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池文学丨小说《橘爷爷》
文摘
文化
2024-11-12 20:00
河北
橘爷爷
马卫
橘爷爷是三峡后靠移民,迁来时五十多岁,现在七十多岁。守着一片橘园,却是地地道道的贫困户。钟琴入户调查。初冬,橘子正红,橘爷爷佝偻着背,在园内巡查。橘园不大,满打满算,最多两亩地。老人家耳朵背,所以她把声音吼得挺大,顺着风,刮得老远。橘爷爷指了指红橘,眼里充满了忧患。这些年红橘不值钱,市场上不好卖。橘爷爷没有接钟琴的话,摘了几个又大又红的橘子,递给她。然后自言自语:“这么好的橘子,咋没人来买呢?”这儿的橘子,曾经风光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县里有橘子罐头厂,乡村还有小的橘子罐头小作坊,橘子抢手呢。据说,上世纪70年代末,边境战争打响,本地的橘子罐头,深受前线战士欢迎。在国内的上海、北京、广东大商场,也是畅销货。橘爷爷家,以往在老鸹坪村二组,那是长江边,盛产大红袍橘子。位于175米淹没线下,是房子、土地双淹户,必须移民。儿子带着孙子移民外地,但橘爷爷打死也不去,因为他说种不来外地的庄稼,他只会种大红袍。这话不假,移民福建晋江的,硬是种不来双季稻,大多数人只好把田地出租,自己再谋其他职业。橘爷爷说:从大清同治年间开始,他家祖祖辈辈种红橘。橘爷爷家还有几株老红橘树,上百年了,就在他家的祖坟周围。他不嫌弃后靠的地偏远、贫瘠,他说种红橘不怕地瘦,养几年地就肥了。橘爷爷移来时,还把那几株古红橘中最老的三株移来,把祖坟移来,相依相守。功夫不负有心人,就两三年时间,橘爷爷的橘园又红红火火起来,日子过得比其他村民强。可是,过了2010年,红橘没多少人愿吃了,人人都说:吃红橘上火。人们喜欢吃沙糖橘、脐橙、血橙等等,没人上门收购红橘,靠橘爷爷挑点上镇上叫卖,还不够路费。卖不脱的红橘,橘奶奶在家剥皮丢肉,晒陈皮卖给中药材公司,抱着捡一个比落一个强的心态,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回村的路上,钟琴对同行的哈主任说:“没动员他换品种?这几年玫瑰香橙可受欢迎呵。”“钟书记,我也给橘爷爷谈过,可他固执。他说,他家祖祖辈辈种大红袍,不能到他这辈,丢了家传。”钟琴陷入沉思,自从她到老鸹坪村当第一书记,碰上的事,很多都是从没遇见过的怪事。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橘爷爷家脱贫,又不让他丢了种红橘的传统。几天后,上级通知所有扶贫第一书记,到党校短训,时间一周。给党校上课的,是党政领导、党建专家、农科专家等等,军事化管理,紧张得不行。但她万万没想到,农科所的专家在授课时谈到——本地的特殊品种,像大红袍橘子,面临灭种的危险,必须抢救。下课后,钟琴向农科专家奔去。听了钟琴急促的讲述,农科专家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因为三峡移民,本地最好的大红袍古红橘树,被江水淹了,他在苦苦寻觅,希望找到几株,来培育新品种。农科专家和钟琴一起来到橘爷爷家,平时眼睛有些糊里糊涂的橘爷爷竟然一眼就认出来人:“你是不是当年落户到我们队上的白知青?”见到橘爷爷保存的大红袍古红橘树,白寿延激动得流泪,抚摸着古红橘树,就像抚摸自己的爷爷。后来——农科所把橘爷爷的橘园辟为“大红袍科研基地”,给古红橘树挂牌保护,特聘橘爷爷为科研基地看护员。当然,橘爷爷家脱贫了,而且他家的果园,除了供给农科所科研外,村民可自行摘来吃,留陈皮炖汤。
马卫
重庆万州人,重庆市作协会员,万州区作协副主席。作品散见于《北京文学》《延河》《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散文选刊》《杂文选刊》等报刊。已出版长篇长篇小说《李蔚如》、小小说集《一只从井里跳出的青蛙》。小小说多篇入选中、高考试题。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们
总监制:李会斌 席晓靖
副总监制:陈芳
监制:赵芒姝
制图:赵岩
编辑:刘羽轩
本文为保定新闻传媒中心(集团)旗下《莲池周刊》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