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豪门贵族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为了保证自己死后,孤儿寡母不被别人欺负。君主通常都会在生前,就给自己的儿子,划拨大量的权力资源,配备强大的私人团队。
虽然说,类似的做法,通常总会引起诸子相残,但是君主似乎也只能这样选择。
因为君主不这样做,他的儿子通常就会丧失继承权,还会被人随便欺负。
当然了,为了保证自己死后,帝国不会因为诸子争夺继承权,而出现骨肉相残。
君主在分配权力资源时,通常会按这种比例操作。假如太子权力资源是100,那其它几个儿子,也就是50、或30。
类似的玩法,没有意外的话,可以保证太子顺利上位,也可以让大家自然而然的团结在太子周围,而不是没事就去窥视老大之位。
郑武公生前布置的权力格局比较理想。
第一、郑武公的儿子、老婆拥有压倒性的权力资源。在这种背景下,自然没有人敢欺负他的孤儿寡母。
第二、太子(后来的郑庄公)拥有的权力资源,拥有压倒性的优势,所以也没有人能挑战他的权力。
但是最后的问题,却出在郑庄公母亲的身上。
因为各种原因,郑庄公的母亲非常偏心郑庄公的弟弟(叔段)。
在这种背景下,叔段本身缺乏与郑庄公相争的实力,却因为有母亲的支持,拥有了这种实力。于是他们兄弟之争,似乎是无可避免了。
郑庄公的母亲为什么偏心小儿子叔段呢?
从感情上讲,据说是因为她生郑庄公时出现难产,受了惊吓,所以一直非常讨厌郑庄公;而生叔段的时候很顺产,所以就非常喜欢叔段。
从权力制衡上讲,显然是因为她作为母后,只有两个儿子权力平分秋色,她才更容易居中制衡,而成为郑国最有权力的人。
所以郑庄公上位后,母亲就让郑庄公把京邑分封给弟弟叔段。
京邑是郑国最重要的城池之一,它的军事政治经济地位,完全可以和郑国的都城新郑相提并论。
简单的看,这就是晋国的曲沃、翼城之争的翻版啊。
两年前,晋文侯死了。晋文侯的弟弟占据了晋国第二大城市曲沃,晋文侯的儿子占据晋国都城(翼城)。于是拉开了晋文侯兄弟两系长达六十多年的火拼序幕。
现在,郑武公死了,郑庄公占据郑国都城新郑,弟弟叔段占据郑国第二大城市京邑,还有他们母亲的支持,以后会是什么结果?没有意外,肯定是兄弟大火拼啊。
晋国曲沃、翼城之争,发生在公元前745年。
郑国的京邑、新郑之争,生在公元前743年。
似曾相识的历史故事。
似曾相识的故事中,老皇帝惊人雷同的错误(诸子并立)。
但是最后的结果,多少是有些不同的。
晋国的曲沃、翼城之争,持续了三四代人,历时67年,最后小宗战胜了大宗,也就是皇族大佬战胜了皇帝。
而郑国的这种相争,在郑庄公兄弟时代,历时22年就结束了;而且最后是大宗战胜了小宗,也就是皇帝战胜了皇族大佬。
公元前744年,郑庄公14岁,叔段11岁。
公元前722年,郑庄公36,叔段33岁。
两个兄弟明争暗斗22年,终于来了一个了断。
郑庄公的人生比较传奇,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郑庄公是历史上隐忍的代名词。因为他弟弟在母亲的支持下,咄咄逼人威胁他时;他一直都是表示退让。甚至在人们都劝他应该反击时,他依然也是一退再退、一让再让。
许多年后,有一个大哥被另一个大哥欺负了。
人们都劝这个大哥应该反击。这个大哥就说了,主曾经说过,他打我左脸,我就把右脸给他伸过去;他抢了我的外褂,我还要把马夹也送给他。
总而言之,我就这样惯着他!
他一看欺负人这么容易,又这么爽,肯定还会去欺负别人的。等大家都想灭他的时候,我再代表大家去灭他,这不是又省时,又省力吗?
再总而言之,老子曾经说过,欲左先右,欲进先退,想出拳,先得把胳膊收回来啊;只有这样,才能更容易有爆发力啊!
那个大哥欺负他,欺负得爽了,还真的就又去欺负别人。
最后,大家不敢言而敢怒,最后你踩踩我的脚,我碰碰你的胳膊肘,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于是就达成了默契。于是,那个大哥就感觉自己要走上人生巅峰之际,突然被另外三个大哥联手群殴,当时就把粮本交了!
这是赵、韩、魏三家大佬与智伯的故事。
智伯也是一世之雄,开始占尽上风。但是因为恐惧,让赵、韩、魏三家实现联合,于是转眼之间所有的成就都一风吹光了。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书归正传。
郑庄公面对自己弟弟的咄咄进逼,大约也是这种态度。
总而言之,我惯着你,我把你惯得越来越没样时,我再反击你。
所以人们劝郑庄公反击弟弟叔段的时候。郑庄公总是说,多行不义必自毙。总而言之,他现在得罪的人还不够多,等他得罪的人足够多时,我再收拾他。
其实不用别的,郑庄公仅靠这句话,就称得上可以青史留名了。因为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成语典故就是源于这里,而且这个成语非常著名。
郑庄公隐忍22年,终于KO了自己弟弟。但是在善后的问题上,却有意无意的犯了一个重大的错误。
取得胜利后,郑庄公虽然没有杀自己母亲,但是也表示,永远都不会原谅自己母亲。总而言之,我以后再也不会见你的,除非我们都到了黄泉!
