密的读书之处,还有专为赏景而设的亭台曲廊。一幢幢错落有致的精美园筑之间形成数个幽静的院落,并以月洞门和廊道互通声气,层层递进。假山和池沼的配置是佚园最值得称道的。传统园林少不了一泓清池,围绕池水进行景观设计最能显示造园者的立意和匠心。佚园的精妙之处体现在池与山的配合上,池南面沿园墙有一座主人依照惠山之势设计的石包土假山,坡上和山顶植有佳木,使山显得更为嵯峨。小娄巷一带地势较高,所以那模仿古运河的池水水位就显低,登假山俯视这一潭池水时,使人瞬间感到仿佛置身于一个极高的位置上,在俯瞰园景时产生了明显的纵深感,这种设计较好地弥补了因园的面积不大,在园中平视时视距有限的不足之处,可谓匠心独运。




【摄影:陆建华】


在这座书斋式的园林里,人们虽不出城廓而得山水之怡,假如把它和秦氏老宅福寿堂结合起来作整体阅读,更能体味出不一般的意韵。这座宅院自南往北层层深入共有七进,静秘而古老的旧宅曾容纳过许多浪漫情怀和智性思考,似在向世人诉说着许多值得回味的过往,而串联起这组纵向多进式的古典建筑的,是一条窄窄的“备弄”。这条备弄虽然设有多处花窗但依然显得昏暗,游人顺着时空隧道般的备弄一路轻轻叩开两侧一个又一个相对独立的院落门户时,能从中听到许多动人故事。如果时令凑巧,还能欣赏到其中一个庭院中怒放的牡丹,这丛从北方迁徙而来的矮乔木在此开枝散叶已有近二百年历史。福寿堂备弄是无锡保存下来的一条最长的备弄,全长约一百米,行到尽处,备弄就会逐渐明朗起来,此刻佚园精美的倩影就会和你不期相遇,让游者感受着柳暗花明心理转换的同时,又意外获得了另一种美的享受。


云薖园

无锡城里厢有一座保存最完好的私家园林是长大弄5号的云薖园。这座古典园林是清代维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民族工商实业家杨味云营造的园林,十分典雅而精致。
主景区为一略呈椭圆形的池塘,曲廊亭榭巧设于四周,假山叠石相拥于池岸。这里的叠石一眼望去似乎全部是太湖石,但绕池前行一路能看见许多奇石镶嵌其中,有的密布云斑,有的似烟熏火燎,有的分崩欲裂,值得细细品味。从池对岸回看云薖轩,竟发现北边有一条湖石叠成的龙,腾空起伏,身下透空,极其生动,由此推想南侧那座假山应是凤的形态了。池塘之北布列着几幢小楼宇,可供人们攀高俯视园景,欣赏那“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半池风荷,还有游鲤在水中静静守望。正对水景的是一幢别致的西洋风格小白楼,简约而端庄,它点缀在传统建筑群中显得很别致且没有违拗感。




【图源:江南晚报】


大音稀声,这座精美园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被人们所认知。其实当初在建造无锡市人民大会堂时,云薖园并入大会堂被辟为贵宾休息室,一般人都到达不了,故知之者甚少。所幸的是人民大会堂易地重建时云薖园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最终归还于杨氏后人,使无锡旧城区内至今还存留着一处蔚然可观而且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私家园林


金匮山房·缪公馆·少宰第


在老城厢内还有数处残剩的古典园林遗址,看到这些残园会勾起许多历史回声。

一是崇宁路的文渊坊内曾有一座属无锡望族秦氏的“金匮山房”。可惜这座园林早在咸丰十年就毁于大火,后来仅修复了少部分景观。如今人们进入文渊坊能见一条长廊,其实这是当初老宅的备弄,备弄以东的建筑也被焚。金匮山房遗址被人们改称为“野园里”(雅名“冶园”),主人在里面栽种了松柏和桑树林,后来园的大部分都被单位占用,仅保存了对照厅,小白楼和少量园筑,如今人们在参观全国文保单位秦邦宪故居和秦淮海(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秦观)祠堂时,能顺便见到所剩无多的历史痕迹。

