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隋唐(六十五)誓死忠于隋炀帝 是对还是错

文摘   历史   2024-11-16 07:23   山西  

河东郡的最高军政长官,一个叫屈突通,一个叫尧君素。

李渊一时无法夺取河东郡,于是就绕道而去,直接插入了关中。

看到李渊绕过自己的防地,直奔长安城而去,屈突通就让尧君素坐镇河东郡,然后自己亲率大军救援长安城。

但是很不幸,屈突通走到潼关时,就被李建成、刘文静堵住无法向前了。

在随后的相持中,屈突通那是越来越绝望,因为整个关中地区,现在被李渊收割的差不多了,长安城已成为一座随时沦陷的孤城;更要命的还在于,屈突通在潼关一线,又被刘文静打败了,一时伤亡惨重。

在这种背景下,就有人劝屈突通投降李渊。

总而言之,大隋帝国就是一个随时要破产的公司,您继续为大隋帝国效力,实在是一点前途也没有了!您现在带着河东郡投降李渊,那就等于带着大量股份加盟李渊集团,一定可以在李渊集团前排就坐的。

屈突通闻此,顿时哭得不可抑制,因为先帝对我恩重如山,当今皇帝对我信任有加,我如果有这种念头,岂不是成了猪狗不如的人?总而言之,这种话,你们以后少说!如果再有人敢说这种话,休怪我翻脸无情!

李渊派屈突通以前的亲信去招降他。

屈突通看对方竟然给李渊当说客,当时就砍他了的脑袋。

总而言之,你这个可耻的叛徒,我代表大隋帝国中央政府,现在就送你上西天。

为了害怕军心瓦解,屈突通天天给手下将士上大课,总而言之,人固有一死,但是死有比泰山还重,死有比鸿毛还轻之别。再总而言之,男子汉大丈夫,生又何欢、死于何惧,我这一腔热血,就要洒给当今圣上。

面对屈突通这种感天动地的话语,人们都是感动的热血沸腾。

但是,长安城终于沦陷了。


长安城的沦陷,让屈突通的军心顿时一片混乱。因为长安城沦陷了,他们在潼关外围呆着,还有什么希望呢?关键是,李渊夺取关中后,主力大军随时会东出的,到那时,屈突通还怎么对抗呢?更可怕的还在于,屈突通一伙人的家属大都在关中,想投降李渊的人,那是越来越多。

当然了,大道理永远是从两方面讲的。

从大道理上说,为忠君爱国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为了忠君爱国,就应该舍弃小家。

问题是,从大道理上讲,当今皇帝昏庸残暴,弄得天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背景下,你就应该顺应潮流,加入造反的队伍之中。

在这种背景下,屈突通的主要助手、儿子都投降了李渊。

屈突通的儿子代表李渊劝屈突通投降,屈突通就对自己儿子说,你以前是我儿子,现在就是我的敌人。于是,就拿箭射自己儿子。

屈突通的小弟,就对屈突通的手下高呼,现在关中沦陷了,我们都是关中人,我们现在要逃到哪里呢?关键是,现在的大隋帝国,你们看,还有希望吗?不要执迷不悟了。

在这种背景下,曲突通的手下纷纷选择了交枪投降。

面对此情此景,屈突通趴在地上,大声号哭。总而言之,不是我想投降,实在是因为我现在山穷水尽了;再总而言之,天地神明,列祖列宗,希望你们会理解我。

屈突通投降李渊后,李渊先肯定了他是一个忠臣孝子。总而言之,你为了大隋帝国拼到山穷水尽,才选择投降,真乃忠臣义士也!

因为屈突通在大隋帝国就拥有很高的威望、地位,所以他投降李渊后,依然在前排就坐。

更主要的是,屈突通后来表现非常优秀,所以他的画像,最后还挂在了凌烟阁之上。


屈突通投降李渊后,李渊就交给他一个光荣的任务,那就是让他把河东郡拿下来。

屈突通开始以为,这个任务并没有什么难度,因为他以前就是河东郡最高军政长官,现在自己亲自到河东劝降城里的人,他们应该都会给面子吧。关键是,自己这种忠心可表天地的大忠臣,都愿意投降李渊了,其它那些凡夫俗子,肯定更不会拒绝这种选择。

可是,当屈突通劝城里的人投降时,守城的尧君素直接告诉他,你这个出卖灵魂的可耻叛徒,你为了活命,就投降敌人,现在还有脸劝我们也投降。

什么皇军来时和你说了,只要我们愿意交枪投降,就能如何如之何,你自己是一个无耻小人,你是不是以为我们也是这种无耻小人啊!

面对尧君素的责骂,屈突通就说,不是我想失身,实在是对方太强壮,我反抗了又反抗,挣扎了又挣扎,实在是后来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尧君素告诉他,你力气尽了,所以选择失身;我力气现在还充足的很,你告诉你的主子,他有本事,就过来打我,千万不要幻想我会投降。我告诉你,我尧君素就是死,也不会像你一样出卖灵魂。

面对此情此景,屈突通实在没脸在河东城下劝降了!


