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文学丨小说《蓬润出了个老奶奶》

文摘   文化   2024-11-08 20:00   河北  

《莲池周刊》文学读本丨2024年10月29

蓬润出了个老奶奶


李永生




我姥姥出嫁那天,怀里揣了她父亲留给她的“针灸包”。
我姥爷他们村叫蓬润村,和姥姥他们村隔着一条拒马河。蓬润,这名字听起来水灵灵的,让人联想到枝繁叶茂和人杰地灵。我姥姥那时年方二八,虽然长得不是特别漂亮,但也是五官清秀、身材窈窕。穿着大红喜袄的姥姥坐在悠悠颤颤的花轿中,心里装了未来幸福日子的万般美好,当然也装了一份忐忑。她没见过新郎,不知道我姥爷长啥样,虽然骑着大红马的姥爷就伴走在轿子一旁,但总不能自己掀起盖头和轿帘偷觑吧。姥姥听媒婆说自己嫁的这个男人是个挺俊朗的小伙儿,但媒婆的嘴巴靠得住吗?所以姥姥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这时候,她就按按揣在怀中的“针灸包”,好让心里踏实些。往怀里揣这个“针灸包”是她临时想起来的。新娘出嫁怕撞到鬼祟,插在针灸包里那些长长短短的银针,随便抽出一支就能治病。能治病,自然就能辟邪呢!
在唢呐、笙笛欢快的吹打声和鞭炮的脆响声中,抬着我姥姥的大花轿平平安安地进了蓬润村我姥爷家的宅院,在完成隆重而又繁杂的拜堂仪式后,一身疲倦的新娘终于坐在了洞房里的喜床上。姥爷有些笨拙地用象征“称心如意”的秤杆挑走了姥姥的红盖头。被挑走红盖头的姥姥立刻把目光追向姥爷,只掠了一眼,心里就说媒婆还真没骗人,和她年龄相仿的姥爷长得瘦马窄骨、五官周周正正的。
我姥爷叫刘沐广,但很快,由于姥爷不善言辞,有些木讷,便拥有了姥姥给他起的外号——“刘木头”;再后来,姥姥又得寸进尺地在“刘木头”前面加上了“闷葫芦”三个字。
那时候的男人是女人的天,再不济的男人也容不得女人说三道四,但姥爷性子柔,是个老实疙瘩,性格活泼的姥姥背着人叫他“木头”,他并不恼。那时,我姥爷正跟邻村一个有名的木匠学徒,吃住都在师傅家,很少回来。
姥姥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太姥爷,是个郎中,在三里五乡负有盛名。太姥爷最擅针灸,把一根银针使得出神入化,救人无数,乡人便送他一个“神针王”的美誉。但凡高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喜好。“神针王”太姥爷爱吃一咬一兜油的羊肉馅饺子,给谁治好了病,若是病家给他包一碗羊肉馅饺子,让他吃高兴了,他便免人家一半诊金,甚至一个子儿也不要。以至于太姥姥每次迎他出诊回来,都能从他打饱嗝呼出的气味中判断出这一趟是否挣回了该挣的钱。
“神针王”太姥爷没儿子,只生了三个闺女,便把医术传给了他认为最聪明的三闺女,也就是我姥姥。只可惜姥姥跟太姥爷刚学了一年,太姥爷便去世了;也就是说,姥姥并没有学会太姥爷的全部本事。
姥姥家的大红喜字还依旧簇新,第一个来求姥姥看病的人便上门了。
太姥爷“神针王”的名号太过响亮,姥姥嫁来前,蓬润村的乡亲们已经有人知道老刘家那个不善言谈的三小子刘沐广和大名鼎鼎的“神针王”的闺女定了亲;再后来,他们又听说“神针王”把浑身的医术传给了这个闺女,所以蓬润村的乡亲们个个都显得兴奋无比。
求姥姥治病的是村西的赵麦垛。
那天姥姥刚把熬好的一盆玉米粥端上饭桌,赵麦垛便来敲大门,姥爷就把赵麦垛迎进了屋。姥爷知道刚过门的姥姥还认不清每一位乡亲,介绍说:“这是大侄子哩。”姥爷在村里辈分大,大部分同龄人都得喊他一声“叔”,叫“爷”的也有。赵麦垛一脸急切地望着姥姥说:
“三……三……三婶儿,我……我……我媳妇……生……生……生下三天了,小……小……小鸡儿,就……就……就……是不撒尿!”
赵麦垛说话结巴,越急结巴得越厉害。
姥姥没听明白,说:“小鸡儿不撒尿,各有各的道!你媳妇生下三天,啥意思?”
赵麦垛忙又说:“我……我……我儿……子,小……鸡儿……不……不……不撒尿!”
姥姥琢磨一下,问:“是不是你媳妇刚给你生下个儿子,三天了,还没撒尿?”
赵麦垛忙鸡啄米似的点头:“嗯嗯嗯!听……听……听人……说三……三……三婶儿会……会……会治病。”
姥姥转过头对正在“呼噜呼噜”喝粥的姥爷说:“你听明白了吗?”
姥爷仰起头,也像赵麦垛一样点头:“嗯嗯嗯。”
姥姥生气地说:“明白了你咋不替他说!”
姥姥觉得这病她能治,便从板柜里拿出“针灸包”,随着赵麦垛去了。
赵麦垛家屋里黑洞洞的,姥姥的眼睛适应了一会儿,才看见炕上躺着的赵麦垛媳妇,她身边就是刚生下三天的婴儿。赵麦垛媳妇扑嗒扑嗒流着眼泪,嘴上起了一溜燎泡。见姥姥进来,就要坐起身,被姥姥轻轻按住了。姥姥走上前,撩开盖在孩子身上的打着补丁的小被子,见孩子的小肚子鼓成了气蛤蟆。姥姥把孩子摆正,让赵麦垛点上豆油灯,然后把粗白布针灸包摊开,从里面抽出一根银针,在灯苗上烤一下,对准孩子的小肚子一针扎下去,那孩子小鸡鸡一挺,一泡清亮亮的尿水倏地直蹿房顶,然后天女散花一样落到吊在房梁上的“饽饽篮子”里(过去,那一带的老乡都习惯把装着食物的篮子吊挂在房梁上)。孩子嘹亮畅快的一声啼哭,小肚子立马瘪了下去。赵麦垛喊一声:“我……我……我的个奶……奶奶,神……神……神仙啊!”姥姥瞪了赵麦垛一眼:“咋不早来找我,差点儿把孩子耽误了!”
姥姥在赵麦垛两口子千恩万谢声中刚要出门,忽又想起什么似的,扭头望一眼脸色蜡黄的赵麦垛媳妇,又看一眼这家黑乎乎的墙壁和铺着破凉席的土炕,叹口气,抬手托下房梁上挂着的“饽饽篮子”,从里面掏出一个刚被孩子尿水浸湿的菜饼子,对赵麦垛说:“拿给村东头朱老抠,就说我说的,孩子的第一泡童子尿,专治他的咳嗽,换他十个大子儿,给你媳妇买几斤白面补补身子吧。”
事后,赵麦垛果真用那沾了儿子尿水的菜饼子换了老财主朱老抠十个大子儿。
就这一次,姥姥“一针封神”。



