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痕春雨漫评两晋南北朝(二十八)王凌领衔挑战司马懿

文摘   历史   2024-11-18 07:21   山西  

高平陵之变后,皇帝曹芳依然高高在上。

皇帝曹芳依然高高在上,就意味着司马懿与其它军政大佬,都是魏帝国的臣子,所以他们的地位是对等的。

众多军政大佬之所以尊崇皇帝,就是为了加强、维护这个事实;司马家族之所尊崇皇帝,也是表明自己尊重这个事实。


司马懿有着无人可及的资历、威望、影响、权谋;司马家族本身又是帝国最大的豪门之一。

利令智晕一些去看,如果司马懿大举任用自己的亲信、亲人,帝国的权力就可以迅速的集中到司马家族。但司马懿显然知道,如果自己敢这样玩,那就是想走曹爽的覆辙了。


因为类似的原因,皇帝让司马懿担任丞相之职时,司马懿拒绝了;皇帝要赐给司马懿九锡,司马懿也拒绝了。

司马懿的意思非常简单,他之所以要发动政变,只是想从曹爽手中,夺回本来属于我的一切,并没有多吃多占的意思。


司马懿之所以拒绝当丞相、加九锡,是因为他需要最多数的人支持自己。

总的来说,帝国的权力资源,也就好像一盆子肉,你多吃多占,别人就可能会少吃一口,你让谁少吃那一口,谁也会跟你急的。


司马懿之所以铲除曹爽一伙,大家之所以支持司马懿铲除曹爽一伙。恐怕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大家围着一口大锅吃肉,曹爽一伙拿着大盆子、可着劲的往自己盆里夹。你说大家是什么感觉?司马懿振臂一呼,大家就把他们赶到一边去了。

现在的问题是,应该把他们的肉都抢了分吗?对于这种诱惑,大家应该是很难拒绝的。


司马懿很清楚,如果自己多吃多占的太过分,突然有人领衔挑战自己,自己和曹爽的下场,不会有本质的差别。所以司马懿打翻曹爽后,拒绝了丞相之职,也拒绝了加九锡。

在绝顶争锋之际,千万不要说你的官职有多高,也不要说你的能力有多强,只要大家都反对你,甚至是只要大家都不支持你,你官职再高、能力再强,也会瞬间灰飞烟灭的。

毕竟在政治舞台上,谁也不会吸星大法,谁也没有三尸脑神丹。所有的权力,都是靠站队决定的。支持你的人多势众,你的权力就稳定;反对你的人多势众,你的权力就很脆弱。

那个时代,虽然没有选票,但是前排就坐的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态度投票。只要反对你的人足够多,而且能实现有效的联合、协作,随时有人会振臂一呼,领衔大家把你清理出局。


我这样说,并不是说你多吃多占,肯定就会玩完,但是你在多吃多占时,必须得掂量好自己有几斤几两。

这种事,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因为一旦失败,轻则人头落地,重则满门抄斩。


事实上,就是在司马懿一再表示,自己绝不会多吃多占的背景下,太尉王凌依然要挑战司马懿的权力。

如果司马懿再如曹爽一样,一味多吃多占,妄想把权力都集中在自己手中,那就更不用说了。

当然了,因为司马懿一再拒绝多吃多占,所以王凌振臂高呼要反对司马懿时,却发现愿意响应自己的人非常少。


王凌是标准的名门望族出身,说起王凌的伯父,大家应该非常熟悉,因为王凌的伯父就是当年的司徒王允。没错,就是当年巧设连环计的司徒王允。

王凌以前担任过车骑将军,后来担任过司空(三公之一),最后时刻担任的是太尉(三公之一);在军政两界,都堪称举足轻重的人物;如果司马懿潜在的反对者非常多,面对这样重量级的人物领衔挑战,能不能逃过一劫,实在难说的很。


我们之所会认为,某个大人物在关键时候的一念之差就会改写历史,无非是因为我们对当时的历史所知甚少。

因为我们对当时的历史所知甚少,难免会觉得,除了某个大人物,其它人都是打酱油的。问题是,能在前排就座的人,哪个是打酱油的?



