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4月2日,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强师计划”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造就一批从事基础教育事业的“大国良师”。古人云“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今日倡导争做“四有好老师”,就是培育“人师”“良师”。“大国良师专栏”主要择优收录向“励耘南国”公众号平台投稿的论述基础教育内容的文章,从而为“大国良师”鼓与呼。
作者简介
涂韶华,中小学高级教师,全国语文学习科学研究会江西省分会理事,教育部“双名计划”何有湖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江西师范大学特聘语文教育硕士实践导师,赣南师范大学特聘“名师讲坛”专家,教育学术期刊《教学考试》(知网收录)特约编辑,在《教学与管理》《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教育与考试》等期刊发表论文60篇。
摘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高考语文试题设计与学生信息处理方式之间的关系,以试题类型、语言背景、运用情境、知识映射等因素为切入点,探讨其对“学习掌握”这一高考评价体系重要指标的理解,并研究试题对学生信息处理策略的影响。通过深入研究,可以为高考语文试题设计提供科学依据,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设计试题,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高考语文试题设计对学生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因素研究,以期为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语文素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关键字:语文试题;高考评价体系;学习掌握;信息处理;学科素养
高考作为中国教育体制中最重要的考试之一,对于学生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养有着重要的评价作用。语文科目在高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考查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但是,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试题难度、知识点覆盖等方面,而对于试题设计对学生信息处理策略、深层次思维能力的影响相对缺乏系统性的研究。同时,《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学科素养”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包括“学习掌握、实践探索、思维方法”[1]等三个一级指标。其中“学习掌握”包含“信息获取”“理解掌握”“知识整合”等三个指标。在当今信息时代,学生面临着大量的信息输入和处理,如何高效、准确地处理信息成为了一个关键的能力。高考命题设计涉及多个方面,其中试题类型和类型测试对学生信息获取方式有着重要影响。首先,在命题语料方面,需要注意采用多样的类题,以充分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从文本信息中获取相关知识。在试题设计阶段,要考虑试题语言与学生的语言背景的匹配度,包括词语组合和句式结构,同时也要考虑到文化背景对学生理解试题内容的影响。试题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有效地处理信息,因此在知识整合方面,应关注试题情境与知识映射的关系,确保知识的同一和相关性。在考试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情境设置和知识整合,进行解答并呈现答案,同时将不同类属的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得出信息处理的结果。如图示:
图示:高考语文试题转化学生信息处理机制模型
语文试题作为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的一种方式,其设计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信息处理方式和能力发展。因此,研究高考语文试题设计对学生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的来说,高考命题设计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对试题类型和类型测试有着严格要求。通过设计多样的类题,结合文本信息,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并将试题语言与学生的语言背景相匹配,促使学生更好地处理信息。同时,也应注重试题情境与知识映射的关系,确保知识的同一和相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试题类型是影响学生信息处理方式的重要因素。语文试题设计涉及到不同类型的试题,如阅读理解、填空题、作文等,每种类型的试题都要求学生在处理信息时采用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而“类型测试”则是一种评估工具,通过一系列问题或任务来测量对象在某些特定类型上的倾向。然而,“类型测试”结果并不能完全预测对象的知识和综合能力水平,因此,在实际测试过程中,需要多种的试题类型进行测试。
阅读理解类试题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这类试题测试通常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命题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如2024年新课标Ⅱ卷第4题:《<月背征途>推荐序》对读者了解这本书有哪些帮助?请根据材料三概括说明。本题命制的过程,首先明确了试题类型——这是一道归纳概括题,旨在测试考生从给定材料中提炼关键信息的能力。在类型测试上,该题聚焦于“《<月背征途>推荐序》”这一特定文本即材料三的分析,要求考生理解推荐序在书籍推广中的作用,即它如何为读者提供书籍内容的概览、背景信息及作者的期望等。命制时,选取了包含丰富信息的材料三,该材料不仅介绍了月球背面的科学探测背景,还突出了中国航天在这一领域的成就,以及作者通过推荐序所表达的期望。试题要求考生从这些信息中概括出推荐序对读者了解书籍的具体帮助,如了解书籍主题(月背探测)、背景(中国航天的成就)、科学价值(揭开月背神秘面纱)以及作者的寄语(鼓励年轻人追梦航天)。通过这样的命制,试题既考查了考生的阅读理解与概括能力,又引导考生关注并理解《<月背征途>推荐序》这一信息文本类型的独特功能。学生在解答这类试题时需要仔细阅读文章,抓住关键信息,并进行推理和判断。他们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将文章中的信息与自己的知识进行连接,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这种类型的试题要求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和信息处理,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填空题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语文试题类型,主要是古诗文情境默写、词语的语境填空和语句补写等题型,测试学生根据上下文本信息和语法规则,在给定的空格处填入合适的诗文,使命题题干完整、通顺。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第17题(1):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自己编写《史记》“________”,便遭遇了李陵之祸,因痛惜这部书不能完成,所以“__________”。这道题需要填入两个缺失的内容。本试题信息处理思路如下:①阅读理解:首先,需要仔细阅读题干中的引文,并理解其中的意思。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到了自己编写《史记》时遭遇的情况,以及由此引发的李陵之祸。②推断答案:在理解了题干的背景信息后,需要推断并填入两个缺失的内容。根据题干中的引文,“________”表示司马迁编写《史记》的初衷或目的,而“__________”则表示司马迁对无法完成《史记》感到痛惜的原因。③答案确定:通过对题干的分析和推断,可以填入合适的内容来完成填空。在这个例子中,答案是:“草创未就”和“就极刑而无愠色”。这种类型的试题要求学生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找到合适的信息来填空,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较为直接的信息处理方式。学生在解答这类试题时需要运用自己的古诗文知识、词汇知识(词语填空类)、语法知识(语句补写类)和综合理解能力,对句子进行分析和推断,选择合适的选项填入空格。这种类型的试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词汇丰富度和语法理解度,提高了他们对语言细节的敏感性。
