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轻院校门【图源:江南大学】
老轻院是孩子们的乐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春天,挖荠菜,挑马兰,捞蝌蚪,抓蜜蜂;夏天,摘葡萄,采无花果,粘知了;秋天,偷山芋,跟大孩子学烤山芋,半生半熟往嘴里塞,连脸上都吃得黑乎乎;冬天堆雪人,给雪人做一个美丽的造型。最难忘的是夏夜一闪一闪的萤火虫,把它们放到小小的玻璃瓶子里,用一根细细的丝线系住,挂在蚊帐正中间,听父亲讲各种有趣的故事,昏昏睡去,连美梦都是亮晶晶的。
▏老轻院剖面图【图源:江南晚报】
老轻院孩子的绰号冠以“头”的比较多,什么“扎钩头”“老扁头”“大块头”“老老头”,每个顽皮孩子的绰号后面都有一堆可笑、流传甚广的故事。男孩们带着天不怕地不怕的“匪气”,做着猫嫌狗厌的恶作剧。父母亲之间可以政治观点不同,学术见解相左,但所有的芥蒂并不妨碍孩子们相互串门,嬉戏玩耍,一起上下学。
受父母的影响,孩子们大都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阅读报纸《文汇报》《解放日报》和《参考消息》是我们了解世界、丰富文学素养的重要渠道,同学爸爸订阅了《连环画报》和《富春江画报》,我们如获至宝,看得津津有味,成为我们最早的文学启蒙。
我们生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家家都没有电视机,一到晚上,无所事事的小伙伴们聚在一起便嘻哈玩闹,玩累了就一起呆呆地看月亮数星星。对孩子们来说,看露天电影就像过节一样开心。
▏电影《英雄儿女》海报【图源:豆瓣】
星子如棋,月光如诗。露天电影是一代人的记忆和精神食粮,影响深远,弥足珍贵。
王鸿生教授年轻时做过鲁迅儿子的家庭教师。他曾写下一篇回忆文章《生命中不期而遇的芬芳——在许广平先生家做家教的日子》,点点滴滴,文笔朴实,感情真挚,回忆了鲁迅先生去世以后,他在上海许广平家中担任周海婴家教的过往岁月。
低调的老学者。其貌不扬,话语不多的居老头,身上绝对有做“地下工作者”的潜质。他主要负责门口矮碉堡里存放的各实验室所需药品的保管。药品都是英文标注。院里要编写英文版的化工词典,都要咨询、请教居老头,居老先生可称得上轻院化验室的奠基人。
暖心的好邻居。朱小琴阿姨是我们生活中一个特殊而亲切的存在。她有着纺织女工特有的大嗓门,带着温暖的笑容,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父母工作繁忙,没时间照料我们,只要小琴阿姨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包子呀馄饨啦,总也少不了我和哥哥一份,虽然她家里还有三个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生活清贫,但人情富有。她的善良与热心,给我们带来的慰藉和感动,是那个物质匮乏年代里最难忘的记忆。
奇怪的老教授。我们居住在四号楼好多年,门前大路通向37号楼门口。记得有位住在37号楼的老教授,经常低头沿着这条路在寻找着什么,一边走一边把路边的小石子和小砖头捡起或踢掉,他不在乎别人诧异的眼神,只是专心地寻找着,寻找着,仿佛在完成一件神圣的使命。后来得知,原来老教授的儿子视力不佳,戴着深度眼镜,老父亲担心儿子晚上下班骑车会摔跤,才有了我们每天看到的那一幕奇怪而感人的场景了。父爱无言,厚重如山。
▏无锡轻工业学院第一届毕业生【图源:江南大学】
太多的故事,数不胜数,太多的身影,渐行渐远。听故事的人,成了讲故事的人;讲故事的人,终将成为故事里的人。
独特方言
语言,能激起一个人最原始的身份认同感和归属感。不管在哪里,能唤起情绪共鸣的,可能就是乡音,它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颇具“魔性”的老轻院方言,便是老轻院人的共同记忆。
▏老轻院二号楼(教学大楼)【图源:江南大学】
▏老轻院一号楼【图源:江南晚报】
青春易逝,芳华不在,阳光灿烂的日子,终究成为过去。漫漫人生路上,总有一些时光,在掌心里静静流淌;总有一些故事,在记忆里永远定格;总有一些感动,在生命里永存。
■ 本文原载于《江南晚报》2024年10月15日A11,原题为《老轻院往事》
点击查看高清版面图
往期文章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