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ITH 2024 I ERIC A. SECEMSKY教授:关于斑块旋切术在股腘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有哪些证据?

健康   2024-11-27 07:30   上海  



VEITH 2024


纽约时间2024年11月21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姚陈教授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国际血管与腔内血管大会(VEITH Symposium 2024)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对下肢减容技术在治疗下肢闭塞性病变中的疗效进行了点评与分享。


本次大会的一大亮点,是美国波士顿贝斯以色列医学中心的ERIC A. SECEMSKY教授带来的精彩演讲,题为“What is The Evidence That Atherectomy is Effective in FemPop Interventions ESecemsky”,他通过详实的数据,介绍了斑块旋切术在股腘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证据,为与会者揭示了斑块旋切术在股腘动脉疾病治疗领域的广阔前景。


血管资讯特将精彩内容整理如下,欢迎阅读与分享!



现场采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姚陈教授


▲点击播放视频


当前的血管减容议题中,众多与会专家都慷慨分享了他们中心的经验。其中,一位专家的总结性发言尤为深刻,他提到:血管重建并非根治,而是一种治疗手段,旨在为后续治疗铺平道路。这一观点精准地契合了血管减容的核心理念,即“leave nothing behind”。虽然目前我们尚未达到百分之百的理想效果,但从血管减容的基本原理出发,它旨在最大限度地恢复有效管腔,当这一技术与先进的载药器械相结合时,根据现有的大量循证医学证据,确实能够取得良好的长期通畅率,同时不会增加因器械使用而导致的并发症风险,也不会对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构成威胁。并且这样的结论得到了充分证据的支持。未来下肢动脉治疗中,减容技术与载药装置的结合将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ERIC A. SECEMSKY教授汇报





面对股腘动脉疾病的严峻挑战,传统疗法如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POBA)、药物洗脱球囊(DCB)及支架植入等,虽有一定疗效,但仍有诸多局限。斑块旋切术,作为一种创新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精准去除动脉斑块,有效恢复血流,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Krishnan等人的研究了股腘动脉疾病中DCB失败的决定因素,通过对12个月内再狭窄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残余狭窄>30%被确定为显着预测因子。

Tepe等通过分析IN.PACT Global 研究5年结果,表示支架内再狭窄(ISR)的治疗具有挑战性,与新发病变相比,再狭窄病变的结局较差。应用DCB治疗ISR的5年内免于再干预率仅为58.0%,且初次再干预平均时间仅为45.2个月,促使我们更加审慎地考虑支架植入,并积极探索新的治疗选项。斑块旋切术为避免支架植入提供了解决方案。

斑块旋切术的安全性值得我们关注。从保险索赔数据看,尽管它有其固有的局限性,无法揭示解剖学变量或具体器械的使用情况,只能告诉我们采用了哪种治疗方法。但基于大规模人群分析显示,斑块切除术并未显著增加主要不良肢体事件、死亡或截肢的风险。深入研究这些数据,我们不难发现,斑块切除术在降低外科旁路手术风险及其他相关并发症方面展现出积极趋势。

在亚组(包括非CLTI患者)分析中,对于糖尿病、慢性肾病、女性患者等关键群体,再次得到了非常一致的风险评估结果,这些结果支持了斑块切除术的使用,或者至少在安全性方面没有表现出差异。这是我们在许多其他数据中未曾观察到的重要发现。

美国国家心血管数据库(NCDR)的PVI注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斑块旋切术的安全性。研究指出,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斑块旋切术在栓塞、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率上无显著差异,且长期疗效显著,截肢率和外科血运重建率均较低。这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切除术的应用并不会增加住院并发症的风险,反而可能与更为有利的长期预后紧密相关。

一项严谨的荟萃分析,筛选了305篇关于下肢动脉腔内治疗中斑块切除术的论文,揭示了当前市场上主流减容器械的广泛应用情况。其中,14.4%的研究并未指明具体器械,因此被排除在了荟萃分析之外。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展示了目前美国市场上所有良好的代表性器械。

尽管缺乏大规模、长期的随机试验,但已开展的19项随机试验为斑块切除术的有效性提供了有力支撑。将血管外科领域与目前在美国其他会使用介入器械的领域进行比较,如冠脉、颈动脉领域,随机试验的数量在贡献于总体证据方面是相当一致的。

荟萃分析纳入了4000名患者,对比了观察性研究与随机对照试验中一期通畅率、靶病变再血管化(TLR)、主要截肢率和死亡率的表现。图表左侧为观察性研究数据,显示1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76.5%,TLR率为16.6%,截肢率为1.7%,死亡率为2.8%,补救性支架植入率为9.3%。而右侧为随机对照试验,显示12个月一期通畅率为72.7%,TLR率为10.8%,截肢率为0.9%,死亡率为2.2%,补救性支架植入率为8.9%。这些数据提供了在真实世界环境中,患者接受斑块切除术后可能面临的风险和并发症的概览。

总体来看,观察到的结果与文献中其他器械的随机试验所观察到的结果相当一致。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斑块旋切术主要用于处理复杂病变,大多数POBA或DCB研究的补救性支架植入率为9~20%,而斑块旋切术的补救性支架率更低仅为8~9%。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将持续关注并分享更多关于斑块切除术的数据与研究成果。毋庸置疑,当前已有充分证据支持斑块切除术在股腘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然而,我们仍需不断探索,以生成更多高质量证据,并解决与斑块切除术相关的诸多未解之谜。





姚陈 教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外科实验室主任、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德国莱比锡心脏血管中心访问学者、广东省杰出医学青年人才;广东省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国际血管联盟(IUA)中国青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腔静脉与内脏静脉学组副组长;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血管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秘书长;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外科医学工程与转化学组委员;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常务编委;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华血管外科杂志编委。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vascular@edoctor.work。

血管资讯
分享血管外科领域前沿进展,规范、创新血管外科诊疗水平,致力于成为血管外科领域的专业在线学习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