作文是语文试题设计中的重要一环。作文测试类型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话题或材料,自主构思、组织和表达观点,进而评估学生表达能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转化为文字表达。如2023年全国乙卷作文题: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以上两则材料出自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从信息处理的角度来分析这个作文命题的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理解命题的核心思想: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这句话传达了一个普遍的道理,即通过贬低他人或者阻碍他人的发展,并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价值和成就。②分析材料的含义:引用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通过“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这个比喻,强调了多样性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即使这种花朵再美,也会显得单调。这个比喻可以延伸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意味着只有通过多样性和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和进步。③思考个人认识与思考:在写作过程中,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和观察,阐述自己对这个命题的理解和思考。可以思考以下问题:在生活中,是否曾经有过吹灭别人的灯或者阻挡别人的路的经历?这样做是否真的让自己更加光明或者行得更远?反之,是否曾经受到别人的吹灭灯或者阻挡路的行为?这样的经历对自己的发展和成长有何影响?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展示自己对这个命题的深刻理解和思考。这种类型的试题要求学生进行全面的信息处理,包括信息获取、信息筛选、信息整理和信息表达等多个环节。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结合所学的语言技巧和写作规范,将信息加工成一篇完整、连贯的文章。作文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提高了他们的文字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
总之,试题类型对学生的信息处理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类型的试题要求学生采用不同的信息处理策略,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素养;试题设计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类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信息处理方式,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试题的语言与语言的背景密切相关。语言是一种文化载体,它不仅仅是用来传递信息和沟通的工具,还承载着特定的文化意义、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试题的语言使用应考虑到被测试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理解能力。因此,在编写试题时,教师或试题设计者需要具备跨文化的意识和敏感性,结合被测试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确保试题的语言表达清晰、准确,并且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估被测试者的知识和能力,避免语言和文化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干扰。
首先,试题的语言背景对学生的信息处理影响表现在审题过程中。如果试题所使用的词汇、语法或表达方式与学生所熟悉的语言有很大差异,学生可能会感到陌生和困惑。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理解试题本身,而不是专注于问题的解决,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回答效率和准确性。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第13题翻译题(1):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这道文言文翻译试题在审题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词语组合:试题采用了古代文言文的语言风格,使用了古代的词语,如“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等。这种词汇组合使得试题更贴近古代文言文的风格,考查学生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②句式结构:试题中的句子采用了反问句(“不亦……乎”)等句式。这种句式结构的运用考查了学生对古代文言文句式的理解和翻译能力。③篇章内容:试题中的“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旋,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是淝水之战前夕,谢玄派人游说苻坚提议速战速决,让他后退一步,让晋军渡过淝水和秦军一战。通过这段话命题,试题考查了学生对古代历史文化的了解和对文言文背景的理解。总体来说,这道文言文翻译试题通过选择古代文言文的语言风格、引用古代文言文的文化背景以及采用特殊的文言句式结构,考查了学生对古代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能力。总之,试题中可能会使用一些特定的词汇、表达方式或者句式,这些都是与特定的语言文化背景相关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语言文化背景的学习和理解,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次,试题的语言背景对学生的信息处理影响表现在解题思路上。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影响学生对信息的收集、理解和应用。如果试题要求学生对特定的文化背景有深刻的了解,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文化知识来理解试题内容和解答问题。