那时候,蓬润村一个郎中都没有,乡亲们得了病,只能翻山越岭到别处求医,不然就得硬扛着。也有的去找和姥姥一个村的陈老娘。陈老娘是个“看香”的。谁来看病,她就让谁点燃三柱香。根据香火燃烧情况找病因、断凶吉,然后替人消灾,能把人唬得一愣一愣的。姥姥“一针封神”之后,谁家有人身子骨儿不舒服了,都来找姥姥,结果,就把陈老娘晾一边去了。


插图  李辉


其实,姥姥虽然带着“针灸包”嫁到了蓬润村,但压根儿没想当郎中。她总觉得郎中是男人该干的事,女人就得在家相夫教子。跟爹学医,那是近水楼台,只想着艺不压身,没想着将来吃这一碗饭。再说了,她只是跟爹学了点皮毛,只能凑合着对付一些头疼脑热的小病,怎么敢以“郎中”自居?所以,她和姥爷拜过堂后,就把“针灸包”收进了板柜。
姥姥不想当郎中,但这却由不得姥姥,她既然把太姥爷的针灸包揣进怀里带到了姥爷家,她那一身治病的大本事,自然也就随着那个粗白布缝制的“针灸包”,被她揣到了姥爷家。况且,姥姥是个热心肠,四邻街坊来找她看病,总不能把人推出去啊!于是姥姥只好给他们“望闻问切”,对症下药。姥姥家里没现成的药,就告诉他们去山上自己刨几棵黄芩、薄荷、丁香、艾蒿之类的草药,熬成水喝下去,或是捣碎了敷在穴道上;有时只是告诉他们无大碍,捂上被子发发汗就行了;只有遇到要紧的病,才给他们扎上几针。姥姥虽然没有学尽太姥爷的全部本事,但针灸技术却学了个八九不离十,提插法、捻转法,还有循法、弹法、刮法、摇法、震颤法,各种行针手法没她不会的。乡亲们知恩图报,病被姥姥治好了,便给她送来几个鸡蛋或一块豆腐、瓜干什么的,但姥姥不要,说乡里乡亲的,我又不指这个发财。后来姥姥盛情难却,就立了个规矩,给谁治好了病,谁就到山上挖些药材给她。姥姥把这些药材洗净,晒干,切好,或者碾碎,分门别类地收进她亲手缝制的布袋里;再给谁治病,就抓一把现成的药,仍然不收钱,说,这药是大家送的,又不是我买的。


