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海锋,任教于中山纪念中学,中学高级教师。中山市教育科研入库专家,中山市青年教师领军人才培养对象。多次获评中山市教学质量评价优秀教师、中山市优秀教师。曾获广东省青年教师现场教学展示大赛二等奖,第十二届中国语言协会教师技能大赛”四项全能教师”称号。为北京师范大学学科语文专业研究生开设必修课程《语文教学设计与实践》(16讲/学期)。在《语文建设》《语文教学通讯》《教学与管理》等20余家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摘编4篇。教学设计、论文、录像获省市荣誉40余项。
苏轼以“文起八代之衰”之语揄扬韩愈,就其“古文运动”改革功绩而言,苏论可谓一语中的。《师说》正是韩愈张扬其文学革新理念的代表之作:内容上,竭力将写作引向政教之用言的明道载道;形式上,解放骈体行文限制,而追求达意的散体表达。这样的创作理念,正好与当下议论文写作教学取向一致。
不过,取向一致,并不意味着《师说》天然是议论文写作范本。《师说》的范本价值,还是需要文本解写性的现代化分析。在作家斯蒂芬·金的认知里,“我坚持认为段落而非句子,才是写作的基本单位。”《师说》段落亦是极具文本解写价值——某种程度上看,韩愈的段内节理设计极具现代性,由段内结构延伸的段际关系又极具现代理性的观照。
因此,《师说》教学有必要由阅读维度延展至写作维度,以落实其内向之于“思维发展与提升”、外向之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写作教学落实。
韩愈《师说》
教材出处: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10课
古之学者必有师。
句解:同为古文运动中流砥柱,柳宗元“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之语,足见韩愈之于流俗不屑而欲有所为,更可窥见《师说》写作的强烈实践主义取向。
语句以“必有”的应然判断逻辑穿插,使得《师说》的核心观点劈空而出,合乎议论文写作“开门见山”的极简主义原则。
复古主义将观察视角往古往历史推延,当历史视野足够久远,进而使观察对象具有抽象意,上古楷模随之化身为指向未来的理想范式。“古之学者”的立论点便是如此复古主义取向,“古之学者”其实是一种抽象化群体,也就是理想学习者。复古主义以既有上古楷模,针砭当下实况,在借古讽今的思维逻辑下,又兼具了未来建设属性。
段解:但我们主张从段落角度,审视“古之学者必有师”句。
议论文首段内部节理极其复杂,具有总领全篇的上位属性,需要处理篇章“写什么”的话题引入、“为何写”的问题提出、“怎么写”的观点概述等诸多硬性任务。
从现代议论文写作段落设计角度审视,首句为段,其劈空而出,仅完成了“怎么看/做”的实践逻辑表达,但过于突兀。同样视角,尾段的写作背景介绍又偏于收尾的仪式化,而出离篇章整体的话题论证逻辑。如果首尾两处整合,新首段的语段功能节理将更加清晰,语段表达逻辑将更加顺畅,比如: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写作缘起,含蓄指出“时”之问题〕。余嘉其能行古道〔写作话题,带出师之古道〕,贻之言曰:古之学者必有师〔话题观点,引出下文〕。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句解:运用“……者,……也”判断句式,对教师的定位进行本质追问,段落论点由此而出。“传道受业解惑”梯次展开展开,内隐“A是B”表达句径外延出“A不仅是B,也是C”变形句径,呈现出韩愈对教师价值的深刻认知。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句解:前句指出人的认知后天习得性,并由此推论出人的认知困惑必然性。
后句将人的认知困惑与教师的认知传承身份勾连,除呼应论点句的教师本质认识外运用,同时指出消解认知困惑的解决之道——从师。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句解:以“吾”例论,在增强论证的可信性之外,彰显论证本身的强烈实践属性——我便是如此做的。
两句以对称对比句式,表明韩愈从师标准的核心——闻道之先后。同时,对比句式的运用,也突出了韩愈从师闻道视野的广阔性。
以反问句式总结前两句个人的从师实践,强化“其年之先后”的非从师标准属性。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句解:“是故”二字向后,引出一种结论性表达;“是故”二字向前,彰显与前三句的“论证——结论”逻辑关系。
“无长无少”与道存处存师的表述,是韩愈从师标准的进一步固化。
“无贵无贱”四字在第二段的论证中并未涉及,所以其于前无据,但有引出下段内容的引接之功。
不过,现代议论文的写作,强调内在逻辑的连贯性,段落间语词的前后承启要求并不高。
段解:此段写作呈现出的思维立体性,议论文写作教学价值极高。
以本质思维启动段落写作,追问教师价值的本质。紧接一句“人非生而知之者”,在语段功能上,以阐释句身份与前句“解惑”的教师价值呼应;在思维逻辑上,启用归因思维,对“为何从师”展开追问,落点有二:一、人的认知困惑必然性,二、教师解惑的认知差。
作为总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有实践方向的清晰性,却无具体实践的操作性。“吾从而师之”则是实践思维下的韩愈路径展示,并由此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总实践标准。
至此,从语意逻辑看,韩愈的“从师之道”已然表达的相当清晰,甚至可以说意尽矣。
但韩愈文章,除了一种理想化的从师求学模式的明确外,更有指向糟糕现实的批判性。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句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只是从师标准的应然表达。“嗟呼”一转,直刺从师现实的实然现状——师道不传,惑之难解。
此二句,特别是后句,为段落总起的论点句,其下句群皆由此而出。但此段论点仅是上段从师标准的反向立论,逻辑进度上并无新意,却有切入现实的效果。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句解:以“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全面对比论,但两句内隐的表达逻辑却有不同。
“古之圣人”依托的是“虽然……但是……”的转折逻辑,“今之众人”依托的是“不仅……而且”的递进逻辑。不同逻辑下的从师态度,导致了人“圣益圣,愚益愚”的认知变化。
