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血管外科分会、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血管医学专委会、北京博瑞血管健康公益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第十五届中国血管论坛(CEC2024)在众多专家和学者的共同见证下圆满落幕。
大会期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郭伟教授带来了《医学创新——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这一精彩讲题,血管资讯特将论坛精彩内容汇编如下,欢迎阅读!
医学创新的重要性
创新驱动发展,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全面转变,从2000年至2010年,新器材的诞生改变了学科发展方向。在医学领域,创新不仅意味着技术的进步,更代表着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和关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治疗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因此,医学创新成为临床医生不断追求的目标。从创意验证、产品开发、专利申请、体外实验、动物实验、临床研究、产品申报、产品化,到器械进入市场,临床医生是创新的核心,贯穿、监管整个环节,不断改进和反馈临床体验。创新是医学证据获取的过程,从器材的发明、疗法的出现、证据的积累,到规范的形成,水平数据逐渐升高。
随着政策体系完善、临床价值逐步验证、医学创新范式改变、政产学研资医形成合力,政策、医疗机构、产业、资本等创新要素已形成共识;医生和医疗机构模式形成、数量攀升、标杆涌现,医疗成果转化已探索出明确路径,医生和医疗机构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正当时,中国医学创新转化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历史是一面最好的镜子,从朴素血管外科时代至微创血管外科时代,创新来自临床实践,发现问题是水平,解决问题是能力,一个医工结合项目可以解决一类问题。
准备迎接痛苦的煎熬
——一个持续18年的故事
针对近肾动脉瘤的治疗,分支血管重建一直是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的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WeFlow-JAAA™覆膜支架系统(发明专利号:201711483955.7;国际专利公布号:WO2018/124416、WO2019/099899)应运而生。作为全球首款非定制化的近肾主动脉支架,它凭借卓越的设计优势、出色的顺应性和简便的操作流程,成为医学界的瞩目焦点。GREAT研究(NCT05179967)作为一项前瞻性、单臂、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深入评估了WeFlow-JAAA™腹主动脉支架系统在治疗近肾腹主动脉瘤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结果显示,该技术成功率高达98.2%,二次干预率为9.6%,分支通畅率更是达到了98.9%,充分验证了其高技术成功率和低并发症率,成功攻克了“内脏动脉三分支”不开刀腔内重建的难题。
对于主动脉弓的治疗,自1993年起,AAA器材的研发与动物实验便拉开了序幕。历经多次尝试与失败,包括经颈动脉腔内重建、多种设想的支架型血管设计,最终在2015年,通过改良分叉主动脉移植物,完成了第四轮动物实验,成功孕育了WeFlow-Arch™模块内嵌主动脉弓支架型血管的雏形。
2019年6月25日,世界首例WeFlow-Arch™成功应用于临床,并基于此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方法,包括WeFlow-Tbranch™单分支、WeFlow-Bibranch™双分支以及WeFlow-Tribranch™三分支支架型血管。
其中,WeFlow-Bibranch™两分支支架型血管系统(美国专利号:US11,589,976B2;国际专利号:WO2019/121438)成功解决了“主动脉弓两分支”不开刀腔内重建的难题。2021年,该系统获得国家创新绿色通道审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权威期刊JACC(影响因子24),并基于该器械创新术式G-EAAR-2得以应用。GIANT研究(NCT04769992)进一步证明了WeFlow-Bibranch™在治疗主动脉弓部病变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而WeFlow-Tribranch™三分支支架型血管系统(发明专利号:ZL201610123214.7;国际专利号:WO2019/099899)则成功解决了“主动脉弓三分支”不开刀腔内重建的难题。相关文章发表于顶级期刊Eur Heart J(影响因子39.3),并基于该器械创新术式G-EAAR-3得以应用。GRAFT研究(NCT05754541)完成了国际首例经皮穿刺腔内主动脉弓置换术,面对高龄及高风险患者群体,年龄>75岁或ASAⅢ级以上占75%,WeFlow-Tribranch™展现出了高技术成功率(93%)、高分支通畅率(96.8%)以及低卒中发生率(5.8%),为医学界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痛苦的旅程可能更加漫长
——一个持续25年的器械创新故事
与传统手术相比,杂交手术无疑是一种进步。1999年,首例腹主动脉瘤杂交手术的成功实施,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在主动脉瘤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随着器材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团队始终致力于降低外科手术创伤,探索更加微创的治疗方案。G-Branch™的创想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需求而生,它旨在通过微创方式实现所有内脏动脉的置换。2019年10月30日,世界首例G-Branch™成功应用于临床,标志着内脏动脉重建技术迈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可以预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杂交手术终将被更加先进、微创的治疗方案所取代。
技术无终点,创新无止境
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技术已成为主流疗法,新一代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技术EndoPatch™能修复夹层裂口,不阻塞分支血管,获得了2023年美国Veith医学创新奖,基于此创新性地提出了郭氏补片外科(GPS)技术,相关文章发表于Eur Heart J(影响因子35.86)。主动脉夹层假腔填充技术Endoseal™相关文章2024年发表于Eur Heart J(影响因子37.6)。
主动脉腔内修复中国方案
不止于此
创新不仅局限于主动脉领域,紫杉醇药物球囊、刻痕药物球囊、非吸收性药物洗脱支架、铁基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西罗莫司药物球囊、震波球囊、点状支架以及JESTREAM血管减容装置等腔内器材同样迎来了革新浪潮。
与此同时,医学软件与设备领域也见证了创新的蓬勃发展,其中AORTISTTM 3.0 云平台(发明专利ZL201810664754.5;发明专利ZL201910657215.3;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018SR89066)凭借其人工智能技术,专注于主动脉自动测量、手术规划及随访综合管理系统的优化。该平台首次基于CNN开发并完善主动脉病变自动分割算法,并率先引入影像组学技术辅助B型夹层术后转归预测,基于自动分割和第一破口识别实现手术的自动规划。此外,通过功能整合与标准化管理,有效解决了技术快速普及与“同质化”挑战。
在基础研究层面,临床医学创新亦受益匪浅,主动脉流体力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促进。其中,首创的主动脉夹层“301分型”不仅揭示了夹层腔内修复术后的转归规律,更获得了梅奥诊所的高度评价,认为这一分型在腔内治疗时代具有里程碑意义,为预测夹层转归提供了有力工具,极具临床价值。同时,提出的“压力平衡点”理论深入阐释了夹层力学的变化规律,赢得了包括美国心胸血管学会主席在内的四位专家的三篇评论赞誉,认为该研究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深化了对这一复杂疾病的理解,对主动脉夹层术后转归预测及手术方案制定具有积极影响。
目前,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团队已开展38项临床研究,并积极推动技术应用的全球扩展,其影响力已覆盖欧盟、亚太及拉美等53个国家,惠及280余家医院,累计治疗病例超过18万例。团队连续12年受邀在德国LINC大会、连续3年在美国C3大会,以及南美CICE大会和维也纳CX大会上进行手术直播,并在国际大会中发言、主持及参与讨论达106次。此外,团队连续三年荣获美国Veith国际学会创新医学奖,并主办国际主动脉腔内技术课程,成功培训来自11个国家的230名专家。
由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血管外科承办的血管创新论坛,也将始终秉持“医学行业和医学模式创新”的理念,打造成果转化平台,并致力于为临床专家、科研机构、政策制定者、产业领袖和投资界搭建一个密切互动的平台,传递行业前沿技术,以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医学创新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努力和探索。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专家简介
责任编辑:血管资讯fortuna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vascular@edoctor.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