一开始,姥姥也只是给蓬润村的四邻街坊治些小病,时间一长,一传十、十传百,三里五乡的人都来找姥姥看病,也都在念姥姥的好,尤其是姥姥给人看好了病,还总能捎带着帮人做些“尿水饼子”换钱之类的善事,这还真是姥姥的一份能耐,非一般郎中所能为。
时间久了,蓬润村那个“看香”的陈老娘就不高兴了。
陈老娘比姥姥大七八岁,长得竹竿子一样又瘦又高,脸颊也是长长的,还有几颗麻子,所以人们都叫她“麻脸陈老娘”,也有人听成“马脸陈老娘”。但陈老娘却裹了一双玲珑无比的“三寸金莲”。女人裹过的小脚,谓之“莲”,不同大小的小脚也是不同等级的“莲”。在姥姥他们村所有裹脚的成年女性中,陈老娘的“莲”是最小最秀气的。其实姥姥也裹了一双挺秀气的“莲”,但跟陈老娘的“三寸金莲”比,还是差些火候,只能算是“四寸银莲”。脚小走不稳,陈老娘走路时往往扶着墙。忽然有一天,陈老娘变得神神道道起来,走起路来仰着脸,人跟她说话便不阴不阳地“嗯呀啊呀”的。后来才听说陈老娘梦里见到了观音菩萨,观音菩萨喜欢莲花,所以坐在莲花宝座上,观音菩萨看中了她的“三寸金莲”,便收她当了弟子。被观音菩萨收为弟子的陈老娘还开了“天眼”,开始在家里摆香案给人“看香”。人来“看香”,陈老娘问一句“咋了”?那人说:“老睡不着觉,耳朵里灌满了‘咝咝’的声音。”陈老娘让那人点了香,自己盘腿端坐在椅子上,双眼微闭,口中念念有词。待那香燃一会儿,她才睁开眼睛,一脸严肃地扭头凑近香火看上几眼,然后对那人说他是让长虫精缠上了!咝咝声,是它吐信子呢!陈老娘边说边起身,从针线笸箩里抄起剪刀,围着那人脑袋“咔嚓咔嚓”虚剪几下,说缠他的长虫精是那种“小七寸”,已经被她剪成七段,一段一寸。那人便心甘情愿地从怀里掏出香火钱,恭恭敬敬奉上。
姥姥治病不收钱,等于砸陈老娘的饭碗。人若去找姥姥治病,被陈老娘看见了,她便恨恨说一句:“让针扎,泄了元气,以后再得病,菩萨也救不了你。”姥姥大度,从不理她这个茬。
估计陈老娘自己也不会想到,有一天她也求到了姥姥门上。
陈老娘儿子的朋友家病死一头猪,舍不得扔掉,便把肉分送给亲戚朋友们吃,送时还专门嘱咐一句:用凉水拔一拔去去毒,吃坏了可别怨我!陈老娘儿子把猪肉拿回家,但忘记告诉娘猪肉有问题,就出门办事去了。陈老娘把肉煮了吃,结果吃出了问题,上吐下泻,一个时辰没出,佝偻着腰跑了七八趟茅房,而且肚子还疼得要死要活的,难受得从炕这头滚到炕那头。陈老娘的儿子回家时,她正“哎呀哎呀”地蜷在炕上叫唤。陈老娘的儿子就想去请姥姥,但他知道姥姥和他娘有过节,怕请不动,正犹豫,却招来老娘一顿骂:
“你个混账东西,还不快去请,看我死啊!”
他儿子没弄明白,问她:“请谁?”
陈老娘“哎呀哎呀”地叫得更欢:“除了刘沐广家的——你三奶奶,还有谁?”