二是新生路7号缪公馆。这里曾作过市政府招待所,柳亚子、梅兰芳、张闻天等许多名人都入住过这座园林式别墅。这座庭院以太湖石堆叠的假山见长,这些精美机巧的假山至今大部分被保存了下来。后来在园东区建起一座办公楼,使东边的池塘及池塘周边景物消失殆尽,其古典园林的风貌受到了影响。





【图源:情调无锡】


三是小娄巷内曾有过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明代园林,即万备堂及花园。这里是状元孙继皋的“少宰第”,当初有嘉靖皇帝所赐“天章云锦”“显赫辉煌”两块匾额张挂于大堂,这座府第的花园曾有“无锡第一园林”美誉,园里遍植茂林修竹,更有宽池拱桥和垒石之山。最足称道的要数园内那座重达四吨的太湖石“五老峰”,是南宋高宗赵构赐予原先园主谈恺的花石纲遗物。石峰屹立于石基上高达七米余,峰顶为白色石岩,像座座雪峰又似数位皓首老者,故名之五老峰,石峰正面一米高处有一个孩童得以穿越的蛋形大洞,这座罕见的湖石精品却不知所终。这座园林及“少宰第”在时间长流中不断受到侵消,如今连残余部分都已难见。但当初此园的面积有数十亩之大,向东一直延至无锡第一女子中学校园内,所以现在还能从一女中花园里见到万备堂花园留存在此的若干精美景物


东林书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东林书院了,这其实是一座园林式的书院。历史悠久的东林书院由宋代大儒程颐、程颢的弟子杨时所创办,当年因为这里前有盈盈清流,周围古木丛秀,极富庐山东林寺的风致,所以龟山先生把这处讲舍称为“东林书院”。

到了明代在无锡先贤倡导下于万历三十二年重建东林书院,扩展成一座完整的园林,中置石牌坊,南面题“观海来游”,北面题“洛闽中枢”(原字迹漫灭,现在改为“东林旧迹”和“后学津梁”)。这里曾被学人们誉为“南国杏坛”,主持者顾宪成、高攀龙强调“读书,讲学,爱国”的学术宗旨,使东林书院一度成为议论朝政大事的舆论中心。顾宪成一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对联后来被马南邨在《事事关心》一文作了透彻阐述并编入中学教材,更使东林书院盛名远播。1902年,这里效仿西学办起了东林高等小学堂,从中走出过钱锺书等中国近代大家,上世纪后期这里恢复为东林书院遗址。





【图源:江南晚报】


东林书院占地16亩,其中园林部分超过10亩,自明万历年建成以来经过历次修葺,一应园林要素皆备,风貌越加秀美端庄。在这里不仅有丽泽堂、依庸堂等古代学术讲堂,还存有晚翠山房、再得草庐、心鉴斋、时雨斋、三公祠等精巧园筑,再配以河道池沼、假山亭台,园内古木参天,景色非常雅致。这座书院式园林所具备的文化意蕴吸引着人们,在这里人们能见到左光斗、康有为、董其昌、钱伟长、黄养辉等众多古今大家题写的楹联,众多文化遗迹使这座书院式园林越加具有历史和文化的魅力。
无锡以山水自然风光著称于世,但仔细梳理却不难发现,无锡同时又是一座园林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前人给我们留有如此丰富而精美的园林资源可能有点出人意料。这些存世的珍贵文化遗产,都是无法复制的宝贵的城市财富,提醒我们一定要刻意地加以保护,不能再使之堕入历史的烟尘,变成人们记忆中的遗憾过往。

 本文原载于《江南晚报》2021年3月5日B03,原题为《无锡城里厢的古典园林》
作者:张建鸿
编辑:觅雪
校对:小阮
编审:丁晴

点击查看高清版面图


End

往期文章选读


唐咏梅:桑园晨读 | 文学


张胜良:铁流千里铸丰碑 | 文学


高仲泰:紧握着巴金的手 | 文学


二泉月
传承江南文化,积累江南文化,创造江南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