例如,在古诗文作品阅读理解类试题中,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文化、民俗和历史背景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回答相关问题。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第11题B项:闻金则止,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古代军队行动中听到鸣金信号就停止前进。这道翻译题的命题思路涉及到中国古代军事文化背景。在古代军队行动中,鸣金信号被用作指挥军队的信号之一。当军队行进时,如果听到鸣金声,就意味着停止前进,可能是为了接受进一步的指示或者做出调整。其中,“金”指“钲”,古代军中乐器。所以,“金指敲击刁斗发出的声音”说法错误。而“刁斗”是古代行军之器具,白天煮饭,夜间敲击巡逻防卫。这个试题的解题思路要求学生理解并传达这个文化背景,并将其翻译成符合目标语言文化背景的表达方式,即现代汉语语法语法规则。学生需要考虑如何准确传达“闻金则止”这个意思,同时保持文化背景的连贯性。如需要翻译整个句子,学生还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确保翻译的质量。总之,试题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文化背景和文化知识水平,确保试题的文化背景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避免出现过于陌生或不可理解的文化元素。
此外,试题的语言背景对学生的信息处理影响还表现在价值观引导上。如果试题命制的主题内涵是某个特定文化或价值观,从而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表达出与其相一致的观点。因此,试题设计关联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社会背景的差异,鼓励学生创意地表达。例如,2023年新课标Ⅰ卷作文题: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这道题目明确指出了“好的故事”的价值,即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改变命运,展现民族形象。在解答这道题目时,学生可以从这些价值出发,探讨故事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故事在传承文化、塑造价值观方面的作用。再如,2024年新课标Ⅱ卷文学类阅读材料节选在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背景,通过讲述故事来引导学生的价值观:①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故事中的叶桃是一名共产党员,她潜伏在国民党党务调查科,为党的事业默默奉献。她的行为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她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传递给陈千里爱国主义的力量。学生在了解这个故事后,可以深刻理解到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为祖国奉献的情感。②厚植信念与担当的使命感。叶桃在面对危险和困境时,始终坚定信念,勇敢担当。这种品质值得学生学习。通过叶桃的故事,学生可以认识到,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坚定的信念,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③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叶桃为了党的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敬佩。学生在了解这个故事后,可以从中汲取力量,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奉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个故事可以引导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懂得付出和奉献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物质生活丰富,但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和挑战,学生们需要明白,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才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简而言之,高考语文试题中涉及到价值观念层面,往往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背景相关的,这些试题不仅考查了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还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总的来说,高考语文试题的语言文化背景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念的引领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深入分析这些试题中的语言文化背景,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文化认同感,进而为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正确价值观的新一代人才提供有益的参考。
试题是教学中重要的元素,反映学生学习成果,也用于考核。高考语文试题设计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应合理、科学、实用。其中,情境是考虑因素之一,包括个人体验、社会生活和学科认知情境。设计试题时需考虑应用情境,确保科学有效。知识映射是指“事实、信念和启发式规则之间的某种关联”[2]。知识映射是高考语文命题的关键概念,将知识点整合与问题形式相匹配,确保试题有效可靠。通过知识映射,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为试题,全面准确评价语文能力。情境与知识映射密切相关:知识映射将知识点与问题匹配,情境是背景环境;合理情境呈现知识点,帮助理解应用;不同情境设计不同问题形式,全面考查知识掌握;情境引导深入思考与分析。情境与知识映射相互关联:合理情境呈现知识点,引导深入思考与分析,全面评价语文能力;情境与知识映射影响信息处理方式。
首先,情境设置对学生的信息获取影响:情境是试题设计者在设计试题时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主要包括“个人体验情境”、“社会生活情境”和“学科认知情境”等三种。这些情境可以为试题提供具体的背景和环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在高考语文命题中,情境的设置往往能够引导学生获取更丰富、更真实的信息。通过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或问题背景,命题者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到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信息,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例如,2023年新课标Ⅱ卷语言文字运用题的材料“耳机一戴,谁也不爱”,这是一段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文章。文章围绕着“耳机”的使用,提出了正确使用耳机的必要性和注意事项,作者通过引用医学研究,以及列举过度使用耳机可能导致的后果,强调了正确使用耳机的重要性;文章主题是为了提醒人们正确使用耳机,保护听力健康。这样的情境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同时也能够引导他们关注到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信息。