这显然是一个受感情支配,而犯的大错误。
自己的母亲支持他弟弟,他都是一副永远也不会原谅的样子;其他人支持他弟弟,他会是什么态度呢?
我们必须得知道,他弟弟能和他分庭抗礼20多年,身后的支持者肯定多的去了,如果郑庄公不能有效安抚他们的情绪,这是很危险的事。
在这种背景下,有人就用亲情、利害关系打动他。
当然了,用利害关系劝说郑庄公原谅自己母亲,多少有些不恭敬,因为这样劝说郑庄公,多少意味着,郑庄公和自己母亲毫无感情,只是受制于利害关系,才愿意与自己母亲和好。
所以,在劝说郑庄公时,对方完全是用亲情去劝说的。总而言之,一个人有母亲可以孝敬,那是多么幸福的事啊。
郑庄公说,我也想孝敬我的母亲,可是我一时生气,和我母亲发誓说,不到黄泉,我们是不会相见的。
对方就说,这个好办,我们挖个深井,一直挖出水来,你们都到地下,就相当于到了黄泉,就可以相见了。
最后,郑庄公母子在挖出水的地下相见了。
在过去的30多年时间里,他母亲一直偏心自己弟弟,一心帮着弟弟夺取属于自己的一切,甚至还想帮弟弟弄死自己。
但是这个深可见水的地道里,他们终于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总的来说,在贵族政治时代。加强自己兄弟子侄势力,是一种无法避免的选择。所以郑庄公兄弟相争的一地狗血;但是郑庄公在位期间,依然让自己几个儿子,势力一个比一个大。既然如此,郑庄公死后,围绕郑庄公的继承权,郑国难免会再次掀起血雨腥风。
郑庄公死后,太子顺利的爬上了郑国老大的位置,他就是郑昭公。
但是,郑昭公的弟弟非常有势力,关键是,郑昭公的弟弟还有一个非常强势的老丈人,所以,郑昭公的弟弟在自己老丈人的支持下,就把郑昭公给打得逃亡国外了。
郑昭公的弟弟爬上郑国老大之位后,就成了郑厉公。
郑厉公在老大的位置上,也没有坐多久,也让自己手下的大佬,打得逃亡国外了。
这个大佬把郑厉公打跑后,就又把郑昭公迎接了回来。
郑昭公第二次爬上郑国老大的位置,也没有坐多久,就让自己手下的大佬给整死了。这个大佬把郑昭公整死后,就让郑昭公的另一个弟弟,当了郑国的老大。
其实,看到这里,我们大约就会知道,为什么各国君主明知道诸子势大,就会骨肉相残,依然忍不住要这样玩了吧。
最简单而言,郑厉公与手下大佬不和,手下大佬直接就打得他逃亡国外;郑昭公与手下大佬不和,手下大佬直接就整死了他。
如果不是因为郑庄公的几个儿子,随便拿出一个也算个人物,你说现在的郑国,到底是谁家的天下了?
总的来说,郑庄公死后,他的四个儿子轮流坐庄一圈;第一个儿子、第二个儿子,更是两上两下,两个儿子也因此死于非命,郑庄公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总算是结束了。
因为郑庄公死后,诸子相争的太过激烈,人们常常有一种错觉,那就是郑国渐渐衰弱,就是因为郑庄公诸子相争的太激烈了。其实呢,这只是一种错觉,因为说到诸子相争,哪个国家也不能免俗。
说到惨烈,就郑国这种小打小闹,与晋国相比,那实在差得太远了。
甚至而言,说到惨烈,就郑国这种小打小闹,与齐国相比,它也不是一个层次呢。
我们知道,郑庄公兄弟相争之前,晋国曲沃、翼城之争就已开始了;郑庄公死后许多年,晋国曲沃、翼城之争还没有打出结果呢?
晋国在这场火并之中,有三个君主被火并出局;后来曲沃一系取得胜利,更把晋文侯一系屠杀殆尽了。
这场内讧的余波刚刚结束,晋献公诸子相争开始了;先是晋献公把太子申生灭掉,后来又把两个年长的儿子(重耳、夷吾)追杀得只能亡命天涯。
后来,晋献公两个幼子先后爬上晋国老大的位置,但是自己父亲尸骨未寒,就被人先后砍翻了,晋献公的托孤重臣也因此自杀了。
夷吾爬上了晋国老大的位置,但是他哥哥重耳,在晋国众多大佬的支持下,在众多境外力量的支持下,阴魂不散的始终想夺取他的位置。
后来,夷吾的儿子上位了,夷吾的哥哥重耳在晋国众多大佬的支持下,在秦国的武装力量护送下,一通刀光剑影、尸横遍地,终于爬上了晋国老大的位置。这就是晋文公。
就郑国那点家族内讧,与晋国相比,真算回事吗?
我们知道,齐襄公是被自己堂弟砍死的。
齐襄公刚死不久,他的两个弟弟,就开始火拼了。最后公子小白,整死了弟弟公子纠,于是成了齐国老大。这就是齐桓公。
齐桓公死后,五个儿子争得一地狗血,然后轮流坐庄长达半个世纪。
就郑国那点家族内讧,与齐国相比,真算回事吗?
从这层意义上而言,郑国的衰弱,还得从其它地方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