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有不少人,都曾做过自己是富二代的梦吧!想着自己的父母其实是大隐隐于市的有钱人,时机一到,就会告诉自己其实家里的确有钱,不用担心未来。
然而现实情况是,有人真的在做梦,而有人美梦成真,有网友就说自己最近才发现一向节俭的父母,存款竟有300多万,真的让她震惊。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笔钱远远没到震惊的程度,但是对于网友本人来说,用“震惊”来形容,毫不夸张。
事情是这样的,网友的父母虽然都在体制内工作,但是工资水平都不高,而且平时每月花销最多3K多,可以说是非常节省了。
在这种情况下,整体的家庭氛围以及父母的教育,都让网友觉得自己家的经济情况很不好,比较穷,仅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
所以明白了吗?网友家里存款金额的含金量有多高,这笔钱给了她多大的安全感,能被“震惊”也就不奇怪了。
其实,老一辈的职场人中有很多都是将“节俭”贯彻到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不做什么额外的消费,省下来的钱存进银行或者买低风险的理财,长年累月下来,金额确实可观。
而现在的年轻职场人,消费观念与老一辈出入很大,奉行“不能没苦硬吃”,所以有很大一部分人存不住钱。哪怕收入捉襟见肘,吃住在家,每个月自己的工资也会全部花完,更别提有积蓄了。
但你如果问他们到底买了些什么东西,消费那么高?好像又真的没买什么,无非就是出门喝一杯奶茶或咖啡,偶尔给自己买一点小零食、蛋糕等,最多换数码产品的时候消费狠一些,但也都是在选择24期无息分期还款减轻压力。
像上述说到的年轻职场人现状,非常常见,大家虽然月薪不高,但是对自己很好,能力范围内也很舍得买,这样的行为,如果在月薪范围内消费,当然没关系。
比如有些年轻人虽然开了花呗、京东白条、信用卡,但是仅限于薅羊毛,满减优惠,即便提前消费,分期还款,整体账单金额都在自己本金范畴之内,根本不会超过。
这种行为个人觉得并不算超前消费,只能说灵活消费,最大程度上运用手里的钱财给自己创造更优质的生活。
而有些年轻职场人的超前消费,却的的确确给自己加重负担,让自己在没房贷、车贷的情况下负债累累。
典型的,比如一些职场人收入不高,但是喜欢追赶潮流,买一些自己消费不起的东西,比如包包、手饰、电脑、手机等,这些东西买的多了,即使分期还款,每个月的金额也很可观。为了能还得起钱,有些人会选择“最低还款”,还有些人会选择开信用卡,拆东墙补西墙。
但无论选择哪种,最终的结果都是消费远超自己收入的覆盖范围,还不上钱的同时利息越滚越多,继而导致需要还的钱也越来越多,最后直至崩盘。
这也让我突然想起一个同学,她大学毕业之后沉迷买包,开了5张信用卡,来回周转钱,就是为了买当季新品,最后还不上钱,便开始套父母、男朋友的钱,真的很难评。
所以说啊,年轻人在进入职场之后需要提高的,不仅是自己的工作能力、眼界、格局等,还需要对自己的价值观、消费理念同步进行优化升级。
特别是在金融、法律、时尚等行业工作的职场人,因为职业属性,圈子里的人都比较追求“品质生活”,大家相处久了,很难不被影响。
比如在相互接触的时候,大家首先看到的不是这个人本身,而是这个人穿多贵的衣服,背什么品牌的包,戴多少钱的表,开多贵的车等等,方方面面,引诱人陷入进消费主义的泥淖中。
此时此刻,就需要大家学会控制自己,并且牢记“实用主义”哲学:只做能力范围内的消费,不买贵的东西不是我不配,而是现在的我不需要,生活中也用不到它,即使把它买回来,也只能供起来。
当你践行实用主义多了之后,消费观念便会潜移默化的改变,钱自然而然就能省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