他儿子慌慌忙忙走出房门,刚要出院子,琢磨一下,又转向牲口棚,牵上他家那头小毛驴直奔我姥爷家。其实陈老娘家离姥爷家并不远,只隔着一条街,但陈老娘的儿子怕请不来我姥姥,为了表示诚意,特意牵一头毛驴来接。
陈老娘的儿子进门时,姥姥正在堂屋里用药碾碾药材。姥姥除了从娘家带来了太姥爷留下的“针灸包”,过了门之后,还陆陆续续把铸铁药碾、象鼻药铡,以及紫铜捣药钵、白瓷研药臼和称药的乌木杆戥秤等一众药房家什也拿来了。我姥姥坐在矮脚木椅上,脚下是小船一样的铸铁药碾,随着她穿着绣花鞋的一双小脚踩转碾轮,碾槽里的草药渐碎成粉。姥姥需要中药散剂时便这样碾药,有时候她也会把我十来岁的大舅吆喝过来替她碾一会儿。
我大舅天生腿部有残疾,走路蜻蜓点水一般,但这并不影响他踩药碾。然而大舅常常是碾不了一泡尿的工夫便会趁姥姥不注意“拐嗒拐嗒”地跑没了影儿。姥姥实指望大舅跟她学医,一来学成后将来可以养家糊口,二来这样也算把太姥爷的衣钵传下去了。谁承想大舅压根对这玩意儿不感兴趣。后来我跟大舅聊起他为啥不跟我姥姥学医这事。大舅说当时姥姥那些大大小小的药包堆在架子上,而药架子就放在他睡觉的屋里,从小就被药味熏怕了。我说大舅您不想学医的原因就这么简单?大舅说讨厌一件事或者喜欢一件事,还要多复杂?大舅这话极富哲理。尽管大舅抡锄头种了一辈子地,但这并不妨碍他拥有一个偶尔涌进一些哲学元素的大脑。
陈老娘的儿子见着姥姥,尽量把脸上的那份慌张隐藏住,讪笑着说:“三奶奶,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我来请您给我娘去看看病。怕您走着累脚,专门牵了坐骑来。”说完,朝院门外指了指那头拴在树上的小毛驴。
姥姥一看就知道事儿不小,压根就没想着跟他计较啥,赶紧问是咋回事儿。陈老娘的儿子说估计是吃了病猪肉闹的,接着就把朋友送他病猪肉的事说了。姥姥说那就是了,你娘咋那么馋!姥姥拿起“针灸包”说,走吧!陈老娘儿子解下拴在树上的驴说,三奶奶,我扶您上坐骑吧。姥姥拍一下驴腚,却不坐,扭着双小脚跟在驴后边。
见了哭喊连天的陈老娘,姥姥忍着屋子里臭烘烘的呛鼻味儿,坐在炕沿儿上给她把了一会儿脉,心里便有了底。她四处一撒目,见墙犄角儿有一盆脏乎乎的洗衣水,忙叫陈老娘儿子舀了一碗,掰开陈老娘的嘴灌了下去。陈老娘恶心得哇哇开始吐,那架势就像要把五脏六腑都要吐出来。姥姥从针灸包里抽出银针,把它们一根根扎进陈老娘的背部和腹部几处穴位,上提、下插、捻转,还撇着嘴角笑了笑,用手指轻轻弹了弹肚皮上扎着的几个针柄,让那些银针颤动起来,陈老娘立刻喘着气嗷嗷叫起来:“痒,痒啊,痒死我啦——”
陈老娘得救了,想感谢姥姥,又抹不开面子,迟疑着不敢上门。姥姥便让人给她带话,让她以后别再“看香”了,还让她给乡亲们请场大鼓书,让乡亲们乐呵乐呵。
陈老娘也算个能拿得起的人,一拍大腿,说:“刘沐广家的我三婶儿,我服!”便让儿子去涞阳县城接来一个鼓书艺人。