还是前面的话,权力的本质就是站队。

王凌挑战司马懿开始后,就得看有多少人愿意站在他身后,如果大家都愿意站在他身后,司马懿当时就是玩完的节奏。


王凌之所以敢挑战司马懿,就是因为他认为,肯定有很多人,愿意站在自己身后。但是很不幸,经过一番运作之后,明确表示愿意站在王凌身后的大哥级人物,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令狐愚,他是王凌的外甥,当时任兖州刺使;一个是楚王曹彪,他是曹操的儿子。


而行动还没有开始,兖州令狐愚就突然得病死了。

于是,王凌又派人去策反新任兖州刺黄华。结果很不幸,黄华马上把这件事,告诉了司马懿。


为什么王凌在策反黄华时,就会出现问题呢?

显然是因为愿意跟着王凌反对司马懿的人很少。所以,王凌才会咬着牙去策反政治可靠性有问题的黄华。关键是,黄华得到这个消息后,第一时间选择了告密。


如果反对司马懿的人非常多,在的串联、策反的过程中,通常是不会发生这种事的。                                                                                      如果反对司马懿的人非常多,王凌进行策反的时候,放眼望去肯定都是志同道合的人,类似的消息在他们之间传播,通常是没有危险的。

更主要的是,即使某个政治不可靠的人,接触到了这种串联与策反,也不敢选择告密的,因为反对派的势力这样巨大,告密的后果是什么?随便想一想,也会打消人们告密的冲动。


这就好像,司马懿政变前,肯定也策反过很多人,还做了大量准备,但是消息什么时候走漏过?     

反叛者的势力巨大,得知相关消息的人,通常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那就是赶紧跟着一块造反。第二个选择,那就是装聋作哑。也许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告密立功,但是谁敢做这种选择呢?


历史上有一个大哥,突然听到下面有人造反。他本来想起来反击,但是突然发现,这个消息,好像只有他自己不知道了。在这种背景下,他当时就绝望了。因为这意味大家都不看好它,否则,这样大的消息,怎么它会直到现在才知道呢?            


大家为什么不愿意站在王凌身后呢?显然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司马懿打败曹爽后,并没有趁势扩张司马家族的权力;并且通过实际行动表明,他承认曹魏帝国是众多豪门家族共同的曹魏帝国。在这种背景下,大家就缺乏拿上全家人脑袋,赌司马懿必败的动力。

第二、司马懿不是什么好鸟,王凌他也不是什么好鸟。王凌如果爬上执政的位置,会比司马懿更尊重皇帝的权力吗?会比司马懿更尊重大家的共同利益吗?大概率上,也就是草驴换一个叫驴罢了。


