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曹爽因为司马懿在帝国有着崇高的地位、威望,所以对司马懿一直报以尊重、谦恭的态度。
而司马懿呢,因为曹爽是曹氏皇族的代表人物,所以对曹爽一直也报以尊重、礼让的态度。
他们这种做法,获得了外界的高度认可。如果这种局面一直保持下去,那历史也许就是另一番样子了。
但在利益面前,没有什么温情可言的。
更主要的是,利令智昏,那是千古名言!芸芸众生有谁能真正拒绝利益对自己智力的腐蚀呢?大约只有真正的大智慧者。
曹爽之所以能成为帝国最主要的权力者,仅仅因为他是皇族子弟;如果抛开这种原因,以曹爽的才能、资历、表现,说什么也没有机会、有资格与司马懿相提并论的。
对此,曹爽最初也非常明白;但是渐渐的,曹爽开始忘乎所以了。
加上曹爽所亲近的人,实际上都是急近功利的浅薄之徒,所以他们都劝说曹爽应该把司马懿挤到一边去;于是曹爽遂玩了一招明升暗降的把戏,直接把剥夺了司马懿的实权。
面对曹爽这种小把戏,司马懿那是又气、又恨、又憋屈,但是却只能接受。
魏明帝活着的时候,司马懿就已爬上了人臣的顶点。一个人已爬到了人臣的顶点,再向上将是什么呢?
当年李斯处于这个阶段之时,想起了自己老师曾说过的一句话“物禁太盛”。于是顿时感到前途一片茫然;人都想爬到如此高的地方,问题爬上之后呢?
在这种背景下,司马懿只有对曹爽表示退缩。
那一年是公元239年,司马懿刚刚接受托孤重任没有几个月。
那一年,司马懿已61岁。
高平陵之变,发生在哪一年呢?公元249年。那一年司马懿71岁。
如果司马懿在71岁前死了。他一定会成为人臣的典范;而且无论谁看到这段历史,也会有一种欲说还休的感觉。
因为,曾经叱咤风云的司马懿,竟然就这样走完了人生的最后历程。
问题是,司马懿活到了73岁,并且在人生最后的两年时间里,迈出了人生最关键的一步。于是,他就成了乱臣贼子的代表人物。
从这层意义上,如果不是各种阴差阳错,如果不是各种机缘巧合,司马懿也无法成为乱臣贼子。
司马懿不愿意当乱臣贼子,绝不是因为他对曹氏有多忠心。
曹氏家族是什么货色?司马懿非常清楚。因为在司马懿快四十岁的时候,曹氏家族还是一个成天欺负皇帝的乱臣贼子,想用所谓的忠君思想,让司马懿死心蹋的忠于曹氏皇帝,那永远只是一种政治童话罢了。
如果所谓的忠君真靠干什么思想道德来支撑,那就是所谓的圣人恐怕也会干出乱臣贼子的事来。孔子孟子喊了一辈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却从来也不积极的为势单力薄的周天子去效力。圣人尚且如此,凡人就更不用多说了。
司马懿害怕成为乱臣贼子,所以不敢与曹爽相争。一切仅仅是因为当一个乱臣贼子,绝没有人们想象中那样容易。历史上的所谓的乱臣贼子,满门抄斩的可谓车载斗量,但真正成功的能有几个?
翻开司马懿之前的历史,辅佐幼主、权倾朝野的权臣多的去了。但是他们的结局呢?
绝大多数都是满门抄斩!
始皇帝死后,李斯、赵高辅佐幼主、权倾朝野,结果呢?三年之后,李斯、赵高都被满门抄斩了。
刘邦死后,吕后辅佐幼主、权倾朝野,结果呢?吕氏家族被满门抄斩了。
汉昭帝死后,霍光废立皇帝、权倾朝野,结果呢?霍氏家族也被满门抄斩了。
汉哀帝死后,王莽以一代圣人之姿,成功爬上了皇位,结果呢?最后身败名裂、满门抄斩了。
梁冀权倾朝野之际,小皇帝对他不满意,他直接就把小皇帝毒死了;然后,谁当皇帝,也是梁冀说了算。结果呢?梁氏家族也被满门抄斩了。
此前的邓氏、阎氏、窦氏也都辅佐幼主、权倾朝野,结果呢,他们也都被满门抄斩了。
因为类似的原因,有远见的皇后、太后看到自己兄弟势力越来越大,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恐惧,因为这就是满门抄斩的节奏啊。
董卓也曾废立皇帝、权倾朝野,结果呢?董卓也让满门抄斩了。
我们再看看东吴。
诸葛恪辅佐幼主权倾朝野,结果呢?东吴的诸葛家族,很快就被满门少斩了。
孙峻、孙綝兄弟废立皇帝、权倾朝野,结果呢?他们也被满门抄斩了。
张布擅作主张,不立太子,而另立别人当皇帝,关键是还成功了。结果呢?他还是被满门抄斩了。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杨骏辅佐幼主、权倾朝野。有人就劝他,您应该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因为翻开前朝历史,处于您这种位置的人,好像没有几个人能躲开满门抄斩的命运。
但是,杨骏却是得意忘形到了顶点,因为天下终于由他说了算了。所以,晋武帝尸骨未寒,杨骏也领着全家上刑场了。
皇权是天下利益汇集之地,这是一个可以吞噬一切的恐怖旋涡。毕竟,围绕皇权的角逐,用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来形容,绝不是夸张的之语;因为真实的历史,有时候比这还夸张。
如果你以为自己位高权重,就可以窥视皇权,那你爬上那个位置,真心说就是一个绝对的悲剧。
这就好像,一个智力、能力都非常有限的人,突然拿到一把绝世神兵,你说会是什么结果?