说书场就撂在蓬润村中央的那棵老槐树下,时间定在吃过腊八粥的第二天晚上。陈老娘儿子特意点起了两堆干劈柴,为照亮,也为人们暖身子。朱老抠还把他家新买来的马灯拿来,摆放在鼓书艺人面前的小方桌上,为的是给他烘手,也让人们把他的脸看得更清楚些。
唱大鼓书的这位四十来岁,姓侯,长得高高大大,端肩膀,瓦形脸,阔嘴巴,圆眼有神,一看就是个压得住场子的主儿。老侯肚子里有货,能现场编词,不管到哪儿唱大鼓书,家家户户都闭门锁户,街净屋空,老少不落,都来听书。时间长了,在涞阳县就传响了一个外号,叫“净街猴”。虽说已进寒冬三九,天儿冷得哈口气就在胡子上吊冰疙瘩,但老槐树下还是人山人海,连蓬润村周边十里八里的人都跑来听书了。
“净街猴”看看人围得差不多了,右手持鼓槌“嘭嘭嘭”敲了一通开场鼓,左手持紫檀简板“呱嗒呱嗒”打了一通醒场板,又敲了一通过门鼓点,便打着檀木简板给大伙唱了一段《罗成算卦》——
“……
小罗成
他来到了大街四下看哪
有一座卦棚贴着对联
上联写心中有事来占卦
下联配祸到临头后悔难
横批道有四个大字
能断生死上边占哪
……”
刚唱到这儿,不知道谁喊一句:“比咱陈老娘道行还大?!”
“哗——”人们全笑了,大伙儿就一起去看陈老娘。
陈老娘开骂:“哪个小子埋汰我,小心我拿剪子剪了你撒尿的家伙事儿喂狗!”
一曲唱完,有个姥爷的本家兄弟起哄,嚷嚷着说:“净街猴,都说你能耐,会现编现唱,你就给俺们的神医大郎中编一段唱唱呗!”
这话立刻引来附和声。
“编一段,编一段……”
“唱唱我三奶奶……”
“净街猴”来蓬润村之前,早把为啥请他说书这事儿问清楚了,知道这场书是姥姥给乡亲们挣来的,就做好了现编现唱、夸赞姥姥的准备,肚子里已经提前酝酿了一些词儿。于是就说好啊!但不知那位妙手回春的女先生(那时候,人们习惯把老师和郎中尊称为“先生”)现在何处?人们便把姥姥指给他。当时姥姥就坐在人群外围,怀里抱着我五岁的母亲。姥姥压根儿没想到会有这一出,忙摆手说:“可别可别,我有啥可唱的!”
“净街猴”很夸张地干咳了两下,摇了摇木简板说:“黑灯瞎火的,咱也看不清女先生长啥样,俺就琢磨着唱几句吧——”
“太行涞阳有美景
名人辈出地气灵
今天咱表一表蓬润村的一位女良贤哪
妙手回春的大郎中
她出身名门天生丽质
杏眼柳眉如出水芙蓉
她师承老父亲得真传
一根银针驱魔凶
若问她的名字叫什么
她的名字就是……”
“净街猴”唱到这里卡了壳,大概忘了提前问问姥姥叫啥名字。人群里开始有人起哄——
“净街猴,咋成了噎嗓猴啦?”
“叫什么啊?接着唱啊!”
“叫——刘沐广家的。”
“叫——我三奶奶。”
“叫——我三婶儿。”
……
人们一下子变得乐不可支。还真是,那时候女人即便有名字,也没人叫,谁能知道姥姥的名字叫王元?姥姥生于改朝换代的中华民国元年,太姥爷便应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吉兆,给他的宝贝三闺女取了个“元”字。
如果不是被夜色蒙了脸,人们一准能看见姥姥的脸蛋羞得有多红!
“净街猴”啥阵势没见过?这点小瘪,哈哈一笑就咽下去了。手里的鼓槌一顿紧板敲过,接着唱——
“英雄何须问出处
巾帼不需表芳名
她本是玉皇的乖乖女
王母娘娘把她疼
若问她倒底叫什么
尊声“老奶奶”啊
她护佑咱一生
……”
“好——”
“老奶奶,好!”
乡亲们鼓掌喝彩。
从这以后,“净街猴”不管到哪儿唱大鼓书,都把这出《蓬润出了个老奶奶》的段子,当成开场小段醒场子;渐渐地,姥姥“老奶奶”的尊号,就飞出蓬润村,在拒马河两岸,甚至涞阳县传开了。十里八乡的人生了病,都知道“去找老奶奶扎两针”“跟老奶奶求两服药去”。但是姥姥却受不了了。那时候姥姥还只是一个三十来岁的小媳妇。三十来岁的小媳妇被人“老奶奶长老奶奶短”地叫着,任谁都难为情。
也是,在蓬润村这一带,能被唤作“老奶奶”的人,除了按辈分确确实实是“奶奶”辈儿,被孙子辈儿这样称呼之外,再有就是村里奶奶庙里供奉的那个披红挂彩、有求必应的泥塑“老奶奶”神像了。姥姥觉得,不就几包草药一根针,怎么就成了“老奶奶”了?可人家这样叫,总不能堵人家的嘴吧。人家这是敬着俺,得兜着。好在,姥姥在村子里的辈分本来就大,那么这个“老奶奶”就权当按乡亲辈分叫的吧。