其次,知识映射对学生的信息处理方式影响:知识映射是高考语文命题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涉及将考查的知识点与具体的问题形式相匹配。高考语文试题与知识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以下三种:①同一性关系:高考语文试题与知识之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这是因为高考语文试题通常基于学生在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设计,旨在测试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②相关性关系:高考语文试题与知识之间也存在密切的相关性。试题往往涉及到多个知识点,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③隶属性关系:高考语文试题与知识之间的隶属性关系表现为试题的设计和实施依赖于知识。具体来说,试题的设计者需要依据语文知识体系和考试大纲来设计试题,确保试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学生在解答试题时也需要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通过分析、推理、归纳等方式来得出正确答案。我们以2023年全国乙卷文学阅读题曹多勇《长出一地的好荞麦》为例进行知识映射分析: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以一年里多次耕种都颗粒无收的事实开篇,为下文在人与大自然的激烈冲突中塑造德贵这一人物形象埋下了伏笔。
B.面对村人与家人的不理解,德贵说“俺见河滩地长草就像长俺心口窝”,形象地表达了他对土地的那种深厚感情。
C.小说最后以德贵梦见地里长出了好荞麦结尾,这样的艺术处理既照应了题目,也增强了小说的温情意味与向上的力量。
D.德贵与《老人与海》中的老人有相似之处,德贵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与老人的永不言败,都是他们坚韧执着性格的体现。
8.文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人、牛、犁浑然一体,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营造出来的?请简要赏析。
9.德贵与牛、犁对话,表现了德贵什么样的心理?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第7题要求对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进行分析鉴赏,包括人物形象、情节处理和艺术手法等方面。正确的分析需要对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和艺术手法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第8题要求对文中画线部分的艺术效果进行简要赏析。在回答该题时,学生需要结合小说的具体语境和表现手法,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文字描写来实现人、牛、犁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的。第9题针对德贵与牛、犁对话的情节,要求学生分析德贵所表现出的心理状态,并结合整个小说情节进行简要分析。正确的回答需要考虑德贵的性格特点、情感变化和与牛、犁对话的背景等因素。以上三道题目都需要学生对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以及艺术手法有深入理解和把握,能够准确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艺术表现手法,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和赏析。简而言之,通过将知识点与具体问题形式相匹配,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综上所述,高考语文试题与知识之间的同一性关系、相关性关系和隶属性关系共同体现了语文知识在高考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种映射关系的建立,有助于确保试题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通过知识映射,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点化为具体试题,从而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总之,在高考语文命题中,知识映射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
总之,情境和知识映射在高考语文命题中是相互关联的。通过合理的情境设置和知识映射,能够共同影响学生的信息处理方式。一方面,合理的情境设置能够引导学生关注到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信息,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同时,情境的设置也能够为学生提供具体的背景和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另一方面,知识映射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与实际问题相联系,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处理能力。综上所述,高考语文命题的情境和知识映射对学生的信息处理方式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情境设置和知识映射,能够共同影响学生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在高考语文命题中,我们应该注重情境和知识映射的设计和实施,以更好地评价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质。
结束语:
研究高考语文试题设计对学生信息处理方式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课题,需要考虑试题类型、语言背景、情境和知识映射等因素。研究者需要对不同类型的试题如阅读理解、写作、古诗文鉴赏等进行分析,了解它们对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具体影响。同时,也需要考虑学生的语言背景和文化环境对试题理解和应对的影响,以及试题设置的情境和实际应用场景。此外,还需要深入研究试题所涉及的知识映射,探索其中蕴含的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的整合。这将有助于学生在高考及日常学习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18
[2] 李炜卓.基于领域本体与中文问句之间知识映射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04-01: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一般课题《学科素养视域下高考语文命题讲评教学场域建构研究》(编号:22YBPT030)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原刊自《中学语文》,2024年11期)
大国良师丨涂韶华:高考作文命题统整讲评教学内容的确定及教学支架构建
大国良师 | 涂韶华:初中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内涵理解、要素分析与落实机制
【End】
顾 问|王 宁 朱小健 尚学峰 康 震
主 编|过常宝 李 山 姚建彬
副主编|吴欣歆 赵 新 赵芳媛
编辑|罗恺睿
初审|黄 山
终审|赵 新
“励耘南国”由张维佳教授题签,此公号相关设计图片均由李炫志同学设计。
部分图片出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我方删除
(投稿、合作、互动、版权等事宜,敬请联系我们的邮箱:bnulyng@163.com;竭诚欢迎社会各界同仁投稿;转载本公号内容,敬请注明转载自本公号的来源出处)