其实,从秦始皇拉开帝制的序幕,一直到三国归晋。
辅佐幼主权倾朝野,而没有被满门抄斩的人,那是非常罕见的;至于取得成功的人,实际上只有司马懿一人而已。
而且,这也是因为司马懿的兄弟、儿子都非常给力。因为司马懿死后,如果兄弟、子侄不能百尺竿头继续上升,司马懿临死前的奋力一击,也就是为自己家满门抄斩作铺垫罢了。
司马懿之后,辅佐幼主权倾朝野的人多的去了。但是成功的人永远是少数,绝对大多数的人,依然是满门抄斩为结束。
皇权可以高高在上,是因为天下的利益格局,是以皇帝为中心进行分配的。控制皇帝很容易,甚至控制帝国都城也很容易。但是,你想打破这个利益格局,然后重新构建一个以你为中心的权力格局,那可难了。
人最难克服的一种弱点,那就是贪婪。
贪婪,会让人高估自己的能力,会让人漠视眼前的困难与风险。
尤其是困难与风险的前面,是让我们足以心动的巨大利益时;尤其是这些困难与风险,并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到时,我们更容易有这种自信。
面对传统历史书,我们常常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历史当事人之所以会失败,就是因为他们太愚蠢了、太幼稚了。
其实呢,历史当事人也好,现实中的人也好,有几个是愚蠢呢?有几个幼稚呢?大家通常只是被贪婪的欲望所左右,而看不到眼前的风险与困难罢了。
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干着远远超过自己能力的事;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干着无比凶险的事,却根本不知道,自己已走在了死亡的边缘。
而且皇权政治,为了神话皇权,也会模糊权臣篡位的难度。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通常会有一种错觉,那就是许多权臣之所以不篡位,就是因为他忠于皇帝。如果他们愿意抛开忠君思想的束缚,随时可以爬上皇位。
关键是,皇权政治为了神话皇权,看到有人忠于缺乏行为能力皇帝时,总是可着劲的盛赞;总而言之,这才是忠臣的最高境界。
如果皇帝英明神武,还能代表国家人民利益,那臣民忠于他,那还有什么可夸耀的?因为,随便拉出一个放羊的人,也愿意忠于皇帝的。
问题是,皇帝刚上幼儿园,或是智力有问题,让他当皇帝,就是对国家人民不负责任,有人忠于他,这才是难能可贵的!因为面对这种皇帝,只有那些完全超然于利益之上的人,才会发自心底的愿意忠于他;普通芸芸众生,肯定都会希望他赶紧下台。
更有甚者,皇权政治为了神话皇权,看到有人忠于人渣一样的皇帝时,也是可着劲的盛赞;总而言之,这更叫忠臣的最高境界。
如果皇帝道德高尚,还能代表国家人民利益,那臣民忠于他,还有什么可夸耀的?因为随便拉出一个老百姓,也愿意忠于皇帝的。
问题是,皇帝为了一己私利,明明叫赵构,却要改叫完颜构;为了大金帝国可以崛起,那是不遗余力的祸害大宋帝国的忠臣良将。在这种背景下,除了那些完全超然于利益之上的人,普通人恐怕都想把他踢下台去。
面对类似的宣传内容,一个人辅佐幼主、权倾朝野后,难免会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只要自己愿意,随时成为帝国的主人。虽然说,众多权臣领着全家死于这条路上,但是依然有无数人执迷不悟的继续重走覆辙。
司马懿61岁时,就站在了十字路口上。
因为面对曹爽的排挤,他应该怎么办呢?司马懿想来想去,终于选择了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