姥爷家隔壁是周三家。姥姥看不上周三老婆,那个矮冬瓜一样的烂眼角女人,是出了名的厉害角色,总是欺负她的儿媳妇,隔三差五就指桑骂槐。她儿媳妇叫“多儿”,长得瘦瘦小小的,是个老实疙瘩,被婆婆吓出了毛病,见着婆婆就哆嗦。有一次周三老婆对一块在太阳底下“晒暖儿”的一群老太太说:“邪性不?我家那个懒媳妇,哪个月都得在床上趴几天窝,说自个儿肚子疼,跟老母鸡孵蛋差不多!”
赶巧姥姥从她们面前经过,听周三老婆这样说,就琢磨着多儿一准是有病。有一天,姥姥趁周三老婆不在,蹬在鸡窝顶上隔着院墙问多儿是不是每个月肚子都会疼几天?多儿红着俩眼圈说:“那个……那个事儿一来,小肚子就疼得起不来炕。”
姥姥问她:“找郎中看过没?”
多儿说:“就觉得是肚子着凉,也没看过。”
姥姥叹口气,明白了,这小媳妇一准是“痛经”。姥姥就想给她诊治,但医家有“医不叩门”的行规,总不能主动上门为她诊治吧!但姥姥又于心不忍,便让人给她捎话,“你给多儿说,肚子疼不是啥大事儿,得空让她到我家串串门儿!”
多儿得了信儿,来找姥姥。姥姥给她扎了二十多天的针,还在自己家给她熬了十几服药喝,果真治好了她的病。多儿流着眼泪给姥姥跪下磕头。姥姥说:“起来吧!”又想了想对她说,“你都给我磕头了,那我就认你当干闺女吧。”多儿怔怔地望着姥姥,忙又再一次跪下。
再见着周三老婆,姥姥仰着脸对她说:“嫂子,我可认了你儿媳妇当干闺女。”说完一扭头就走了。就凭姥姥的威望,给谁递话,谁都得当回事。那以后,周三老婆再也不敢欺负她儿媳妇了。有时候自己觉得憋屈,背后翻着一双红眼睛发牢骚说:“人家现在仗着老奶奶的势哩,我可惹不起!”
这下不要紧,几个常被婆婆虐待的小媳妇都来拜姥姥当干娘。先是本村的,后来外村的听说“老奶奶”收干闺女,也找来了。姥姥先后认下了十六个干闺女,最多的一次就认了四个。那天姥姥刚一开门,门口一下子跪了四个小媳妇。四个人一起给姥姥磕头,就像有人喊了号令,动作整齐划一、如剪如切。



