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境没那么好时,并不代表着所有人面临的境况都一样,越差的环境中也会有部分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逆流而上,越来越好,真的让人非常羡慕。
这种发展好运到底是怎么来的,其实很多当事人自己也说不清楚,归结为一句话,大概就是:自身实力足够的时候,机会来临时就能立马抓住。
最近看了一篇帖,真的让人很羡慕,帖主的同事今年36岁,之前在某外企工作了6年,想着现在大环境不好,各大公司都在搞裁员,如果按照年龄来算的话,应该很快就会裁到他头上。
结果不仅没裁到他头上,在找下家的时候还顺利拿到了鹅厂的offer,并且涨薪达到了30%。
这个结果,应该是很多40岁左右职场人在换工作的时候不太敢设想的,不走下坡路不被裁员就好了,哪里还敢想涨薪,还涨这么多?
通过帖子内容可以解读出来的是:帖主同事本身能力不错,职业态度良好,稳定性程度高,所以在35岁左右的时候能拿到不错的薪水,并且还能跳槽到非常好的公司,挣得更多。
这代表着有些时候年龄大并非职业发展的劣势,真正的劣势,只有自己工作能力不太够,并且年龄大,这会儿就是致命的。
同时,关于这个年龄段换更好的工作,其背后所要付出的代价有多少,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首先就是老生常谈——提升核心职场竞争力。很多人对这点很认可,但不知道自己应该具体提升哪些方面算是核心。
想象一下你新认识一个陌生人,一定是依靠一个特点让你最快的记住他,这个特点就是一个人身上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标签。
同样的,要想在职场上拥有更多机会,那就要学着让人记住你,提到一个点就立马想到你,这也就意味着职场人要学会给自己“贴标签”,这些标签也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在自己愿意深耕的垂直领域持续积累,或者是找到团队其他人表现得一般有缺口的领域突出自己,用成绩为自己抬高口碑,那么公司里肯定这方面的活儿就会优先的想到你,机会这不就来了。
除此之外,在市场上,信息差背后是商机,对于职场人来说,要学着不要闷头工作,利用好信息差,更容易在职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比如和领导等聊最近比较火的商业模式、创新项目、行业动态;和同事聊怎么搞钱、怎么摸鱼、怎么提前退休等,聊着聊着,大家觉得你专业,潜在的机会也很容易就聊出来了。
这些核心竞争力,其实主要保证的是你在职场的不可替代性,这些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消逝。在职场中经营好个人品牌,你能影响的人越多,认可你的人越多,你的价值就越高,就是这么简单。
而大龄跳槽,收获到更好的机会要不要去这里,其实个人觉得人一生中的机会就那么几个,如果自己觉得合适,能接受薪水增值所要付出的代价的话,还是要给自己一个机会去成就自己。
我家一位长辈,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为了给自己小孩更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从老家跳槽到上海一家地产公司工作。
她在跳槽之前,在老家有很好很稳定的工作,有房有车,基本算老家中产。而上海那边的工作,工资比老家高,对于她本人的发展更好,但相对应的,风险也很大,而且她要带家人一起搬家过去,就得意味着得咬牙在上海买房。
刚好当时上海有个政策是买房落户,亲戚基本把家底花光,咬牙在上海买了房后,在40岁左右的年纪,开始沪漂。之后的结果其实也很好,因为户口红利,亲戚小孩受到了很好的教育,大学毕业之后进入到一家大型风投公司工作。
而我亲戚本人,在退休之前,靠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跳槽去的公司的财务主管,50岁退休后拿到的退休金要比留在老家的同仁们高很多。
最后,都说现在35岁是职场大限,其实我认为不应该轻易给自己设限,只要足够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可以入场的机会,让自己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