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齐桓公之后的齐国历史时,史书通常都会讲到这样一个故事。故事大意是这样的:
齐桓公因为一生没有吃过人肉而遗憾,易牙就把自己儿子烹制成美食献给了齐桓公。
齐桓公希望竖刁可以一直陪伴自己,竖刁就阉割自己入宫陪齐桓公。
面对此情此景,齐桓公就说,这两个人真是大忠臣啊。
齐桓公认为这两个人是大忠臣,那可是发自心底的认为。以至于管仲快死的时候,齐桓公就想让这两个人接替管仲的职务。管仲一听齐桓公这种话,当时惊呆了,因为这两个人,明显都不是好人啊!
于是,管仲就给齐桓公讲了一套大道理,面对管仲深入浅出的讲解,随便拉出一个路人,也会恍然大悟;聪明绝顶的读者,听完管仲的分析,更难免会感觉英雄所见略同。
但是齐桓公,就是整不明白这种简单的道理。于是齐桓公死后两个多月,尸体都没有人管,蛆虫都爬出了寝室……
《史记》是这样记载的:是岁,管仲、隰朋皆卒。管仲病,桓公问曰:“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刀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桓公不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
这个故事,虽然出于标准的正史,而且各种历史书都会隆重的、不厌其详的介绍这个故事。但是就我感觉,这就是一个标准的民间故事。
因为,这个故事中的奸臣,实在好像戏曲故事中的小丑;晚年的齐桓公,又实在好像一个脑残了。关键是,管仲表现出来的智慧,也就是一个路人的水平啊。因为就易牙、竖刁在故事中的表现,随便拉出一个路人也会知道,他们就不可能是好人。
关键是,齐桓公死后为什么会这样惨呢?
史书中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齐桓公时代,大老婆、小老婆地位相当;太子、公子地位相当。所以齐桓公死后,围绕家产继承权,一直折腾得鸡飞狗跳。
《史记》是这样记载的:桓公好内,多内宠,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无诡;少卫姬,生惠公元;郑姬,生孝公昭;葛嬴,生昭公潘;密姬,生懿公商人;宋华子,生公子雍……桓公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
齐桓公有十多个儿子,有机会谋求继承权的儿子,就有五个。
到底谁应该成为齐桓公的继承人呢?这就是一本糊涂账。最后的结果,就是这兄弟五个人轮流坐庄。
齐桓公的第一个儿子,杀出一条血路,爬上齐国老大的位置。结果,三个月后就被人砍翻了。
齐桓公的第二个儿子,在国际友人的支持下,经过一番激烈的火拼,也终于爬上了齐国老大的位置。
齐桓公的这个儿子比较幸运,因为他在齐国老大的位置上待了十年。但是他的儿子,就没有这样幸运了;因为他尸骨未寒,他的儿子就被人砍翻了。
齐桓公的第三个儿子,砍掉了自己哥哥的儿子,也爬上了齐国老大的位置。
齐桓公的这个儿子也比较幸运,因为他在齐国老大的位置上呆了十九年。但是他的儿子,就没有什么幸运可言了,因为他尸骨未寒,他的儿子也被人砍翻了。
齐桓公的第四个儿子,砍掉了自己哥哥的儿子,也爬上了齐国老大的位置。齐桓公的这个儿子,显然没有前面两个儿子那样幸运了,因为他在位四年,就被自己小弟火并了。
齐桓公的第五个儿子,绕过自己侄子,爬上了齐国老大的位置。
【注】:这里所说的齐桓公第一个儿子、第二个儿子……并不是按年龄排的,而是按他们当齐国老大的顺序排的。
到此为止,因为桓公诸子势力一个比一个大,所以兄终弟及、兄弟轮流坐庄的局面总算结束了。这个过程,持续了近半个世纪。
看到了吧,齐桓公的几个儿子,就是这样一个比一个牛×。
就凭这种烂摊子,就是管仲活着,恐怕也会火并的一地狗血,它关乎易牙、竖刁、开方什么事呢?
是的,易牙、竖刁驱逐公子昭,拥立了公子无诡。
但是我们也很难说,这就是他们的错。因为齐桓公生前,到底是让公子昭当继承人,还是让公子无诡当继承人,根本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
《史记》是这样记载的:桓公与管仲属孝公於宋襄公,以为太子。雍巫有宠於卫共姬,因宦者竖刀以厚献於桓公,亦有宠,桓公许之立无诡。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
最简单而言,太子昭说自己是毫无争议的君位继承人;但是不要说别人了,就是他的几个弟弟,都也不承认。
更主要的是,太子昭后来可以变成齐孝公,是国际势力强行干预的结果。
《史记》是这样记载的:齐人将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与齐人四公子战。五月,宋败齐四公子师而立太子昭,是为齐孝公。
其它几个公子,虽然暂时被太子昭压制住了,但是他们依然拥有着可以和太子昭(齐孝公)分庭抗礼的权力地位。对此,只要我们看看,他们此后一直轮流坐庄就可以了。
从这层意义上而言,齐桓公死后境遇悲惨,主要是因为他生前,让大老婆、小老婆地位相当;让太子、公子势力相当。而这种玩法,几乎必然会导致家族内讧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史书基于各种原因,记述历史的兴衰成败时,一方面会客观的记述它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也会有意无意加入各种民间故事。
最经典的就是,西周的灭亡,史书会记述周幽王废长立幼;齐桓公之后齐国大乱,史书会记述齐桓公五子争宠;但是也会记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齐桓公宠幸易牙。
如果我们用情理分析历史,自然会知道,前者才是国家混乱分裂的主要原因。
但是很不幸,类似的内容不够狗血,所以后世许多史书在介绍西周灭亡、齐桓公之后齐国大乱时,通常都会隆重介绍烽火戏诸侯、易牙烹子奉君的故事,而对于废长立幼、诸子争宠的内容,都是轻描淡写的一笔带过,甚至提都不提。
为什么我认为烽火戏诸侯、易牙烹子侍君的故事只是民间故事呢?因为看类似的故事,除了能满足我们廉价的优越感,实在没有别的价值。
看着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我们难免会认为西周灭亡就是周幽王脑袋进水的结果,因为正常人怎么会这样玩呢?