下句启动归因思维,“……的原是……”归因句式,将人的这种认知变化与总论论点勾连——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句解:“古之圣人”“今之众人”现象化例证过于抽象,随即以具象的个体化事例,深化论证。
实例的从师实践,含有父与子从师标准中的彼我二元化倾向,是从师伪标准的一种表现。
此句亦引出韩愈对教师价值本质的重新强调。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解:在从师标准的彼我二元化之下,韩愈继续挖掘教师价值认知的真伪之别。
“彼童子之师”与“师者”句保持了判断句式的一致性,但句径却呈现出“A,不仅是B,也是C”递进性格式向“A,是B,而不是C”的选择性格式的迁变。
当然,“师者”句存在以“A,是B,而不是C”句径改造节理的可能:
师者,非授童子书而习其句读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句解:顺承前一句对“彼童子之师”的本质认识,对其作进一步的阐释论证。
在彼我的师与否选择之间,认知的边缘问题与核心问题的小大之分清晰了,其背后的从师标准的真伪假标准也被明确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句解:巫医乐师百工等社会底层从业者的“从师”为例,引出新的事例论证。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句解:士大夫对前述底层从业者从师现象的态度,引出从师标准“位卑”“官盛”的贵贱伪标准。
贵贱之别,又有对“无贵无贱”的从师总标准的呼应。
以问答形式,让士大夫现身说法,凸显有唐世知识分子的虚伪之相。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句解:“嗟呼”“呜呼”一呼一应,前者为韩愈对当世从师之象的感慨,后者为韩愈对“师道之不复”原因探察后的感慨。
“可知”二字,反向定性了此句之前句群的归因思维的段落铺张。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句解:此句为社会底层从业者的“不耻相师”的结果观察,与前文之例呼应。与士大夫之族事例分拆论证,文段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绵密之感,增强了段落整体的黏着性。
段解:整个段落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的现象观察入手,得出“欲人之无惑也难矣”的段落论点。
“古之圣人”“今之众人”对比,观察“愚益愚”的认知滑坡现状。借此为标靶,韩愈以归因思维切入分析,得出“愚人之所以为愚”背后,士大夫从师标准的彼我二元化、真伪漠视化、贵贱伪善化三大弊病。
至此,“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士大夫之族”阶层认知力上下颠倒,也就见怪不怪,却令看清问题所在的韩愈无比痛心。
前段与此段,面对从师标准问题,分别从理想解决方案与当下问题困境角度入手。论证方式上,又有正反对比论证的影子。
从现代议论文写作的逻辑顺畅度而言,二者关系宜作前后调整。
从文章自身“正反合”的大逻辑链条看,二者逻辑又是通畅而不必调整的。
圣人无常师。
句解:由“圣益圣”一句荡出,使其越过紧邻的前段,与第二段各段关联,对“吾师道也”作从“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向“无常师”演进。但话题互动主体由“吾”提高至“圣人”,其实也暗含从师标准的提升。
作为段落论点句,韩愈仍然依托思维逻辑,只是选择更是维度的“圣人”视角,来强调从师闻道的实践必然性。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句解:孔子之例呼应“圣益圣”的论证荡出点,以孔子从师的名人事例为论证素材。名人事例是精英人物改造世界的行为记录,有经历了历史批判的示范性。实践思维强调行动举措的有效性,与名人事例素材有更强协调性。
以郯子之徒与孔子作比,强调“无常师”对认知发展的巨大作用,形成论证闭环。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句解:依然以孔子为例,但此处运用名言警句素材。
名言警句是思想的最精练语言提炼,具有无与伦比的深刻性。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句解:顺孔子深刻从师言论,得出理想的师徒关系,而这种理想关系背后隐藏的是韩愈从师的根本标准——以道术为唯一标准的从师闻道理想。
段解:韩愈充分肯定人的发展性,这是从师闻道的第一标准,也是学习的第一标准,教育的第一标准。
从学理层面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与“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具有方法论的一致性,甚至一体性。其差别在主体性差异。
前述段落,无论正向的理想解决方案,还是反向的当下问题困境,话题主体都是学者,旨在强调“学者”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此段话题主体有“学者”的部分参与,但韩愈更有意凸显“师者”宽容性——以学生的发展为唯一要务。“师者”不应因“学者”转益多师而心声波澜,强调教师以育人为己任的胸怀宽广性。
从文脉延展看,此段形成了对“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从师理想实践方案的深化;从话题主体看,此段的介入形成了“学者”“师者”从师标准的呼应;从篇章张逻辑看,文章主体三段形成了“实践取向+归因取向+实践取向”的大格局,“嗟呼”段的归因思维有承上启下之功。
无论段内结构,或段际关系,韩愈为文皆是绵密回环,实乃可读可悟可学之上品。
《师说》文章脉络
-END-
·往期链接·
大家谈语文 | 王立军: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修订的几大亮点及教学建议
顾 问|王 宁 朱小健 尚学峰 康 震
主 编|过常宝 李 山 姚建彬
副主编|吴欣歆 赵 新 赵芳媛
编辑|黄静诗
初审|彭楚涵
终审|赵 新
“励耘南国”由张维佳教授题签,此公号相关设计图片均由李炫志同学设计。
部分图片出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方删除
(投稿、合作、互动、版权等事宜,敬请联系我们的邮箱:bnulyng@163.com;竭诚欢迎社会各界同仁投稿;转载本公号内容,敬请注明转载自本公号的来源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