时间就那么溜溜地过着,一晃又是大几年过去了。这期间姥爷早就成了一个手艺顶呱呱的木匠,平常出去找活挣钱,和姥姥聚少离多。在家里姥爷依旧是不爱说话,姥姥只要不是当着孩子和外人的面,依旧喜欢开着玩笑叫他“木头”。
大舅马上就二十岁了,早到了该娶媳妇的年纪,就因为腿有残疾,高不成低不就,婚事就耽误下来了,这也成了姥姥的一块心病。
但谁又能想到,后来大舅的媳妇被人送上门了。
有一天,一个留着山羊胡子的老汉用毛驴驮来了自己的闺女。姑娘十六七岁,大眼小嘴,长得好看。她大腿根上长满了疥疮,奇痒难忍,走路都困难,寻了几家郎中都治不好,专门来找我姥姥。
老汉见着姥姥,抱拳打拱:“老朽姓汤,汤家庄人氏,素闻老奶奶医术高超、妙手回春,小女疮症,遍寻名医不得治愈,特求老奶奶施以仙技,以救小女。”
姥姥被他逗笑了,回他一句:“你是喝了三碗醋来的吧?”但“医不戏病”,姥姥很快又严肃地绷起了脸。她让汤老汉把闺女抱到炕上,仔仔细细检查了她的腿,见这闺女的疥疮果然很严重,皮肤上还留有抓伤和血痂,问老汉:
“看过郎中啦?没辙?”
汤老汉点头:“涞阳城去过,易州也去过,均不得治愈!”
姥姥说:“那就死马当活马医吧!”
其实姥姥遇到她没把握治好的病,从不耽误人,她会叫病人赶快找别的郎中。这姑娘的疥疮不好治,但姥姥觉得,反正别的郎中也没辙了,如果不留下,估计她也就听天由命了。再说了,姥姥手上也有太姥爷留下的治疥疮的偏方,说不定就能治好。汤家庄离我们村十几里路,还要翻山越岭,不可能每天跑来回。姥姥就让姑娘在家里住下了,每天供她吃喝、给她针灸,涂抹按秘方配置的面糊糊一样的药膏。俩月没出,姑娘的疥疮竟慢慢好了,眼看就可以下炕正常走路了,汤老汉激动万分,说汤某无以为报,就将小女许配给令郎,你我两家结为秦晋之好,还望老奶奶不要嫌弃汤某高攀啊!姥姥见这丫头模样秀气,忙说不妥不妥,我儿子腿有残疾,不配你家闺女。
俩人正说着,陈老娘来了,那时候姥姥和陈老娘的关系已经很好了。陈老娘听明白咋回事儿之后,一句话就把姥姥噎得哑口无言了。“人家一个黄花大闺女,在你家光着大腿,被你家的人看来看去,还能嫁得出去?”姥姥琢磨着也是这个理儿,和姥爷商量了一下,便答应了。
等闺女能出门走远路了,姥姥才知道,这闺女也是腿脚有点儿毛病,左脚走路有点“翘脚儿”。那姑娘在姥姥家的炕上猫了俩月,虽然平时如厕换衣服啥的,也偶尔下炕,但姥姥的注意力全在她大腿根儿的疥疮处,根本没留意她的腿脚是否灵便。这闺女右脚没毛病,但左脚板是从娘胎里带来的仰趾外翻,走起路来必须脚跟先着地,才能迈开步子。尽管不是很严重,可仔细一看,走路还是一跛一跛的。姥姥跳着脚骂了汤老汉三天,说他是个骗子。姥姥后来又听说,陈老娘还是汤老汉的表姐,姥姥就又跳着脚骂了陈老娘三天。陈老娘听了也不恼,一打照面就冲姥姥呵呵笑,照旧有事儿没事儿就来找姥姥唠嗑儿。
骂归骂,姥姥和姥爷都是吐口吐沫一根钉的人,既然答应人家了,就不能反悔。于是汤家闺女就嫁给了我大舅,成了我大舅母。