于是,王凌挑战司马懿的结果,就是忽然发现,竟然没有人支持自己。

在这种背景下,王凌听到司马懿大军前来讨伐的消息,也和当年的曹爽一样,选择了不战而降。


在摊牌之前,人们常常都会高估自己的影响力、号召力,总认为自己振臂一呼,肯定会有无数人响应。

在摊牌之前,人们也常常会轻视对方的力量。总认为自己自己振臂一呼,人们肯定会纷纷与对方划清界限。

问题是,不进入生死对决的阶段,这一切只是纸上谈兵的分析判断罢了;而等进入生死对决的时候,一切就如在赌场买定离手了,你输了,就只能认赌服输了。

在这这种生死对决中,你输了,交出自己的脑袋已是天大的造化,你如果还想对手放过你,那就是你太天真了。因为这就好像在赌桌上,大家都把全家人的脑袋押在了赌桌上。

司马懿当年劝曹爽投降时,对着洛水发誓说,只要你交枪投降,我肯定会优待你的。

结果呢?曹爽全家都被杀了;曹爽的亲信,也都全家被杀了。


司马懿现在劝王凌投降时,也是明确表示,只要你愿意交枪投降,我绝不会追究你的罪行。

司马懿的话可信吗?肯定不可信啊。只要看看不久前的曹爽就可以了。


曹爽有这种幻想,这个情有可原。因为曹爽从来没有计划对司马懿等人斩尽杀绝;所以他认为司马懿不会对自己斩尽杀绝,也并不算异想天开。

王凌呢?他造反成功了,司马懿等人肯定就是满门抄斩,在这种背景下,他依然幻想司马懿会放过他,多少就是有些异想天开了。

关键是,再看看司马懿当年欺骗曹爽的历史,他还有这种幻想,更是标准的异想天开了。


问题是,在这种背景下,面对司马懿充满诱惑性的话语,王凌依然要心存幻想。这是为什么呢?显然是因为他与当年的曹爽一样,知道顽抗到底,肯定是全家上刑场;交枪投降呢?.....没准儿,还会发生奇迹。


巅峰对决之际,站队开始了,你却发现,自己身后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

你是什么感觉?

交枪投降,肯定是九死一生,甚至是十死无生。问题是,对抗下去呢?你知道身后的人,都是什么想法?你身后的人,现在肯定都是想着如何赶紧跳离贼船。在这种背景下,你再坚持一会儿,有可能发现,自己就会变成孤家寡人。


《埃及艳后》中,安东尼和屋大维在最后的决战中,处于了明显的劣势。

安东尼试图背水一战,他手下的将领,也纷纷表示支持。但是安东尼第二天睡醒,却突然发现,整个军营竟然空无一人。......


《史记》中,项羽与刘邦在最后的决战中,处于明显的劣势。

项羽试图背水一战,但是结果呢?跟在他身后的人越来越少,最有只剩下了几十个人。


安东尼、项羽都是真正的勇士,所以他们最后的愿望,只是光荣的战死在沙场上。

事实上,只有这样的人,才能真做到不见棺材不落泪;普通人,通常是不会坚持到这一步的。


这就好像在绝境之中,一个人很容易被幻想支配,哪怕看到前面只是一根救命的稻草,也会拼命的想抓住它。

王凌败局既定时,其实已没有什么活路可言了。但是,王凌依然希望司马懿看在老朋友的面上,会放自己一马。但是很不幸,司马懿明确的告诉他,认赌服输!

司马懿的意思很简单,这是我赢了。如果我输了,你会给我一条活路吗?


我们看到司马懿用这种赤裸裸的欺骗手段,打败对手,难免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司马懿就是靠这种方法取得胜利的。

其实呢,司马懿这样玩的目的非常简单,那就是狮子搏兔尽全力,他想得到的效果是兵不血刃、全胜收场。


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已71岁了,平定王凌之乱时,司马懿已73岁了。

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里,司马懿堪称风烛残年了。许多事,他等不起、也拖不起,既然做开了,就只能不计代价、不择手段,追求干净利索一击成功。


司马懿这样玩的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他知道,司马家族已走上了不归路。

司马懿踏上这条路开始后,就只能成功,绝不能失败,因为失败的结果,就是全家都会被推上刑场的。


在这种背景下,面对对手,他毫无信义可言,也毫无温情可言。因为他需要为司马家族杀出一条血路。

更主要的是,对手赢了,自己就需要全家上刑场;自己赢了,对手却可以全身而退。如果输赢的结果,就是如此的不公平,自己全家能有什么安全感呢?

所以,司马懿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你想让我全家死,你也得做好你死全家的准备。


平定王凌之乱后仅仅四个月,一代枭雄司马懿,就与世长辞了。

司马懿死的时候,面对自己未完的事业,看着自己的兄弟、儿子、侄子。内心会想到什么?

霍光权倾朝野时,天下仿佛就是霍氏的,结果呢?霍光死后不久,霍氏家族就满门抄斩了。

司马家族会是什么结局呢?当时没人知道!


泪痕春雨
历史评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