再后来,宇文化及火并了隋炀帝;王世充发动政变控制了皇泰主(隋炀帝的孙子);整个大隋帝国其实已灰飞烟灭了,因为翻开地图,似乎只有河东郡还飘扬着大隋帝国的旗帜。

于是,李渊又派庞玉等人劝说尧君素,总而言之,大唐皇帝李渊非常欣赏您忠义无双的表现,更欣赏你的组织管理才能;现在你只要投降大唐帝国,大唐皇帝就对你过往不咎,而且保证你的荣华富贵,但是尧君素不为所动。

李渊又让尧君素的老婆劝说尧君素投降,尧君素一箭射过去,当时就把她射死了。总而言之,这种婆娘留着何用?

在此前后,李渊的女婿赵慈景被尧君素俘虏了,尧君素直接就把赵慈景脑袋砍了。

这种作法,实际上等于替大隋帝国上交了投名状,因为尧君素这一刀,让李渊的女儿成了寡妇;就算李渊愿意接受尧君素的投降,你说尧君素以后会是什么命运?

在隋炀帝还是晋王时,尧君素就是隋炀帝的亲信。此时,大隋帝国已无法改变灭亡的命运了,但是尧君素依然为大隋帝国做着最后的挣扎。最后,河东城内粮食吃尽,终于开始人吃人了;河东城终于失控了,于是尧君素被手下人杀了。

尧君素是一个悲情的人物,在大隋帝国山穷水尽之时,他坐守河东孤城,足足坚守了一年多时间。

618年3月,隋炀帝已被宇文化及火并了;直到同年12月,尧君素才被人火并的。


尧君素是什么样的人呢?

站在忠君的角度,他是好样的。

问题是,隋炀帝如果是邪恶的化身,他一心忠于隋炀帝,这叫什么事呢?

这不是传说中的狗奴才吗?因为你的主子多给吃了点狗粮,没事喜欢摸摸你的狗头,主子让你咬谁,你就咬谁,你还叫东西吗?

因为隋唐相交的历史,以李唐单方面的视角所记,所以在这段历史里,隋炀帝就是邪恶的化身;大隋帝国后来就是残暴的象征。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在这种背景下,继续誓死效忠隋炀帝的人,是什么形象?这个实在难说的很。

基于皇权的角度,这些人显然都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而且必须得以正面形象出现。

因为这都是传说中的忠义之士,他们虽然死了,也值得后世永远学习。一切是显然的,如果没有众多这种忠义之士,皇权的神圣性还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所以,写到大隋帝国灭亡时,史官自然不忘夸奖那些誓死忠于大隋帝国的人。总而言之,他们虽然死了,但是永远值得后世之人学习。尧君素不过是其中之一!

在近现代史上,因为民权政治兴起,类似的场面出现时,更让人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

因为一些人,誓死为一个邪恶的、变态的军政集团效命时,他是什么形象?在此过程中,更对国家、人民造成巨大伤害的人,他又是什么形象?

类似的人,写在书上,常常更是一种怪异的感觉。因为从主流的宣传去看,他们怎么看,也是坏人啊;问题是,看到对方的宣传时,他们就成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忠义之士啊。

遥想当年,蒋委员长亡命海外,输得毛都快不剩了,让谁看,也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是众多留在中原的大哥小哥们,却坚信蒋委员长一定能卷土重来,并为此做着绝不妥协的努力;甚至而言,他们就是明知蒋委员长毫无希望了,也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信念,与中原王朝对抗到死。

这种精神,如果用皇权时代的视角去看,估计都可以立碑立传了,因为一个人不是心系国家人民、理想信仰,怎么可能坚持到这一步呢?甚至处于蒋委员长的视角去看,这也都是为了心系国家人民、有理想有信仰的仁人志士。

问题是,处于中原王朝的视角去看,这些人都是为了点蝇头小利,就一心与人民为敌到底的坏人啊!


尧君素够传奇了,而更神奇的还在后面。尧君素的小弟杀尧君素投降李渊,王行本不但拒绝投降,还率军把杀害尧君素的人,都抓起来杀了。

然后王行本,继续率军,与李渊对抗了一年之久。

但是王行本在隋末的地位,终究不能与尧君素、屈突通的地位相提并论。因为在最后时刻,王行本竟然投降了李渊。更主要的是,他投降李渊的结果,就是让李渊直接一刀砍了。

如果王行本最后与李渊对抗到底,喊着激昂的口号死了,人们读到王行本的历史时,难免也会为之动容,并且会给他各种称赞。问题是,在最后时刻他投降了敌人。

如果王行为投降李渊后,在李渊手下也混到凌烟阁上绘像,人们再读到王行本的历史时,难免也会觉得颇具传奇色彩,问题是,他投降李渊后,直接就让李渊给砍了。  

泪痕春雨
历史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