看着易牙烹子侍君的故事,我们难免会认为齐桓公死后齐国大乱,就是因为齐桓公脑袋后来让驴踢了,因为正常人,怎么可能会认为易牙值得信任呢?
面对此情此景,我们难免会认为,让我们穿越回去,我们闭着眼睛,也能比他们干得更好。
从这层意义上而言,齐桓公之后齐国大乱,就是齐桓公操作失误造成的。但它与齐桓公信任易牙并没有多大关系。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齐桓公为什么要这样玩呢?
答案很简单!
在贵族时代,君主加自己儿子的势力,就会在这一代,为诸子火并埋下伏笔;也会为下一代兄终弟及、父死子继之争埋下伏笔;甚至会为随后几十年的家族内讧埋下伏笔。问题是,如果君主不加强自己儿子的势力,恐怕就会被其它豪门家族和平演变了。
因为类似的原因,翻开春秋时代,这种兄弟相争、叔侄之争,大宗小宗之争,那就是普遍而又普遍存在的事实。
因为在贵族政治下,君主都会在这种两难困境中无法自拔。
在贵族政治下,君主明知道太子、亲王势力相当,会引发内讧,他们就是无法拒绝;当然了,他们明知道诸王势力一个比一个大,会引发内讧,但是就是无法拒绝。
【注】:这里所说的亲王、诸王,严格地说应该是公子。但是类似的表达,可能会让绝大多数读者缺乏一个直观的概念,所以写成了亲王、诸王。
晋国君主就是在这种两难困境中左右挣扎,终于玩的亡国了。
齐国呢,其实也是如此的。
晋国感觉诸公子势大,容易家族内讧,所以就限制诸公子的势力。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家叔伯兄弟子侄不可信,外人就可信吗?显然也是不可信的。
更主要的是,自家的叔伯兄弟子侄再火并,最后也是肉烂在锅里,国家还继续维持着。
比如,晋国曲沃、翼城之争,争得天昏地暗,死了一大批人,晋国还是晋国;后来晋文公兄弟争得一地狗血,砍死一大片人,但是晋国还是晋国。
一切是显然的,无论是叔叔当老大,还是侄子当老大;无论是哥哥当老大,还是弟弟当老大;抑或是远房堂兄弟当老大,他们也是一家人啊,晋国的大旗也会一直迎风不倒啊。
问题是,如果外人势力强大,最后就是会肥水流到外人田的。最后,晋国君主的兄弟、子侄势力一个比一个弱,而异姓大佬的势力,一个比一个强,最后几大家族通过一番火并,于是晋国变成了韩、魏、赵三国,从此就没有晋国啥事了。
齐国的灭亡呢,也是大同小异的。
齐国老大后来也是感觉诸公子势力巨大,容易家族内讧,所以就限制诸公子势力。最后的结果呢,也是异姓大佬势力越来越大,君主变得越来越像傀儡。
齐国几大豪门火并的结果,就是田氏家族一枝独大,于是齐国就无疾而终了。
按中国历史通常的、普遍存在的惯例,齐国其实已经灭亡了。因为以前这个地方的老大姓姜(姜子牙的姜)、也可以说是姓吕(因为姜子牙又名吕尚),现在这个地方的老大呢,却开始姓田了。
但是田氏取代姜氏后,并没有换国号,所以齐国看起来,好像就是依然在延续着。
这就好像,刘秀夺取天下后,始终高举大汉帝国的旗帜,所以大汉帝国看起来,又继续存在了二百多年。
当然了,如果曹氏篡汉后,依然高举大汉的旗帜;司马氏篡汉后,也依然高举大汉的旗帜,那历史看起来就比较简单了。因为我们在学历史的时候,就可以少背好几个朝代了!
其实,西方的罗马帝国,就是这样延续的。虽然说,罗马帝国的老大,隔一段时间,就会换一个姓,但是他们高举的旗帜,始终也是罗马。
西方的古代历史,简单的看,那是太简单了。因为中国是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众多朝代,而罗马历史看起来就是罗马、东西罗马。你说简单不简单?但是,当你细看时,自然会发现,罗马历史按中国历史的惯例去看,那经历的朝代可多的去了。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书归正传。
历史并不是英雄传奇的故事。但是我们的历史书,总是习惯性地把历史写成英雄传奇。
于是,我们通常所看的历史书,总会有意无意地告诉大家。齐桓公神功无敌,所以齐国迅速步入了辉煌;齐桓公晚年昏晕,所以他死后,齐国迅速走向了衰落。
其实呢,齐桓公之后的齐国,虽然一片混乱,但是齐国扩张的步伐并没有因此停止。
我们必须得知道,齐桓公死后二三百年,姜姓齐国才灭亡的(被田氏取代)。而在这二三百年时间里,齐国的版图还一再扩大。最简单而言,齐桓公死的时候,齐国连山东半岛都没有统一;而齐桓公死后若干年,齐国的版图不但包括了整个山东半岛,还向南扩张了许多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