我大舅母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对姥姥家的大大小小都低眉顺眼的,也很勤快,姥姥也就慢慢接受了这个儿媳妇。让姥姥高兴的是,她那个咬文嚼字的亲家汤老汉原来还是个前清秀才,儿媳妇在娘家时跟爹学了不少字。那时候,挨着脑袋瓜数,识字的女人有几个?姥姥之所以高兴,是因为她不识字,她这点医术靠的是太姥爷口口相传、她死记硬背才学会的。太姥爷给她留了几本线装石印的古医书,像《千金要方》《甲乙针经》什么的,书都被太姥爷翻得残破了,飞了角。姥姥不识字,自然也不翻看。大舅母来了,可好了,闲时她便让大舅母把医书读给她听。
但我大舅母也只是粗通文墨,有些字压根不认识,遇到不认识的字,大舅母就用一句“什么”代替。“大圣神农氏怜什么(黎)元之多疾,什么(遂)尝百药以救疗之。”即便念通顺了,但书里讲的那些深奥医理,也是天书一般难懂。大舅母读得云里雾里,姥姥听得雾里云里。有一次姥姥问大舅母:“你想当个郎中不?”大舅母说:“想啊,当个像娘一样的大郎中,被‘老奶奶老奶奶’叫着,受人敬,多好!”
姥姥一拍大腿,对大舅母说:“好,你学医,我也算后继有人了。我爹,你姥爷在天之灵也会高兴的。”姥姥兴奋之余又叹口气,“我哪是什么大郎中!我也就会治点儿头疼脑热的小病小灾。你姥爷若是晚走几年,说不定我会把他的手艺儿学全了。”
姥姥便开始把她肚子里那些绝活一点一点教给大舅母。大舅母也是聪颖好学的人,没多久,便能给姥姥打下手了。姥姥给人扎针,一伸手,大舅母就知道要哪根针,从“针灸包”里把那根针拔出来递过去。
姥姥人生的高光时刻,缘于一场电影。
那天,姥姥他们村放露天电影,放的片子是《李时珍》。姥姥自然知道李时珍是谁,有本医书叫《本草纲目》,不就是李时珍这个大郎中写的吗?太姥爷给她留的老医书中,就有这一本。姥姥兴奋得不得了。天一擦黑,她便和我姥爷一前一后地来到放电影的打麦场上。
姥爷常年在外做木匠活儿,四十多岁便得了心口疼的毛病,熬夜不好。姥姥不想让他熬夜看电影,劝他回家。姥爷平时对姥姥言听计从,但那天却坚持要陪姥姥,姥姥就依了他。姥姥兴高采烈地盯着银幕看《李时珍》,谁知电影刚放了一半,放映机坏了。放映员赶忙修理,但鼓捣了半天就是修不好,最后宣布,不演了。姥姥正看得上瘾,听说不演了,急得双手拍着大腿,望着放映员,拉着长音喊一句:“我——的——个——李——时——珍——啊!咋就治不好呢?”
我姥爷见姥姥急了,先是愣了一下,接着竟一反常态地忽地站起来,对放映员吼道:“不演个球!敢不演试试?看把老奶奶急成啥样了?!还不快修!”那极少听到过的粗嗓门儿,炸得耳朵轰轰响。
放映员早就知道“老奶奶”的威名,听说“老奶奶”急了,又被我姥爷吼了两嗓子,立刻感受到了某种责任,重新继续鼓捣,竟然如有神助般地把放映机给修好了。
蓬润村的男女老少都说,老奶奶啥病都会治,连电影得了病都不在话下。后来这话传着传着,就成了——
老奶奶把李时珍治好了。
姥爷这一嗓子,把姥姥惊着了。回到家,姥爷忽然像换了个人一样,那一夜和姥姥说了好多话,好像把攒了一辈子的话都说完了,第二天姥爷却再也没醒来。姥姥哭着说:“你这一辈子就说了这一回硬朗话,也就算硬朗了一辈子!”
姥姥把“李时珍”治好后,又过了十年,各乡各村开始选拔“赤脚医生”,建卫生室。被选上的“赤脚医生”还要到县上接受培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姥姥觉得这“赤脚医生”真是不错,就跟大舅母商量着让她去顶这个差事。我大舅母自然很乐意,姥姥就找到了县上,那个被他扎过肚子的赵麦垛的儿子此时已经当上了县革委会副主任。姥姥跟他一说这事,“赵主任”便高兴地说,您老出身于医学世家,儿媳妇又得您亲传,真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理想人选。我大舅母便被选为涞阳县的第一批赤脚医生。
很快,姥姥的那些干闺女便来找姥姥,要姥姥推荐她们也去当赤脚医生,说干娘不仅是我们的干娘,也是我们的师父。我们这些年老看干娘扎针,也差不多学会了呢!
姥姥就又来找“赵主任”。赵主任说:“三奶奶,咱们不兴走后门!这要看您推荐的这些人是不是真会看病。”姥姥回去后就把干闺女们召集过来,临阵磨枪教他们遇见急症怎么掐人中,怎么治上火流鼻血,怎么治小儿积食,怎么治疮痈疔疖……
这还不算,姥姥又教她们每个人背几句“汤头歌”,谁跟谁学的还都不一样。张家干闺女背的是“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王家干闺女背的是“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陈家干闺女背的却是“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
最后姥姥的干闺女们,一大半都如愿以偿当上了赤脚医生,顶不济的,也在村里当上了协助赤脚医生搞防疫、给小孩子发糖丸的卫生员。再后来,我大舅母还被推荐上了医专,毕业后成了在涞阳城里的县医院坐诊的正式医生。后来,大舅母从县医院副院长岗位上退休,就一直住在翻新过的老宅里,和我姥姥一起生活在蓬润村。
北京办奥运会那年,九十六岁的姥姥仙逝。姥姥谢世后,乡亲们有病,渐渐地开始找退了休的大舅母瞧。渐渐地,大舅母也把自己活成了“老奶奶”——二代老奶奶。
当然,蓬润村那一带的二代老奶奶还不止我大舅母她一个。姥姥那些当过赤脚医生的干闺女们,陆陆续续,都活成了本村的二代老奶奶,她们还都多多少少地带着徒弟……
“老奶奶”,一茬接一茬地开枝散叶呢。





作者

李永生



  河北涞水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保定市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见于《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作家文摘》《北京文学》《长城》《山花》《莲池周刊》等。出版《墨药》《生命的绝唱》《神枪一只眼》等作品集。部分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回顾请点击下方链接:

莲池文学 有声书丨散文《雨落南武当》

莲池文学 有声书丨小说《出书》

莲池文学 有声书丨小说《小样的河》

莲池文学丨小说《传人》



监制:李会斌 席晓靖

副总监制:陈芳

监制:赵芒姝

制图:赵岩

编辑:刘羽轩


本文为保定新闻传媒中心(集团)旗下《莲池周刊》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莲池文学
九州风华 万象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